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333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现代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考点18  理解与阐释

 

这一部分主要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两个知识点:

①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 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含意。

其中的“理解”还包含了“阐释”的要求

即:在选择题中能对词、句含义的阐释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表述题中能对词、句的含义做出准确的阐释。

应该明确的是,词、句是相对于段、章而言的语言单位;在文章中,词语和句子都存在于文段、文章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并与之构成了有机的语义联系。因此,要理解和阐释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意思,除了要对这些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悟外,还应当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它们与上下文的语义联系,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阐释它们。

语  境:有大语境和小语境

大语境:写作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作者特定的人生阅历、际遇等;

小语境:上下文、句群甚至全文的内容

                        

一、考点阐释

1、“重要词语”的含义

顾名思义,所谓“重要词语”,是指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

① 与写作对象或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词语(概念)的内涵;

② 指代词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

③ 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文中含义的差别;

④ 词语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的特殊含义和深层意义。

⑤ 运用修辞方法的关键词语

⑥ 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的词语

⑦ 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

2、文中“重要的句子”的类型 

① 起始句。 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作用。

如果是记叙文段,首句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段首句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它是全文的文眼。“颇不宁静”四个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心绪的特点。“不宁静”的原因何处?就展示了下文。

如果是说明文段,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三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② 主旨句。它在文章中散落的位置不一,有的在开头,有的在中间,有的在结尾。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

③ 衔接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有承上启下作用。

④ 深化句。 画龙点睛和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 。

⑤ 警示句。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

例如《纪念刘和珍君》:“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⑥ 矛盾句。 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寄托了深刻的寓意。

例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⑦ 情感句。  凝聚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

例如《祝福》中“灵魂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就是情感句。

⑧ 引用句。在文中引用名言名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往往这也是一个命题点。

例如《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里的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与他大骂新党,骂祥林扫“谬种”形成对照,表明其虚伪。

⑨ 比喻句。 

如《巴尔扎克葬词》“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底座”比喻伟大的功绩,“雕像”比喻永久的纪念。

⑩ 总结句。 总结概括,或留有余地,或饱蘸笔墨抒情。

 

二、考查形式

1.理解句子本身的含义:

这种考查大多瞄准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例1: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为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问:“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                                                                             

[解析]:结合全文看我们不难知道这里说的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理解这句话,在结合文段、文章主要意思同时,应抓住这句话的修饰语、限制语,“偶尔被发现”“不为人知”不留姓名”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默默无闻地逝去了,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了;

答案为:(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世上消失。


展开全文阅读
2.理解句子相关的含义(语境意义):

所谓“相关含义”,是指有些句子的含义,在句子本身的范围内是很难寻找到正确的至少是完整的解释,它必须通过分析句间关系,考虑这个句子在文章中或语段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来进行理解。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下文去看、去找相关信息;如果句子在文中起具体的描写、陈述、支撑作用,那么就应该从观点句、总括句中寻求相关信息。

而有些句子本身的字面意思相当明朗,是不需要解释的,但语境附加给文句的意思却比较隐蔽,甚至有些模糊。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文段的表述要达到什么目的,对于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有帮助的。因为它的真正含义总要和文段所要达成的目的息息相关。

    例2佩蒂说:“建造一座新的纸浆厂要耗资10亿美元,而且它要求木材供应源源不断。如有ALCELL工艺,只要耗资3.5亿美元就能建造一个工厂,并使工厂不停地运转,所需木材供应量较小。”他又说:“那意味着一个工厂一天生产350吨而不是1000吨纸浆。”林业产品分析家邓肯森说:“从环境方面来说,它比较清洁,而且小型厂这个概念将会使建造新纸浆厂变得较容易。”这种工艺取得成功,它将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纸浆。

问:第四段中,佩蒂说“一天生产350吨而不是1000吨纸浆”,他要说明的是

    A.纸厂规模的缩小    B.纸张成本的降低

    C.生产流程的简化    D。纸浆产量的减少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佩蒂是要通过对比来说明新工艺的优点:

①建新纸浆厂要耗资10亿美元,采用新工艺只要牦资3.5亿美元——耗资少;

②原来一天生产1000吨纸浆,采用新工艺一天生产350吨:要说明什么呢?从字面上看是说纸浆产量减少了,但纸浆产量减少不是优点,与文段的目的不符,实际上是说“纸厂的规模缩小”。(下文邓肯森的话“小型厂这个概念将会使建造新纸浆厂变得容易”亦可用为佐证)“一天生产350吨而不是1000吨纸浆”一句话与B、C项毫无关系,D项又不是优点,所以正确答案是A。

3.理解句子的隐含义:

比较讲究文采的文章,常常或委婉含蓄,或深刻幽默,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类句子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表意上不是直白的。而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这类句子常常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例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

                                 门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的奥秘!

