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985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学目标:
1. 通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2. 掌握结合整体把握局部的思维方法。
3.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领会答题的方向与要求。
教学重点:
1. 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方法。
2. 如何将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思维方法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方法。
2. 如何将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思维方法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教学设想: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要在于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与评价能力。但作为一节课来说,只能取其一,抓住一点,扎扎实实地将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将方法通过训练转化为学生实际的能力,又通过训练将对方法的理解上升为对规律的理解与把握。
就选文而言,在弄清本堂课的训练目标、训练要点、训练方法之后,精选出较典范的文章来,本堂课就选取了05年福建省的现代文阅读冯骥才的《日历》和一篇全新的散文王清铭的《剪得秋光入卷来》。引导学生把握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方式方法,在这一点上这二篇文章都能从不同的方面达到很好的训练与示范作用。
作为一节复习课,是有别于平时讲课的。平时讲课,注重情境氛围的创设,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而复习课,针对性、指向性更强,它不注重情感氛围的创设,但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方法的指导,注重解题规律的总结与应用。
本堂课主要步骤是这么几点:首先让学生说出在做现代文阅读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其次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理解理清思路把握总体对于做好一个题目的重要性;由此总结一些规律性东西来。再次是让学生当堂完成对一篇全新散文王清铭的《剪得秋光入卷来》的解析。通过练习,加深对现代文阅读练习的方法与规律的把握与运用。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设想】1.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能带着问题(哪些问题?),理清思路,完成老师要求做的一些题目。2.未上课前播放文学朗诵《听花开的声音》。
一、导语:
同学们手中都拿到了这二篇阅读材料,我不知同学们在看这二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疑难问题?解决了吗?如何解决的?哪个同学能说说吗?
我们今天着重讲的是“把握主旨,理清脉络”。
幻灯展示:
1.文本——明怎么读
带着问题,通览全篇
把握主旨,理清脉络
关注标志,圈点勾画
三、分析冯骥才《日历》的写作思路:
【设想】:1.考虑到一堂复习课,时间短,任务重。让学生事先作一些必要的准备,这样可以腾出课堂时间做更多的有针对性的训练。2.由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心理体验与阅读方法导入我们这一节课,就能够使得我们这节课所讲的一些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整理、反思与提高。3.复习课不同于平时一般的讲读课,复习课一开始应该为思维定向,激活思维。问学生碰到哪些问题?一为思维碰撞,激活思维;二为引出本堂课着重要讲如何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其实把握了现代文的主旨、脉络,也就等于为繁复的现代文画了一张“简图”,达到了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作用。
1. 请二、三个同学讲一下做题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留待《日历》的写作思路理好以后,再来请同学思考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评点,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侧重点在何处。
3. 请学生来理清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注意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学生不按顺序;二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理不清;三是对于段落中出现的修辞句不能理解。实际上出现问题,也就是出现了教学的一些契机。要善加把握。
4. 幻灯播放老师的板书。
幻灯展示(思路):
我喜欢日历
由此……生命忠实的记录。
然而……黯淡无光
……记忆使人变得独特
然而……用自己的劳动使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充实
为此……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5. 引导学生总结如何去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幻灯展示(方法):
如何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呢?
