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设计
阅读:429
标签:
教学设计
动机的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 郑宇
一、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二、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五、精心设计作业
吊车力拔千斤,如果没有动力资源,它却是手无缚鸡之力;汽车日行千里,如果没有动力资源,它仍然是动弹不得。同样,人类的行为也有内在的原动力,一些学生尽管聪颖过人,如果缺乏学习的动机,学习终将失败;反之,即使是庸才,如果他具有坚强的内在动力,仍然有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教师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动机的诱发者。要知道,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从上课、作业批改、考试的评定------教师处理儿童的学习问题,会引发正向或负向的双向学习动机:一种是促使儿童去尝试更艰辛的学习任务,一种是导致儿童对学习的放弃。教师如何使儿童有意愿地学习,这是每一个教师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动机的教学设计旨在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返回本页页首
让一位儿童无目的地往墙上掷蓝球,让另一位儿童往篮筐里投球,后者因有明确的要求,因而会用更长的时间坚持这种活动,前者却很快感到厌倦而放弃这一种活动。学习也是如此……
也许有人喜欢没有约束,但更多时候,学生们是想知道:具体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立足于哪?老师期待的是什么?什么是可以接受?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多伊尔(Doyle)曾指出:学生参与学业的时间量依赖于承担的任务,以及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这一原理具有普遍意义。不幸的是,我们的许多学生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在他们看来,学习是为了升级、获得好成绩,取悦于父母和教师,避免惩罚¼ ¼ 这样就使学习的过程与真正的学习目标分离,影响了儿童的正常发展。
是否明确学习的目标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进程与结果。无论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对于学生朝着前进的方向迈进都是十分必要的。要明确总的全面的方向,长期目标是很有用的,短期目标通过每天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不断前进。正因如此,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就必须在每一堂课中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让学生知道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逐渐地将这个目标变为学生自己学业需要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生总是参与目标的选择。即使这个目标与教师心里想象的有很大不同。教师的任务是提供一个学生能够选择、接受目标的环境,这个目标将促使学生产生期望的学习活动。
二、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 返回本页页首
准备性指导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种研究,使平均能力相等的两组学生学习同一篇读物,其中一组在未学习之前经过一次预试,预试的题目与学习读物有关;另一组没有进行预试。结果前一组学生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不懂,学习时更“有的放矢”,后一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未被充分调动起来。
这种活动常常被称之为“准备性指导”,“准备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某种反应或行动的倾向。参加田径赛的运动员必须将他们自己调整到良好竞技状态,才能迅速离开起跑板而有一个好的起步,当“各就各位”的口令一下,运动员就进入比赛的位置,当“预备”的口令一下,运动员都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发令员身上,心理上已作好鸣枪的准备;当“开始”的口令一发出,运动员箭步先前冲向终点。这些比赛的口令和老师所做的使学生做好学习某个新事物的心理准备,并没有什么两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做某些预备性学习,或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阅读某些资料等等。让他们思考:天上有什么星星?螃蟹是怎样爬行?蚂蚁怎样搬家?蝌蚪怎样长大?青蛙怎样捉虫?还有春天的早晨,夏日的暮色,秋夜的星空和冬天的雪地。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下,有许多学生不熟悉的现象,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常常会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学习的动机将随之萌发。“准备性指导”应该建立在良好气氛基础上,并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收获,给他们明确的方向以使他们随着学习任务的深入能够恰当地行动和反应。