    … …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问(1):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2分)

    答:                                                                               

   [简析]“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答案]人是有思想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

1、从句子的结构入手——抓主干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例4 :肠脑位于食管、胃脏、小肠与结肠内层组织的鞘中,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行线路。结肠炎、过敏性肠综合症等都与肠脑内产生的问题有关。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肽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

问题:根据文意,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

B.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

C.肠脑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相同的绝大部分物质。

D.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

分析:分析题干中句子的结构,其主干为:肠脑中找到物质。该句陈述对象为“肠脑”,排除A、B项,C、D项与主干句对照可得出结论。答案 C

2、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体地说,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

例5: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 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问题: “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14字,注意语句的连贯)(3分)


展开余文
   答:实际上说的是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对段意的理解,但不直接问,而是换一个角度提问,绕一个弯子,考核面就宽了,“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处于文章中由叙到议的过渡处, 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启下“就是认为……” 承上,与首句(中心句),

“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呼应,都是指出产生“以讲为主”这一现象的前提原因:即

[答案] 把教学(或:语文课)看成是单纯(或:简单)传授知识。

 

3.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例7《门》“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对句子在文中特定含义的理解与解释。

做题时首先应当注意本文是一篇象征性散文,这样就从大方向上把握了二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再者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确定,而不能仅从语句本身去理解。以第三句为例,本文赋予“开门”和“关门”以象征义,前面谈到人生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但就每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一扇门的关闭而言,要想让它在时间的长河中重现是不可能的。联系本段最后一句话“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也能帮助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分析,答案就准确无误了。

[答案] (2)人生包含着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3)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四、与阐释相关的语言转换的方法

(在阅读文段《谈生命》《美哉,书卷气》的训练中归纳)

在选择题中,命题人将文本的内容转换为与文本不同的语言表述,提供给考生辨别其正误;

在表述题中,根据命题的要求,从文本中的相关表述,到形成答卷中的语言,是从文本到答卷的语言转换的操作。

1、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三种语言:

①命题者的语言,题干中属于指令性语言,是阅读与解答的依据;

②文本语言,是我们应该准确理解和深入体悟的;

③答题语言,这种语言有时候是直接取自阅读文本,有时是应试者根据命题者的指令,感知文本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然后或对语言进行加工重组,或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

2、从文本到答卷的语言转换,往往包括这三个方面:

①具体的能加以概括,②抽象的能加以阐发,③含蓄的能加以解说。

3、“以文解文”是实现语言的准确转换的一种有效的思路。“以文解文”,根据构成文章的诸因素之间有着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特点,可以分为:

①“同义互解”。同样的意思在一篇文章的不同地方运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加以表述,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存在“互解”关系。

如《谈生命》两个比喻的具体内容:“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存在“互解”关系。 两段结束一再出现的“再”,都指向同一象征义:展示生命前进和成长的过程。

②“连义互解”。文章的语义上下连贯,相递相承。梳理上下文的语脉,从下文的逻辑联系中推断其内容。

如《美哉,书卷气》第1题,作者是在阐述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引爱默生的话的,该句的后一分句从反面作了说明。引用后作者还有评说,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语脉中推断其内容。  

③“宾主互解”。比喻、衬托、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常用以阐释或强调它的主旨句,并与主旨句构成主宾关系。要理解主旨句,可以依据对 “宾句”的解读,要理解这些“宾句”,可以依据对主旨句的解读。

如《美哉,书卷气》第2题, “人呵,别积聚使你沧为乞丐的财富”,“沦为乞丐”是作者借比喻的说法表达观点,所表达的意思可以依据分号后阐释或强调的文字“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来解读,它们之间形成了互解关系。“从未见过的美” “天堂之门”都是指的“书卷气”。) 

④ “虚实互解”。“虚”和“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写文章的人常常以实证虚或以虚证实,乃至以虚代实,因而也就构成了“虚实互解”的关系。

如《美哉,书卷气》第3题“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就是以实代虚。卢浮宫象征法国人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头抬得高高的”表明精神充实而自豪。

如果推衍开来,还有许多“互解”关系。利用这种“互解”关系寻找解题的相关信息,再依据命题的意图和答题的要求进行语言转换,做出符合命题意图的回答并不困难。

附:(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美哉,书卷气

我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方不至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者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层次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它,我们会笑得肚子痛,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个镜头,也许是报警器……”而我们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摄取营养。

关于读书,爱默生如是说:“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是对人生之旅的扩展和丰富吗?

读书大可随缘。我读书并不拘泥于某一类书,往往碰到什么就读什么。友人赠我一套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置诸案头。翻读起来,立即被那种语淡意深的风格所吸引,便一读再读。有一次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初集,看得很有兴味,于是多方寻求,得到二集、三集……

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积聚使你沧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

注: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最大博物馆。

1.联系全文看,“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要让书为扩展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服务,而不要成为书本的奴隶。(作者是在阐述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引受默生的话的,该句的后一分句从反面作了说明。引用后作者还有评说) 

2.“别积聚使你沦为乞丐的财富”这一句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         。

答:只积聚物质财富而不读书会使人精神贫乏。(“沦为乞丐”是比喻的说法,注意分号后的文字。) 

3.本文结尾一句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这句话含意丰富,请写出两点。

答:(1)精神财富使人充实而自豪;(2)希望人们多读一点书,多一点书卷气。(“头抬得高高的”表明精神充实而自豪;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的象征,分句间是因果关系。末段与开头相照应,隐含着“希望”之意)