抓住文章中起到启承转合作用的关联词语。
抓住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
抓住文章中的概括性的语句。这类句子往往有一些标识性的词语,如因而、总之等等。
可以对段落进行必要的概括。
200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日 历
冯骥才
①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②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侯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展开全文阅读
【分析】这一段主要在于回答第一段的一句话,“我喜欢用日历”。喜欢日历的第一个原因在于“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即“拥有明天”。但这一段更深入一层,即“你可以决定明天”。
③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分析】本段同样也有二层意思,一是“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这句话用了比喻,意思是拥有明天也就拥有一个个未知,关键取决于你;一是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这二层意思,用了一个关联词“可是”来关联。
④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dié( )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分析】本段一要注意“可是”这个关联词,二要注意“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这句话。“可是”关联词表明了这段话所要侧重的,而后面的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其隐含的意思则是日历是我生命的记录。
⑤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⑥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⑦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所改变的。
【分析】注意段首的关联词“由此”,二要注意“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
⑧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的。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的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分析】这一段尤其要注意关联词。比如段首的“然而”由前一段“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转折到本段“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后面的“所以”又和前面的一句构成因果关系,因为重复而使得“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而后面的“因为”则表明前面是“果”后面是“因”。
⑨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xiāngqiàn( )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分析】这一段注意段首的“然而”关联词,由此我们就能够把握作者思路上的起承转合,把握作者意思的侧重点。
⑩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是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14.“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题中的三句话,可以分成两层意思:一层谈人生现状,一层谈对待人生的态度。两个方面答全,才算完整。
【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意思对即可。)
16.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门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能够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文章由喜欢日历谈起,从中感知生命的意义。后半部分侧重对待日历的态度,进一步阐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五、讨论200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设想】抽二个同学的作业展示,请同学们作一些评点。从切题的准确,答题的规范,答题的全面进行评点。
1. 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分析】做题首先要审题,要审清题目的方向,要审清题目的侧重点。这道题着重问的是“后半部为什么着重写‘记忆’”,即着重写“回忆”的原因是什么。这篇文章由喜欢日历谈起,从中感知生命的意义。后半部分侧重对待日历的态度,进一步阐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答题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结论性的东西上,而要作出简要分析,注意是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能够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
六、展示幻灯,总结答题的一般规律。
1、 引导学生审题。答题要抓住题目意思的侧重点。如《日历》第十四题,侧重在“哪些遐想”,答题的规范则要求是简要概括,而不是简单地照抄原句。
2、 一个题目无非是从这么几个方面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更多的是要求将内容分层概括。“为什么”是强调由果来推导因,有时一果往往未必只有一个原因,有可能有多个原因。而“怎么样”,则要求我们在回答的时候作一些简要的分析,不能只简单地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词来回答。
幻灯展示:
展开余文
2.审题——辨怎么问
是什么?分列陈述
为什么?由果推因
怎么样?适当描述
3.表达——求怎么准
切入准确
答题规范
由果推因
抓点分层
3、 一道题虽然只是就全篇文章当中的某部分来发问的,但真正要能理解这些问题乃至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表述,则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来理解文章的局部。从整体来把握出题者要问的方向、角度、层次。
4、 展示学生作业
学生一:人的记忆在日历上,在记忆中。生活的每一天都在日历上,是生命中刻骨铭心的珍藏。通过记忆写出对日历的思考,将日历具体化。
【评析】这个答案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即“后半部为什么着重写‘记忆’”,从而游离
于这个问题之外。且这个答案的表述用了一些十分泛化的词语,如“具体化”、“珍藏”等,让人不明白意思的指向与侧重点。
学生二:实际上扯下来的“日历”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然而人生大部分日子是重复
的,所以日历大部分是黯淡的。但是正因为记忆才保存了个人的独特使人变得厚重、智慧、理智,自然是突出了记忆对人类的重要性。
【评析】这个答案基本扣住了题目,答出了这么几个要点,一是“日历大部分是黯淡的”,二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但更应该抓住作者在文章当中所要表述的主旨,“用行动创造记忆,使人生变得充实与丰富。”
七.讨论刚上课时学生提出的阅读过程中不懂的问题
1.由老师提起刚上课时学生提出的阅读过程中疑难问题。
2.有没有哪个同学来解答这些疑难问题?或者同学们自己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如果学生没能提出问题,则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请学生回答。
八、快速阅读王清铭的《剪得秋光入卷来》,理清思路,完成后面的习题。
1. 当场快速阅读王清铭《剪得秋光入卷来》的练习。
2. 首先理清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
3. 答题。
剪得秋光入卷来
王清铭
① 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
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引子
【分析】如何确定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我们先来看看这段中几个关键词,“一直”、“只”。我们要注意这二个关键词背后所潜藏着的意思,“一直以为”是这样,而现在呢?“秋风只在千年前”是这样,而现在呢?再结合下文来看,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② 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越来越少,
