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86
标签:
教师随笔
因人而言,相时而语(网友来稿)
周科宏
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天,他从前的一位苦朋友从乡下赶来找他,对他说:
“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得他的说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就立刻封他做了大官。
这个消息让另外一个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侯一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的吧?”他也就去了。
和朱元璋一见面,他就直通通地说:
“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地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满把的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哽在喉咙口,弄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
朱元璋嫌他太不会顾全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同一个意思,一个说了受封,一个说了被斩,原因何在?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做到因人而言,相时而语。这在交谈中十分重要,忽视这一点,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矛盾,或更严重的后果。
因人而言,是说我们与人交谈,或作演讲,或同人讨论、辩论,这要从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人家能否接受。说话时要考虑对象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修养、个性,以及他当时的心态、情绪等。当然,说话前不可能对这些情况一一详细了解清楚,但对主要情况应有所了解。
说话要注意对象,对象制约着语言运用,说话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语言选择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用不同的语句,注意语气、语调。在选择词语时,还要考虑到人与人的关系,如尊卑长幼、亲疏远近。二是内容取舍问题,由于交际对象所具有的背景知识不同,说话时也要随之而异。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什么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像我这样的脑病大约多长时间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唉,你只管好好养病得了,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吗,神经科神经科,活的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当夜就跳楼了。
护士对病人本应关心、体贴,而这位护士对病人却漠不关心。病人提出问题,她不耐心地作解答,还说些刺激病人的话。她说话不看对象,不想后果,致使悲剧发生。
相时而语是说说话要注意场合、地点。在正式场合,说话必须严肃认真,不能不着边际地乱扯;在非正式场合,则可随便些,也可坦率直言。在喜庆场合,可多讲些吉利话,有利于喜庆欢乐气氛地加浓;在悲痛场合,不要任意说笑,要注意与当时的环境气氛一致。对同一个交际对象说话,也应当因场合的不同而异。如对一位同学提出批评,在公开场合,应说得委婉些,否则会引起对方反感;而在两人之间交谈,批评可直截了当,因为他感到你是在帮助他,会愉快地接受你的批评。
上海有一家公司规模颇大,求职者络绎不绝。某日,王女士前去应聘,她很快就被这家公司的招聘官相中。招聘官让其马上办理相关手续。不料王女士在满心喜悦之余问了一句实在不应该问的话:“我能否过完节再来上班?”结果,招聘官表示她不再被录用。王女士一头雾水,要求给个说法,招聘官则躲进房里,不再出来。
随后不久,王女士的手机响了,传来部门经理的声音,说她不该多说话,并明确告诉她:“我们公司永远不会录用在不恰当的场合说不恰当的话的员工。”
这家公司的做法固然有矫枉过正之嫌,但留给王女士的思考则是:在不恰当的场合,说一句不恰当的话,也会因此丢掉饭碗!
无论是说话还是问话,都要注意把握好场合和分寸。不看场合,不注意分寸,一味地随心所欲,口无遮拦,这是很不好的。
要想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卡耐基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住说话时机。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说了,叫做急躁,应该说话了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脸色变化便贸然开口,叫闭着眼睛瞎说。这三种毛病都是没有把握住说话时机。说话是直接的语言交往,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双方当场对面,还要受到周围环境的种种限制。该说话时不说,马上时过境迁,失去成功的机会。一句话说到点儿上,很快拍板,事情就办成了。说话时机的把握,有时就在瞬息之间,稍纵即失,时不待我,失不再来。
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人,不同的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的古训千万不可忘记。
作者邮箱: jjdszx_yirenyiren@126.com
标签:
教师随笔
因人而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读《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随感(网友来稿)
下一篇:
分一半时间给学生(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