4.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C、E )

A.文章开头紧扣题意概述有书卷气的好处。这“书卷气”是指通过读书养成的读书人特有的风格和气质。

B.大学者熊十力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这是因为《儒林外史》像一面镜子,让他进一步认识了自我。

C.文中引述王冶秋先生多次读《阿Q正传》的不同体会,表明读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

D.“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句领起第二、三两段,从本质上揭示了读书的重要作用。

E.“读书大可随缘”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一个观点,意在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读者,读书不必选择,书都可以读。

析:C、E(“优化人生”是在下一段阐述的;“不必选择”以下不合文意。随缘,有随机之意。作者说的是“不拘泥于某一类书”)

附:(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谈生命(节选)

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裴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展开余文
1.作者虽然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事实实上已经作出回答。作者认为生命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生命来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停前进,去争取成功的过程。(应根据两个比喻的具体内容联想到人生作概括)

2.“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

答: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要联系文章内容作答,意思对即可)

3.文章结尾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也要感谢生命。”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都要感谢生命?

答:因为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人生特有的快乐和美丽。(文末说“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 c    )

A.作者认为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又像一棵小树,意在展示生命前进和成长的过程。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一句,形象地表现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历程时平和宁静的心境,也透出几分惆怅。”

C.“我不敢说未来,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反复出现,意在强调,人根本没有来生,应该抓住今生,不断奋斗。

D.第二段末句连续使用四个“再”字,重现了“一江春水”拼搏不止的形象,展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E.本文的写作意图是: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析: B项“几分惆怅”无根据;C项“人根本没有来生”之说文中无根据。

 

考点19   分析与综合

 

这一部分主要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四个知识点: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③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④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第一节    筛选与整合

一、考点诠释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指的是在阅读中对信息的搜寻、辨别、摘选和对信息进行转换、组合、概括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的过程。

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

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到信息的重组;

在选择题中,主要是通过对芜杂的信息材料的比较甄别,来检验阅读理解的正确与否。

  

二、筛选和整合的内容及语句 

从文章中筛选并整合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的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有:

    1.文中的新概念、新信息。

    2.对特殊语句的理解

    3.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在重要信息的筛选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以下五种语句:

    1.显性指代语。

在文章中为了简洁往往用指代语。许多语境特征,比如相关的人物、事物、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上下文的联系等,都会在话语中得到反映。反映这些语境特征的语言成分就叫指代语。例如:这样、那样、这些、那些、既然这样、总之、它们、此、因此、因为这些、其、其实等等,都是指代语的明显标志。 

如《纪念刘和珍君》“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其中”的指代意义: 推动人类历史前行而付出的代价。

    2.理性总结语。

总结语是集中表现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词语。

例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中 两个“对于” 集中表现了文章主要内容,即高度评价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革命理论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3.形象描述语。

在散文、小说、诗歌中的情态描述语。

例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开头一节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而最后一节则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由“轻轻的”变为“悄悄的”,这反映了诗人情绪的脉络。

    4.主题衔接句。

主题句是传达重要信息的。过渡衔接句也同样起着传达重要信息的作用。其实,过渡句不仅显示着文章的层次脉络,也常常显示着主要的信息。

如《荷塘月色》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主题句,传达了重要信息。由“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过渡到“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 不仅显示了文章的层次脉络,也显示着作者心绪由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回归于“不宁静”这一信息。

 5.标题语。

 例如《世间最美的坟墓》就给我们很多疑问,“最美”在何处?在宁静。

《我的空中楼阁》,何谓空中楼阁?作者又用它承载什么思想感情?

《为了忘却的纪念》,既要忘却,又为何要纪念?

《祝福》《药》等

三、客观筛选题命题设置的陷阱(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归纳)

    所谓陷阱,也就是命题者设置的干扰项。见下面的选文后的题目具体分析,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   铜奔马正名 (2001年全国高考)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筒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三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心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免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命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1.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b)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坛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c)

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钢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3.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钢奔马的造型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二)沙尘暴(2002年全国高考)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动,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由此产生。

哥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1.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2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b)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3.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客观筛选题命题设置的陷阱

1.断章取义 

所谓断章取义,是指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就妄下结论,使论题不全面。

见《铜奔马正名》第2题,题目要求考生找出不用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 

C项表述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这句话在原文中是可以找到的,且就在集中阐述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原因的一段,可为什么不对呢?因为原文中这句话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这句话和前面选项的那句话合起来才能作为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的依据。 

    

2.偷换概念 

面对传授新知识、新信息的文章,要准确无误地把握那“惟一”的语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首先要必须准确无误地理解概念。命题者常常在此设置干扰项。

见 《铜奔马正名》第3题的A项“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就是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古诗文中的“燕”并非现在人们说的“燕子”,两者不是同一概念。由此看来,我们在解答试题时,对文中尤其是选项中出现的重要概念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力求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辨别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3.张冠李戴 

