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460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授课人 钟仁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散文语言的鉴赏。
2、过程与方法:
(1)品味精彩的对话描写、行为描写以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仔细分析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
(2)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感伤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贯穿全文淳朴的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涵的感情。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伤感的散文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部分含意丰富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一位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每个拣麦穗的少年,都依恋着田野和早期的岁月。因为那里不仅有艰难困苦,也有歌声欢笑;不仅有心的春播,也有爱的秋收;不仅有单纯、稚嫩,也有思索、审视。那么,今天我们将共同走进当代女作家张洁的童年世界《拣麦穗》。
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张洁: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之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 、 请说出本文的人物。
明确:大雁、卖灶糖的老汉(主要人物)、拣麦穗的姑娘们、二姨、“我”娘
2、 写本文主要人物写到他们哪几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尽量用文中的词语 )
明确:大雁拣麦穗时说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大雁绣烟荷说长大后送给她的男人(与“等”辨别)
卖灶糖的老去了,“我”站在柿子树下 伤心的哭。(与“等”“望”“问”“盼”辨别
(二)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我们一起来理清一下文章的思路。
明确:(板书)
第一部:(1~11)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
第二部分:(直到课文70页的倒数第四段)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 或我的梦。
第三部分:(剩下内容)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
理清文章脉络后,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
1、分析理解姑娘们的梦想。
课文开头一句: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拣麦穗这回事。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1、“在那月残星疏的清晨……唉,她能想什么!”
这里的景物描写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如果将“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去掉,只说月亮回到天边,表达效果上有怎样的不同?几次提到她们能想什么,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渲染出恬淡,朦胧和宁静拣麦穗的气氛。
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
多次提到她想的是什么,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使人想要看个究竟,想要知道姑娘们在拣麦穗时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在写到第三个想什么的时候,用了一个“能”字,强调了她并没有太多的奢求,她只想嫁个自己幻想的人。
她们在月残星疏的清晨,挎着篮子到田地上拣麦穗,姑娘们拣麦穗所得的钱不是用来买零食饮料之类,那么到底用来干嘛的呢?
明确:“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会把这些东西,装进她们新嫁娘的包裹里。”拣麦穗是为了攒钱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
2、为什么课文中用“痴想”这个词来形容姑娘们的梦想?
明确:痴想就是不能实现的痴心的想法。这里就暗示了姑娘们的梦想是最终是没有实现的。
姑娘们的梦想最终有没实现?从哪里可以看出?
姑娘们是“依依顺顺”地出嫁,如果去掉“依依顺顺”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明确:“依依顺顺”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了的感觉。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当她们把拣麦穗时伴着的痴想,也一同包进包裹里的时候,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痴想全都变了味儿。” “她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时所想象的又是多么不同。”)
当梦想破灭的时候,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为什么不去寻找一份真正的爱?
因为正如文中所说“没有人会为她们叹一口气……她们自己也不会过分感到悲伤。”反映了当时妇女婚姻是不自由的,她们不敢抗争,已经麻木了,因此当梦想破灭的时候,她们虽然无奈,但是却已经习以为常了。
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一部分最后一段,注意读出其中的无奈,感伤。
有同学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课文主要写的是我童年的梦想,为什么要写农村姑娘拣麦穗的梦呢?
展开全文阅读
明确:作者开篇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是为全文创设了一个大的背景。当时的“我”也是与姑娘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作者借助这个背景,巧妙地暗示了姑娘们所面临的婚姻上的不幸,同时也感伤她们对自己梦想的不自觉放弃,哀叹美好事物的流逝,为全文奠定感伤的基调,同时为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2、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文中描述姑娘们准备嫁妆的时候,反复用了哪几个动词,你能从这些反复运用的动词中体会出什么呢?
请同学找出相关的动词(拣、缝、绣)
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4、现在请第一组的同学来齐读一下最后一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既然姑娘们都已经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为什么作者后面还要再加上一段话呢?
明确:作者通过议论表明农村姑娘们的梦都是会破灭的,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在过去的年代了,姑娘们是没有婚姻自由的,但是她们已经不再觉得痛苦,不再觉得难过。显示出了一种无奈,伤感。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文意和品味了课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第三部分,请同学们思考文中的“我”和老汉又是怎样的形象 。
一、重点理解“我 ”的梦想和“我”的感情。
姑娘们的梦想被现实击毁了,而“我的”梦想却在成长。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品味一下课文第二部分。尤其注意体会我与二姨,以及我与老汉的对话。
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谈一下你对这个小女孩的感受。请找到关于小女孩的信息。
(贪玩,天真无邪,孩子气)(板书)
a、从“歪歪趔趔地跑路,那篮子未免太大了……” 我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
b、从“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 看出我还是一个贪玩的儿童。
c、从“我大言不惭地说……”,“笑啥嘛,我生气了”神态、心理描写,看出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
课文中除了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突出了我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话来表现。同学们现在再一次品味老汉与我见面时的对话,想象一下我与老汉对话的场景。
d、当老汉说我年级太小的时候,我说:“等我长大嘛。”
e、 当老汉说等我长大,他已经进土了,我说:“你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从这样几句对话,我们可以知道,我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对于生死没有什么概念,可见我的天真与孩子气。
那么卖灶糖的老汉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与老汉的相关句子并谈谈你对老汉的印象。(和善、慈祥)(板书)
a、从他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慈祥。
b、很爱笑,“见到我就乐了”、“张着大嘴笑”、“咧着嘴笑”、“笑眯眯”、“乐呵呵”,从这里看出他的和善。
c、 老汉不是真的要娶我,我只是一个与他不相识的小女孩,他不忍心伤害一个小女孩纯真的梦想,因此答应等我长大,然后来接我。 这是善良的体现。
小结:正因为我是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我才有那么一个天真的想法。也正因为卖灶糖的老汉如此的和善,慈祥,他才不忍心拒绝我,不忍心伤害我幼年时稚嫩纯真的梦想。所以,我与老汉的感情就在这样的基础上慢慢建立起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塑造人物的生动传神的语言
2、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涵的感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3、在我们的交往之中,老汉是如何关爱我的?