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常年不凋的树种。踯躅(zhízhú)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 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自彩灯,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供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现代生活使人远离自然。
【分析】这一段没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概括性的语句。那么我们就要耐下心来看本段作者表意的侧重点,如本段中“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自彩灯,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和“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供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③ 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
套一件夹克就可以穿越整个冬天,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天枝头村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会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存照。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水落石出了。
④ 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
的时间,难怪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这样妙趣横生的想像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是枫树偷饮的空间是茅台酒,还是XO。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淡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地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重实用,感情淡薄。
⑤ 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
落脚,但为什么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⑥ 秋需要用心体验,冷漠的都市人很难有一叶知秋的感触。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现在又有几个人去倾听这心灵深处的律动呢?也不是都市人心灵不敏感,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外之物,至于心头的细微感受总被忽略,更遑论生命的内在关照?——关心身外之物,忽略细微感受。
⑦ 以前读古典诗歌,记得有一个术语叫“萧索美”,具体含义不甚明了。秋天草木凋
零,西风渐紧,北雁南飞,让人联想起时光,心灵无端生出些许多感伤。这感伤犹如凋零的花,枯落的黄叶,远去的雁给人带来诗情和美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或许,我们需要一付聆听天籁的耳朵。
⑧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
的事是去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凉。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生命深处的诗情。
⑨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让陆游的《秋思》给生命在都市中的你剪来几
朵渐开的黄菊,几声零落的雁鸣;剪一点诗情,给枯竭的心灵。
1. 作者说“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别陈述这样说的原因。
【答案】客观原因:①城市的日益现代化导致人们离自然万物越来越远;②温室效应使季节界限模糊,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主观原因:①城市人都很忙,没有关注秋天的到来;②城市人讲究实用,感情淡薄,为人世故;③城市人关心身外之物,忽略了心头的细微感受,更缺乏生命的内在关照。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行吟阁遐想
黄秋耘
①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引起回忆
②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了大半天。——交代地点
③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的特别感情。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爱读《离骚》,每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唏嘘而不可禁”。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感知屈原,引出下文
④说起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闻一多先生主讲的《楚辞》是我最喜欢的功课之一。闻先生上课是不拘形式的,别的教师都在日间上课,他偏偏把课程排到晚间。我还记得,每当华灯初上,或者皓月当头,他总是带着微醺的感情,步入教室,口里高吟着:“士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接着,他就边朗诵,边讲解,边发挥。时而悲歌慷慨,热泪纵横;时而酣畅淋漓,击节赞赏。与其说闻先生是以渊博学识、翔实的考证、独到的见解吸引着我们,毋宁说他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沉的悲悯情怀感动着我们。1935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那时候,几千里锦绣河山,几十座繁荣城市,都已经遭受践踏。旧时在那些暂时还没有沦陷的国土上,南瞻北望,又何处不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艰难的岁月跟屈原的时代是多么相像啊!因此,闻先生的孤愤高吟、长歌当哭,就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同感了。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在闻先生的灵魂里就活着一个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感知闻一多先生
⑤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矗立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一番。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的闻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脉偾张,作狮子吼:“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想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后来这两个形象就合而为一,何者是屈原,何者为闻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形象的合而为一
⑥我无意以古人喻后人,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触到与屈原有关的事物,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闻一多先生的风貌。的确,他们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因此,漫游之余,我又忽生遐想:闻先生是湖北人,且曾几度寓居武昌,假如在行吟阁上,屈原馆中,另辟一室,陈列先生的衣冠遗物、著作手稿以及金石创作,使这古今两位伟大的受国诗人相得益彰,也许不见得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吧。作为一个景仰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我是殷切地期望着的。
14.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诗句。②想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③想到在屈原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室。(意思答对即可)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筛选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分析文章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十八岁出门远行(人教版必修)
下一篇:
拟写议论文作文提纲教案(粤教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