原文中用于指甲事物、甲现象的事物、现象在干扰项中用于指乙事物、乙现象。

见《沙尘暴》第2题题干为“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其中选项B为“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从选文来看,第3段是讲沙尘在土壤和水循环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素之一。而第2题B项将这种作用说成是沙尘在形成沙尘暴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显然出了张冠李戴的毛病。 

    

4.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

《沙尘暴》第4题 题干为“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其中选项A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选文第2段主要讲沙尘暴的作用。从节选部分来看,原文只讲了给新西兰带来好处,并没有讲给意大利、法国带来好处,由此可知A项中说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 属无中生有。 

    

5.故意扩大 

所谓故意扩大,是指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夸大某种作用、程度或扩大答案的范围:

见《铜奔马正名》第4题, 题干为“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的推断超出了原文所给信息的范围,所得出的判断是错的。  

原文第3段倒数第3句为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从选文来看,汉代画像石的图案中有人骑神兽的形象,也有人骑马的形象,虽然神兽归神兽,马归马,两者各有其形,不相混淆,但作者并没有说神兽和马分别出现在两种不同的图案中,更没有说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中,就没有神兽、神龙的形象,就不属于神话故事,由此可见, C项推断超出了原文所给信息的范围,所得出的判断是错的。

    

6.颠倒关系 

所谓颠倒关系,是指原文中事物间的关系是特定的,而干扰项却故意将这种关系颠倒。

例如2000年全国卷第20题题干为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A为“利用钠原子降低光速的代价要小于利用铷气。”, 

选文第l段指出,“科学家利用冰冷的钠原子降低光速,但是要把原子(也包括钠原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是非常困难的。”

选文第2段说“用热的铷原子来降低光速则要简单得多。”由此可见,利用钠原子降低光速的代价应该大于利用铷气。显然,A项将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了。 

   

 7.强加因果 

所谓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例如2002年春季高考卷,社科文阅读第19题D项:“18世纪70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东印度公司一度岌岌可危的原因是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吗?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并非如此,其真正原因是“经营不善”。显然,本题就是犯了强加因果的毛病。 

    

8.横加武断 

所谓横加武断,是指把“未然”“或然”“将然”或推想的结果,说成是“已然”“必然”的结果。把实验的情况,放到一般事物的推断上。说的再明白些,就是将原文没有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将原文可能出现的情况当作必然出现的情况来设置干扰项。

例如2000年全国卷选文第6段最后一句是:“他们已在考虑运用这个原理制造一个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由于紫外线波长短,因此可以用来读取刻录在光盘等媒介上的形状更小、排列更紧密的数据。”

第18题为“下列不属于韦尔奇所做实验的内容的一项是”,其中选项D为“制造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来读取光盘上的数据”。

对照原文可知,D项是韦尔奇小组正在考虑进行的工作,是韦尔奇“将做”实验的内容,而不是他“所做”实验的内容。D项把“将然”当成了“已然”。

四、客观筛选题解题指导

客观筛选题出现在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中,从文体上说,主要是选用说明性的文字,下面以2002年科技文阅读试题《沙尘暴》为例,介绍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解题方略。 

1.整体认知,分段把握。

这就是从整体上着眼,按段落分布,通过反复阅读全文及题目要求而整体向前推进的解题方法。

所谓“整体认知”,是就全篇而言,是带有全局性质的大略理解和把握,通过段落理解而达到把握全文内容、领悟全文主旨。

所谓“分段推进”,就是在充分了解阅读文段和命题指向、解题要求以后,逐段把握内涵,按对应句段,仔细比较,判别选项正误的方法。

《沙尘暴》一文共有5个自然段。

第①自然段总说沙尘暴的本质特征及价值;

第②③自然段不仅从地质史上说明沙尘暴的成因,而且以典型例证和全球水循环系统说明沙尘暴的作用和价值;

第④⑤两个自然段重点说明人为因素使沙尘暴灾害加剧。

全文以歌德说过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一句名言结束全篇,昭示全文主旨。

在此基础上,浏览四道问题,宏观了解每道命题从什么角度考什么能力,有什么要求,相互关系是什么,然后“分段推进”,逐一解答。 

    

2.定位对比,相互印证。

科技文阅读,抓住了主旨以后,对其大概内容已基本清楚后,答题时还要特别注意的是, 切记不要只盯题干,一定要针对每个选项回到原文相应的语句或区域加以“定位对比” ,再通过“相互印证”的方法,细心揣磨,逐一核对选项,校正谬误、印证偏差,选出或对或错的选项。若此,你会发现多数错误都是很明显的,关键在你能否冷静应对。   

如第1题 “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此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明白“下定义”与“作解释”的区别,二者虽然都解释“重要词语”的某些特征,但因前者触及概念的本质而比后者更准确。

“下定义”必须揭示“重要词语”所表示的概念的本质内涵,不许用比喻的或循环的解释方式;

“作解释”则可以揭示非本质内涵; 可以用比喻的或循环的解释方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定位对比”。 

A项,说沙尘暴是“天气现象”,其形成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了“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与原文第①自然段“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的意义,尤其是该句所揭示的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完全一致,故A项对沙尘暴的解释是准确的。