在我小的时候,老汉“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或一块灶糖,或一个甜瓜,或一把红枣……”,当我渐渐长大了,老汉“不再开那玩笑,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尊重小女孩的内心,保护她的感情)
我又是如何回报老汉的爱呢?而我“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绣了一个皱巴巴,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我也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总结:我生活贫困而又缺少疼爱,老汉能给我糖吃,所以我依恋他。后来是因为老汉对我的“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朴素的疼爱。”就像爷爷对孙女的爱护。我与老汉在这么多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朴素的情意。
4、理解我的梦想破灭的时候。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一切都美好。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汉越来越苍老了,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当老汉去世了,我拣麦穗的梦想也破灭了,此时的我是怎样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A、我哭了,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为什么说疼爱我,却又是陌生的呢?)
之所以说老汉是陌生的是因为,居无定所的老汉与我,只有在他“经过我们这个村子,才能见上一回,联系他们的纽带只是我一句所有人都不当真的小孩稚语。但老汉却为了一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付出了他“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爱。
B、除了我为老汉的去世而哭泣,同学们还有没有从文中读出其他信息呢?
3、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猪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②多次提到“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伤心之余,还有对爱的怀念与珍惜。寄托了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
“烟荷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一种纯真的感情,作者在卖灶糖的老汉去世后一直在追求着这种真爱,追寻着失落的梦。
姑娘们与“我”在美梦破灭之后各持怎样的态度? (联系前面讲姑娘们的梦想)
明确:姑娘们梦幻般的期待被活生生地打断之后,“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用一种原始的勇气与无知的韧性去接受残酷的现实。
“我”在得知疼爱自己的卖灶糖的老汉死去的消息之后,“哭得很伤心”,“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伤悼之余,还有对爱的渴望和珍惜。
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虽然找不到,然而“我常常想起他”可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纯朴的感情,“我”还有留念,不曾忘怀。这种纯朴的感情正是“我”当初缝制“烟荷包”时寄托的感情。是“我”情感寄托的前后呼应,还是“我”梦想犹存,追求仍在的一个象征,是“我”与其他农村姑娘相比,没有成为一个悲剧的重要区别。
小结:由此可见,我还是有梦的,我跟那些忘记了梦想,不再梦想的姑娘们是不一样的。我想要找到烟荷包,是因为这个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和感恩之情。我怀念老汉,怀念他对我的“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爱”,同时也是怀念人与人之间的纯朴的感情。
二、理解第三部分:
课文中除了第一部分弥漫着这样一种味道,在第三部分同样也充满着伤感。
展开余文
1、当我还不知道老汉已经老去的时候,我眼中的小火柿子是怎样的?
“那个柿子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可见在作者眼中,那个小火柿子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我以为我的爱,我的梦想也如同这柿子一样顽强。
2、可是当得知老汉老去的时候,我眼中的柿子是怎样的?
作者用了“孤零零”来形容它,但“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作者此时的心情是难过的,是伤感的,用这样一种乐景更加能够使悲哀的感觉更透彻心扉。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②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
文中两次写到了“小火柿子”,同样是红得透亮,但因为前后感情的不同,而寓含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不知老汉死去之前,“我”只觉得小火柿子是风刮不下,雨也打不下,雪夜压不下的,顽强的生命个体让人感到世间或许还真有人在吟唱喜盈盈的爱的颂歌。但事实是即使小火柿子没有让人摘下来,难道它自己不会老去吗?当老到掉在地上时,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所以这是《拣麦穗》又成了一个寓言故事,它在询问人们:是选择约定俗成的人生,还是去做一个生命的越轨者,甘冒生命坠落的风险。“我”没有给你们明确的答案,但委婉地告诉世人:“我”常常想念他,常常想要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似的烟荷包。
三、总结:这篇散文中,作者以微带感伤、惆怅的情调,从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写起,描述了两种梦想的破灭:一是姑娘们拣麦穗时对未来幸福婚姻的幻想的破灭,另一个是我拣麦穗时想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的梦想的破灭,寄托作者心中永远不灭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的向往与追求。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四、拓展讨论:
拣麦穗以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描述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感情存在么?
近期央视《面对面》节目报导了河北省一位60岁的农妇30年来赡养6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先后资助了14名贫困学生走进校园,帮助8名残疾人走出生活困境的事迹。
这么多年来,她付出了许多,而她的付出也仅仅是缘于一种朴素的爱。
虽然说现在社会上的越来越功利,越来越麻木,缺乏同情心,但是其实还是有很美好的事物存在,社会上每天都有感人的一幕在上演。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字词】拣麦穗 (suì) 磕(kē)碰 戏谑(xuè) 害臊(sào) 山坳(ào) 蹒跚(pánshān)
遐想 月残星疏 依依顺顺 戏谑 颤悠悠 企望
b.词义:戏谑:开玩笑;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咬文嚼字》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怎样写长文章(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