2、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可以用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指导。在教学中它们好像是要学习的单元或内容的介绍,这个组织者可以是文字的形式(说明组织者),由一些简短的文字说明组成,提供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所需要信息;也可以用图表的形式,表明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图表组织者)。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它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明了与学习有关的新学科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根据梅耶(E. Mayer)的研究,组织者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套短的视觉和听觉信息;
在学习之前呈现一个更多的要学习的信息;
对于要学习的信息不包含具体的内容;
提供要学习的信息中各种概念的逻辑关系;
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
下面是你可以准备组织者的例子:
写出一张字词表,在将要学习的课文里,它显然是很重要的。包括新旧生字词。
把字词放在图表里以表明在所学课文里的关系,必要时,增加要删除字词,使图表清晰和准确。
在上第一堂课时,把你的图表定在黑板上,当你这样做时,解释这些字词并告诉学生为什么你把它们放在图表里,尽可能多的得到课堂参与者。确信你和学生讨论安排每一个字词的理由,以及字词和他们要表达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的恰当时候,参考这个图表,在黑板上写出它,用幻灯机说明这个表,或将它们复制后发给学生以便当你谈到它们时他们可以学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它们。让学生在讨论中想出字词的意思以及他们所表明的观点的关系。
5)这种组织者可使学生直接着眼于关键概念和学习研究的知识的关系。
展开全文阅读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返回本页页首
好奇是个体对事物或现象困惑不解时所产生的求知欲望,当你看见一大群人突然聚集并相互议论时,便急步走近想了解“究竟”。了解“究竟”原不在你的目的之内,但因为你对该事物一无所知,于是顿生好奇之心。好奇是引起个体动机的原动力,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听听我们周围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总是不知疲倦,乐于探索,教师的任务便在于设法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并协助其探索,对于学生好奇性的问题,教师应用积极的口吻,,诸如:
――“这是一个好问题!”
――“你能不能试着回答看看。”
――“这个问题很重要,恐怕我不可能用一两句话回答清楚,因为我现在正忙于另外一件事,可否你现在继续去想这个问题,稍后我们坐下来研究。”
――“能不能你回答,我补充?”
――“好极了,你比我先想到这个问题!”
对于无助于学习的问题,则可以使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方法处理之。例如,“我喜欢你上一次的问题,不是你现在的问题。”“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感到处理你刚才的问题是在浪费时间,你说是不是?”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使他们感到困惑不解,以便他们会问自己:下一步将发生什么?结果将是怎样?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有经验的老师都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返回本页页首
兴趣是个人专注某一对象的内在趋向,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注意因素。有强烈的上大学愿望或职业抱负的学生对于一些枯燥无味的功课也会有兴趣,会埋头苦读,但大多数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当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时候,往往会走向学习不良。因此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方法。
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的一个方法就是教师自己的言行。一个热爱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与一个无精打采、工作敷衍了事的教师相比,显然前者是一个更好的推销者。在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之前,他们看到的是教师的精神状态。热情本身是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但它会有所帮助。如果教师自身不喜欢这门学科,那他就没有权利教学。
另外的一个方法就是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教育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麦克里兰(1977)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如果一个人知道他的努力是如何与日常生活相联系,那么,他会有更高的成就动机去取得成功。奥苏贝尔(1968)的意义学习理论也指出,将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如果所学的知识不能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保持也将变得很困难。因此,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为什么这门课对于他们来说这样重要。比如,
――“青翠碧绿的蔬菜、甜美多汁的水果、芳香馥郁的鲜花……这些特别的字眼表达了你内心所想象的景象,同时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形容词。作品里使用形容词,将使你的文章更有趣味。”
――“小朋友都喜欢看故事书,可如果你不认识字,你就看不懂故事书所讲述的内容。如果你学习了语文,这些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小红的好朋友搬到另外的地方去读书了,小红很想念她,想给她写信,但小红还没有学过写信的方法,如果大家学了这一课,我们就可以告诉她了。”