B项,说“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通过“定位比较”,可知此项就是原文第①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前两个分句的照录,但仔细辨认该句意义可知,这只是对沙尘暴的一种描述性解释,而不是揭示其本质特征的真正意义上的解释,故予以排除。

C项,将它“定位”在原文第③自然段的语境之中,找出对应句,即该段第一句“相互印证”,可知C项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风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只是有一部分“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而形成沙尘暴。这是对沙尘暴形成原因的说明,并没有解释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的本质特征。

D项,说“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沙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与原文第②自然段“颗粒适中的……沙漠”一句作“对比印证”,并结合该段语境可知,此项所依据的原文实际上是说明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进行筛选分类”以后所形成的第二种地质形态(其中第一种是戈壁滩,第三种在中国就是黄土高原,在新西兰就形成了火山岛上更为肥沃的土壤),所以,D项是说明沙漠形成的原因,虽与沙尘暴有关,但不是对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的解释。 

3.信息追踪,逐项排查。

追踪、筛选并整合科技文中的重要信息,是科技文阅读的重要目的,所谓“重要信息”,就是文中提出的新概念、新知识,对新概念、新知识的解释与阐述,以及文章着重说明的内容、着重论述的对象或作者暗示的写作意图及观点倾向。 

     所谓“信息追踪”,就是按照题目要求探索文章语言因素,准确判断出选项对原文相关信息的理解、判断是否严密、是否全面、是否有依据。为此,必须弄清命题人编写错误选项的几种手法:

①删减法:故意删掉原句的有关成分,如必不可少的定语、状语等,使选项与原文对应句相比,或表达范围扩大,或意义内涵扭曲。

②调序法:故意调换词序或语序,使句意发生变化。

③替换法:故意将因果互换、主客颠倒;或以部分代全体,或以整体代局部;或将现实当推测,或将必然当可能;或者张冠李戴,极具迷惑性。

④缺漏法:故意缺漏某一方面的内容,造成以偏概全。

⑤添加法:无中生有,或在相关的信息中添加望文生义的理解,并与正确信息杂糅在一起,造成迷惑。 

    在弄清了错误选项的迷惑特征以后,再逐项审查,不难确定正确答案。

如第2题 ,“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此题考查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此题所问的句子就是一句内涵比较丰富、意思比较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重要句子”,所供的四个选项都与“全球生态平衡“有关,

A项,说“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既是原文第①自然段第二句“沙尘暴……其实古已有之”和第三句“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基本照录,又是第③自然段末句“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和第④段全段内容的照应和总结,所以说A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应予以排除。

C项,说“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也与原文第②段末句的意思完全一致,只是把原文主动句变成了使动句,将“中和”变成了“平衡”而已。

D项,说“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对原文第③段第三句的简化表述,故知也是正确的。

B项,说“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对照原文第①自然段第二句、第②自然段第一句后半部分和第③自然段全段内容可知,此项有三个错误:

①“错误替换”,即故意将沙尘暴形成的两个要素——“强风”和“大量沙尘”,与风力对沙尘“作中长距离的输送”以后,使沙尘积聚而形成黄土高原(在中国)和肥沃土壤(在新西兰)的“大自然工程”的结果相混淆;

②“不当删减”,即故意将原文第①自然段末句“它(指沙尘暴)……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中的“占有一席之地”删掉;

③“张冠李戴”,即故意将原句主语“沙尘暴”换成“沙尘”。所以,B项的错误是严重的,却又是十分隐蔽的,须仔细分辨、认真对比,才能拨开迷雾,辨识谬误。 

4.主旨辐射,烛照全文。

阅读科技文,在“整体认知”,把握全文基本内容和文章主旨以后,不妨以主旨烛照试题,通过“全文照应”的方法,既可判断选项,又可核对答案。

如第3题问“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此题既考查信息筛选的能力,又考查宏观把握全文意旨和写作意图的能力,答案是A。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领悟全文意旨基础上,运用“主旨辐射”法烛照试题选项。

文章最后二段多次提到“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等信息,已十分清楚地昭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的活动有关,纯自然的因素固然是它形成的原因,但绝不是它加剧(注意“加剧”二字)的原因。

以此烛照四个选项,惟有A项是表述纯自然的因素,其余三项都是表述人为因素造成的后果,据此可知此题答案非A莫属。 

    

完成《铜奔马正名》练习,并说明解题过程。

1 题,指出“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

“为铜奔马正名”是全文的标题,而第一问就涉及到题目问题,是从整体阅读出发命题的。了解这一思路后,就要逐步去解决。

A项“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坛”是正名的基础,当然是原因之一。

C项“‘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也是原因之一。且原文说“‘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也说明此意。

D项“‘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此句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原文说“飞廉铜马”,“愚意此说更属不妥”。而实际作者正名的是“紫燕骝”或“飞燕骝”。

而B项“马踏飞燕”“马超龙雀”是最初的名字,这只是介绍了一个过程,而并非“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应选B项。
2题, “找出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 

是考查对第三自然段的理解。 其他三项,都是否定“飞廉铜马”的证据,只要找出其中三项,并与原文对应就可以了。有一项不是证据,那这一项就是答案。结合原文看,

A项是证据之一,《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可以推断,《三才图会》上的东西,不可全信。与原文对照,发现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这是否定《三才图会》的证据。

B项“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也说明“飞廉”的含义并不固定,这也是否定“飞廉铜马”的证据之一。

D项说“飞廉”与“铜马”是指两物,原文也这样说“至于《后汉书·董卓传 》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可见此项也是正确的,两者不可兼二为一。只有C项不是证据,原因是此项内容只是介绍了汉代的神话、画像,说明汉代的神话颇多,“飞廉”是人是神是有其时代特色的。可以说C项只是介绍了汉代的社会背景,而不是否定“飞廉铜马”的证据,应选C项。

3题,“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A项错误在于“从古到今”“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原文只是举了“历朝”,并非“从古到今”;原文说“以燕喻良马”,而“奔腾如飞”原文中也有,但在列举诗文之前,是说明飞燕为何喻马的原因,而非“古今喻马之奔腾如飞”之意。

B项中的“二句”只是指“紫燕跃武,赤兔越空”,而不指前句“紫燕光陆离”,从原文中自可分辨。

C项错在“奔马速度快于飞燕”,原文中并没有申明奔马快于飞燕,只是想到“奔腾如飞”。答案:D
4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项有两个推断:一是《四库提要》比《三才图会》晚出,这是正确的说法,因为《四库提要》认为《三才图会》有虚构之病,就说明此书在《三才图会》之后。二是《四库提要》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这一点推断也是正确的,因为作者用《四库提要》的观点否定《三才图会》的观点,也说明其极具权威。

B项说“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是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原文中顺次引了三人的注释,说明其准确与可靠性,不具有渊博的学识能作注释家吗?

D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飞廉铜马”中的“飞廉”按《三才图会》上的说法是“一只鸟”,而“紫燕骝”前者指燕,都是由“鸟+马”组成的命名形式,所以是相似的。

而C项则推断太绝对,不当。“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说法不恰当。原文说“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从此句看,根本无法推断“人骑马的图案不属于神话故事”的说法,且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石雕,具体展现了神话传说的形象。

  推断达到“合理”“合情”“有度”“有据”,必须依据原文而进行,而不可凭空臆造。答案:C

 

第二节     推断与想象

推断是一种根据已知的事实或前提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新判断的能力。

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推断和想象是阅读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活动,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

任何推断和想象都不是空穴来风,都必须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沿着文章已有的思路往前延展开来。反过来,由推断和想象而得出的新的认知,也必须与文章的内容观点相吻合,是文章中相关信息的合理延伸。

 

一、命题的内容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可做为“推断和想象”命题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情况:

1.文章提供的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时,文本中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或者作者仅仅对事物发展的某一方面倾向给予暗示。读者须通过推断来揭示结论,或明确指出其发展倾向,达到使隐性信息显性化。

2.文章提供的信息,有单一的信息,也有众多的信息。有时,对若干个内容相关的子信息进行综合,可以得出新的信息,从而推测事物的某一发展倾向,或者得出某一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3.信息还包括有序信息和无序信息。在文本中,有些信息因其叙述内容的需要散见于文本的各个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处于无序状态。读者须将这些无序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以衍生出新的信息,得到新的发现。

二、解题的基本要求

 1、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需要的基本要求如下

a对文本内容的具体理解、

b对相关信息的准确索检,

c相关知识的储备

d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

这四个方面是基本的要求,缺一不可。它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思考,会探究,会从旧知中获得新知,具有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2、推断要合理,要符合作者的思想倾向。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它是一种推理。有时选项中虽然也引用文本中的某些语言表述,但不是侧重于确认表述是否符合愿意、语言转换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而是侧重于思考由原文能否推断出某一方面的新的认知或结论。因此,仅仅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对照的方式,将无法保证推断的正确,还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否一致。

3、要挖掘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是解答这类试题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文本中,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但总该有一定的暗示。解题中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要细致体会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或者是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而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4、注意一些关键语言。

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如:表示事物出现的先与后、主与次、片面与全面和已然、未然、将然以及偶然、必然等等,试题中常见语言形式有“已经成为”,“今后必将”,“有望将”,“都是”,“往往是”,“也许是”……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

5、要注意推断关系是否成立

推断不能只是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文意,还应当注意推断关系是否成立,它要求考生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由此推彼、由已知推未知的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合理推断。这种推断关系,往往表现为论据与观点的推断,或者是因果推断、条件推断、对比推断、类比推断、取舍推断、承继推断、目的推断等等。要掌握一些逻辑推理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三、推断的要领

推断,就是由已知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高考的科技文和社科文的推断题,其前提出自文中,结论则往往在文外。

1.牢固掌握推断成立的依据。

考生解答推断题,重在分析推断能否成立,也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是否合乎常理。推断达到“合理”“合情”“有度”“有据”,必须依据原文而进行,而不可凭空臆造。

如:《沙尘暴》第4题

C项 “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其前提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

其结论是“人类也就完全在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这一推断能够成立。

选项A: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前提与结论是强加因果关系,此推断不能成立。

又如:《 铜奔马正名》第4 题

C项:“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推断的前提:是原文 “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