――……
这些方法比单纯地告诉他:“因为你将来需要它”更为有效。正如泰若(Torrance)所说:“如果学习的内容能满足学生当前所关注的需要,如果教师显示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而不是对分数的注意,如果学习的任务不是太容易也不是太难,如果有机会充分地运用他们的能力和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如果学习的过程是有目的地被安排,那么,许多曾对学习感到厌倦的学生将会为学习而激动,并取得与他们的能力相一致的成就。”
2、使教材内容具有意义性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有意义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想想我们平时对学生使用的术语――对教师而言是极为普通的,对于学生而言,却是那样不熟悉。例如
一年级:韵母、名词、前鼻音、
二年级:瓦、谦虚、平易近人
三年级:桅杆、权衡
……
试想,学生们面对着这些让他们感到生疏的词语,他们会作何反应?我们很多老师也知道使教材具有意义的重要,但有什么办法才能使教材内容富有意义呢?教师对此有三种选择:
1)剔出无意义的材料,代之以简单或常用的文字
一位二年级老师上课问学生,“你们知道家的概念吗?”问完后,学生一片茫然。于是,这位老师立即改变措词(剔出学生不认识的词――概念),改问:“‘家’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马上有学生举手回答。
2)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媒介,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囊”――它就像个钱袋
“灭”——火上放一个盖子,自然就灭了。
3)建立逻辑联系
一位老师在讲书信的写作方法时,将书信的写作方法与打电话相联系,他说,“打电话的时候我们一般要先问候对方,“你好!X X”,再进行交谈,这是最主要的部分,最后结束或交谈完毕,说再见。与此同理,写信也包括问候语、正文和结束语。你们只要记住两者其他不同的地方¼ ¼ ”
3.运用新颖刺激
每周星期二的上午,学生们都要背诵一首诗。在李老师的教室里,学生们用小木偶表演的方式来背诵这些诗。有时,李老师会给他们一些服装,学生们穿着这些服装就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一样。大家都急不可耐地想进入到这些活动中,背诵这些诗个个都没问题。
在吴老师的教室里,每个学生都被要求站在讲台前背诵这些诗。只有几个学生能把它背下来,吴老师非常生气,他敲打着桌子,大声训斥着学生。全班同学都吓哭了。吴老师说,下个星期,这首诗还要再背一遍。
第二周,当吴老师宣布要检查背诵情况时,一些学生将脸藏在桌子下面,好象在找什么丢失的东西,有几个学生举手要去厕所,有三四个学生已经开始哭起来了。
学生需要新颖的刺激,有两份报纸在你的面前,一份是昨天你已经看过的,一份是今天你还没看的。你一定会取今天的一份,而不是昨天的那一份。因为今天的消息比昨天的新。一潭死水似的学习生活将产生学生的厌烦情绪――这可能是学校里学生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动机取向来看,学生能否认真听讲,并不是从这门学科的性质及重要性的角度对其作出反应,而是更多地从教学内容和形式是否“生动”、是否“有趣”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估,并以此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如果教师的讲授不能使学生感到有吸引力,他们的学习动机会立即减弱。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的生动有趣来吸引学生,例如,
——当你想举例说明时,利用班上同学的名字,象“我们用尺子量量李强的身高。”
——当你想吸引学生的注意时,改变教学的节奏,偶尔的停顿或加速,也可改变你的声音,或轻或重。
——当你想给课堂带来活力,改变教学的手段,可使用图画、视听仪器来增进学生的兴趣,而不是仅靠一本教科书
——当你想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提供学生实际动手做、观察、示范、模仿、阅读和参观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不是只靠读或听。
给你一个警告!亨特 (Hunter)的警语是:“不要为了教灰色而将大象带来。”这提醒老师不要太过多地耍噱头,当我们花太多时间在噱头时,会变得筋疲力尽以至于无法处理真正的学习,如此便是滥用新奇了。
展开余文
五、精心设计作业 返回本页页首
作业是使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最好方法。当老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的时候,你就有机会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它,做它的价值,将所做的作业与个人和班级的需要和兴趣联系在一起。精心布置的作业使学生有完成它的愿望。这样的作业常常在成功的教学和不成功的教学之间产生很大的作用。
布置得好的作业对于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只要学生能够理解老师要他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通常他们都是愿意做作业的。我们中的不少人都曾在不知道做什么的课堂里呆过,这样的错误可以说是很常见的!当教师发现学生没有做作业,而且还说:“我不知道,我没有书”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时,就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教学了。或许错误就在于作业本身。如果教师想让学生完成作业,就必须保证作业是明确的,目的是清楚的,材料是能得到的。
布置作业的基本原则
在过去,作业就是家庭作业的代名词。时至今日,许多班级的作业仍然是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教师嘶声力竭地叫喊声中慌慌张张布置的,老师的声音常常淹没在下课铃的喧嚣中以及学生急着回家的脚步声中。现在,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这绝不是布置作业的好方法!作业是一个要完成的工作,它可以是在家里也可以在学校。作业可由教师或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协作来布置。无论谁布置作业,都应遵循下列原则:
明确学习的方向,概括学习的范围。
激励学生并使他们为作业做好准备。
帮助学生掌握完成作业的方法,即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材料。如有必要,给他们看是怎样做的;
使作业适合各种学生的需要。
作业的主要功能:
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且是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范围: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他就不会去做任何事!作业的功能就是使每个学生任务明确。作为教师,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你都应该确信每个学生都准确地知道做什么。拿某个问题来说吧,你应该确信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确信这个问题是他们能处理的,确信他们知道怎样解决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业必须清楚而具体。最好是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较少的作业可以写在黑板上。可在黑板上专门留出一个固定位置,将每天的作业写在上面。较多的作业可以用复印的方法,书面形式的作业减少学生对作业的遗忘,并且还可以减少对作业的误解――这里既有教师,又有学生的责任。
使学生对要做的工作做好准备
准备包括提供给学生开始新的任务之前所需要的背景材料,使他产生足够的动机。因为作业决定了做什么,因此确信使每个学生都知道为什么他们应该做这项工作,为什么这项工作是值得去做的将十分必要。
告诉怎样做
老师应确信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任务。比如,如果作业是阅读课文,那么老师就应该指出关键词并且对于看什么、怎样看要提出建议。努力确保学生知道怎样使用他们可以获得的材料和方法。
给每个学生布置恰当的任务
只有满足了学生需要的课程才是真正有用的课程。如果是这样的话,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来安排作业是绝对必要的。
3.好作业的标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评定):
它值得去做吗?
对学生来说,它值得做吗?换句话说,它能够利用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吗?学生了解做这个作业的真正原因吗?
它清晰吗?
它具体吗?
它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
它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
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吗?方法和材料能被有效地利用吗?
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
4.布置作业
为了使作业更有效,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花费时间来考虑如何布置它。即使较少的作业可能也会花费不少的时间来考虑怎样呈现。对于较多的作业,花费更长的时间是很常见的。要安排一个恰当的长期作业或一个单元的作业实际上是很难的,尤其当作业是由老师和学徒共同决定的时候。但如果在下课铃快要响的时候才匆忙布置作业,学生很少会认真对待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在最后一分钟的忙碌中仔细听你在说什么。对于学生来说,这不是理解作业,问问题,做笔记的好时间;对于教师来说,也不是给学生讲清楚做什么,怎样做的时间。在这个时候布置作业几乎总是失败。
事实上,作业布置究竟应该在一堂课的开始、中间还是最后并不是重要的。关键在于教师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布置作业并确信作业是与所教内容吻合的。当课堂内容是完成作业最合适的背景知识时,这是布置家庭作业最恰当的时候。
5.在作业中教给学习的技能
尽管老师经常忽略它,但作业却提供了一个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良好机会。它提供给老师和学生探讨这些材料,使用这些材料,了解各种学习技术和手段的相对优点,运用这些技术和手段的方法的机会。
另外,作业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作业完成以后,通过讨论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的不同方法及各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学生们能从中掌握学习的技能。
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动机是如此的重要,因为只有具有强烈动机的学生才能学习得好。当学生不好好学习的时候,很大程度是由于他丧失了学习的动机。这个问题与我们老师的关系很大,因为他们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学习的动机的。
正因如此,发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和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恰当地使用激发动机的方法和手段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好。这些推荐的技术包括动机的教学设计、动机的环境导向以及强化原理的运用,可结合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加以运用。(后两种技术我们在以后的文章里叙述)
标签:
教学设计
动机的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创新型教师与小学语文创新型教学
下一篇:
英国中小学生:希特勒竟是二战时英国首相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