结论:“人骑马的图案不属于神话故事”。 

从前提看,根本无法推断此句的结论。且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石雕,具体展现了神话传说的形象。此项推断太绝对,不当。

    

2.准确掌握推断不能成立的原因

高考推断题推断不能成立的具体原因:

  ①推断以偏概全。

例如,“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这只是部分现象,“被人类所利用”则是对全体的断定,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②推断混淆不同语气。

“或然”“必然”不分。有时,如果使用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因为使用了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导致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例如,“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若改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在其他地区可能被人类所利用”,改为或然语气,限制区域,则能成立。

③推断不合常理。

例如,上一题的选项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不可能“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④推断与原文相悖。

例如,上一题的选项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造大自然。”文本引用歌德的名言 “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意在强调“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加剧了沙尘暴,又在警醒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而选项的前提却歪曲理解了原文,推断自然也就同原文相悖。 

总之,信息的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只有充分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同时明了命题人设置选项的陷阱,破译了干扰的“密码”,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理性的推断。

 

  

 

第三节   分析与概括

这一节讲述三个知识点:

①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概括就是把阅读理解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述出来,是提炼文意、综合归纳的过程。而概括离不开分析,只有在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的概括。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为局部的过程,是对文章思路、结构、内容要点的梳理,是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含蓄的内容明白化。

一般地说,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的方法;

而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内容主旨的归纳,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则需综合运用分析与概括的方法。

一、概括

(一)概括的要求

    ① 内容要全面。一段话、一层意思到底讲了几点,讲了哪些内容、几个方面。得说清楚,概括的时候不能丢。

    ② 语言要简明。要用最少的话说出所要概括内容的全部意思。

③ 体现作者的倾向性。语义概括的情感倾向必须体现、必须和原文的情感倾向一致。    

(二)概括方法:概括在方法上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三种

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在阅读中仔细体会、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结合作者意图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③综合归纳,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 把文中的关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答案,或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抽象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经过提炼把几个要点综合起来。

(三)概括题答题指要

从本质上讲,答题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读者与作者的书面沟通是否顺利;一是读者与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是否一致。作为阅读者必须兼顾这两点。从答题操作上来讲,我们主张先整体感知,阅读全文之后,一定要看一看文后的题目(特别是最后一个判断题,往往此题提供了很重要的信息)。 然后梳理文脉, 圈定范围,试着答题,最后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1)审查题干,明确答题角度和内容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的方式。近年来,直接发问的题目减少,间接发问的题目增多,这时读清题目就显得很重要。因此,应该训练细心严格地审查题干。首先看看问什么,要我们答什么,用什么形式作答,要理解准确;其次是指答案的切入点、归结点要同试题一致。

譬如,问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或 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你就应该直截了当地写道:“原因是……”“根据是……”。

具体做法是,读题时把握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明确一道试题中共有几项要求,用铅笔做出标记,以便答题时一一扣紧,使答案更准确。

例1  2000年第23题

(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

(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两个小题回答的角度、内容完全不同,这时就要解读清楚题干:

(1)要求谈“关系”,要从结构的角度人手,要求联系倒数第三段,

(2)要求说“意思”,要从内容上进行概括,要求联系全文。

只有像上述一样充分审读清题干,才能使问和答一针对一线,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答非所问,甚至自相矛盾。

  

(2)理清层次结构,关注标志词语

一段阅读材料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分清层次,然后逐段逐层进行概括。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所选的文章层次清晰。特别是每个段落的内部往往有标志性词语。考生在阅读时,抓住体现文章思路、标志着话题 转换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从 ……来看(分析)”、“再从……看”这些词语,然后在每一层次中提炼关键词语,并加以整合。

关注这些标志性词语,常常能使一些题目迎刃而解。

   

(3)探究文章主旨,关注“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指在文章最后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它是散文的惯用技法,也往往是命题人选定的命题区之一。因此可借助文中用以寄托情感、表现情思的“意象”(借以表达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来探究作者产生某种情感的缘由,进而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

例2  2002年北京卷《一片树叶》第22题:“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在《一片树叶》这篇散文中,作者写道:“哪怕是庭院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可从中深刻领悟出生命的意义。”

那么,作者所领悟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关注标志词语,我们可以发现是作者按照“从今年仲夏开始——回忆去年初冬——今年夏天——初夏——暑天——秋季一明年春天”这一顺序,通过对这片树叶从新生到消亡再到新生的全过程的描述,最后两段卒章显志,表明了作者的独特情思。要注意以下两处:

①第二段的结论句:“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不停地转化。”

②最后一段作者用转折句所强调的内容:“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时,你应当感到安宁”。

这两句话即作者观察一片叶子所获得的感悟,也是文章的主题。

  答案A.应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的态度. B.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4)检索命题范围,全面地把握作者的观点 

“命题范围”,即正确答案在原文中的依据之处。对检索范围界定得准确,答案就可能合格或接近于合格。这步工作很重要。具体做法有二:

     首先,按照题干中的要求,选定大体上合适的阅读范围。再以句号为界对阅读范围内的语句进行切分。不切分的话,好像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缩小有效阅读区间的范围。切分之后,比较容易确定与答案要求相近的语句,舍弃无用的语句,核准有效的语句,对选项正误的判断或以文字简答就方便多了。

      其次,确定大体上有效的阅读范围之后,或顺藤摸瓜,或逆向推求。 整体把握这个前提, 联系上下文、前瞻后顾、整体全面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准确地概括。 

阅读2002年全国卷

话  说  知  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rěn)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陈陈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洌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9.愈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21.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E)

A.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愈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话说知音》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检索命题范围,能搜索到以下关键的信息句:

第一段中有“知音的传说,已深深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

第二段末尾有“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第三段开头有“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时浏览《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这两个字的分量……”等句子。这些关键句与题干“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据此可组合成答案:

①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②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话说知音》第2l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作答。”

此题实际上就是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首先,根据题干找到命题区第三段,再筛选出“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这一核心信息,这就是材料统理的方向,就是“藤”。那么,作者这样讲的原因何在?此时就须顺着这一根“藤”往下摸,寻找表达作者观点的情感句,由此把握作者观点。不难发现本段最后几句就是要找的信息,即“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作者这里是用反问句来表达的,答题时必须还原为陈述句,为使句子简洁,还必须进行压缩,但中心意思不能变。对此进行压缩,可表述为:

①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

然而,这只是要点之一,不少考生只答了这一点,一道5分的题目只能得2分。究其原因,是未能进行整体阅读。如再顺着这根“藤”往下摸,会发现下文写“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对此作者虽未明说,但同样也进行了“劝慰”,表达作者观点的情感句即本段最后一句:“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这就是顺藤摘下的另一个“瓜”,对此进行压缩,可表述为:

②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只有顺着“藤”将两个“瓜”都摘下来,才算大功告成。

      

   (5)审清题目要求,关注隐含信息

    有时,题目本身就包含了两方面的要求: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许多考生因忽视隐含信息而造成答案要点不全,痛失分值。    

《话说知音》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这两句话是答题思考的主要内容,伯牙兴奋和感激的情绪由此而生。两句的基本意思一样,但如果因此只概括一句就遗漏了得分点。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句是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来的情思的角度说的。因此,概括的时候这两层意思都要有,否则,会因为遗漏要点而丢分。

本题分值为4分, 相当一部分考生答的是:钟子期能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俞伯牙弹奏的袅袅情思。类似这样的表述都只能得2分,因为它忽略了题干的隐含信息——俞伯牙琴声的特征。试想,如果俞伯牙的琴声毫无过人之处,普通人一听即懂,还谈得上什么知音?所以,审题时,必须抓住关键词“知音”来理解,概括才能准确而全面的。

答案: 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琴思。 

   

(四)答题技巧

高考题已经取消了字数的限制,有更多的思考及表达时间。这就提示我们,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答一些,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反而要扣分。答案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要设①②③等序数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1)尽量做到列条作答,这样清楚明白,利于阅卷教师清晰阅卷。

(2)可以多写一些内容。

(3)直接或间接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原文中找答案。答案表述也离不开这条原则,要尽量用原文词句来表达。万不可离开原文,凭印象胡编乱造;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文”万里。    

实际上,一套阅读题,四个题目的话,至少有两个题目是可以直接用原文中的文字回答的,只有另两个题需要对原文中的词语或句子,间接概括方可回答。所以,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答案都在原文中。看你会找不会找。 

可以在题目的上下文寻找;

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寻找,主要找中心句;

可以抓住重点词语加以连缀、概括;

涉及主题的要纵观全文,从每一段提炼一个中心句概括。

    概括内容的文字组织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摘抄法,直接摘抄文中适用的语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作者用明确语言统领或总结具体内容的情况。使用时可通过文中的标点、层次、过渡性的句子,找出文中能表现主要观点、思想内容的核心词句。

    ②整合法,选择一些适用的概括性的词语,加以整合,用连贯的语言加以概括。这种方法适用于具体内容有几个互不包容的要点的情况。

    ④提炼法,舍弃细枝末节,抓住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将要素概括提炼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文章中内容较为复杂的情况。使用时必须注意概括哪些内容要点去进行综合归纳,不能遗漏,概括的词语过大过小都会造成概括不准确。  

    总之,不管现代文阅读的选文怎样变化,都要依托原文去思维、去搜寻、去抽取、去推断、去概括、去表达,尽量找到直接的或间接的答案。

    

   (4)表述要符合语法规则    

这里是就答案的语言组织说的。换句话说,答案的语言既要正确表达答案的要点。又要符合自身语法规则或表达习惯。现在的评分标准一再强调“语句不通顺,扣1分”。一道简答题总共才几分?因语句不通顺而扣1分,这岂不太可惜?

     

二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一)考点诠释

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在文章中由结构表现出来。

(二)分析的前提条件 

① 细致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

科学论著注意严密的条理,文学作品讲求立意谋篇,这些都与思路有关。对思路的把握,往往关系到结构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2007年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下一篇: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写作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