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738  
标签:教师随笔
值得关注的新题型——写编者按和编后记(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绵阳普明中学  

在高考或各类模拟考试中,针对新闻类语段命制的题目,常见的类型有:(1)写一句话新闻(99年全国卷);(2)写导语(05年福建卷);(3)拟标题(04年重庆,02年全国春季卷);(4)提取主要信息,写关键词(05年全国,06年广东卷);(5)概括消息主要内容、要点(05年广东卷);(6)写新闻点评(06年北京卷);(7)按要求压缩新闻(01年全国卷)等。其实,我以为,还有两类题型尚未涉及,那就是根据给出的新闻(消息)拟写“编者按”和“编后记”。下面结合实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编者按    

编者按,是报刊编辑对将要发表的消息、通讯、文章所加的按语,表明某种观点、态度,给读者一些启示性的说明。它是最简短、最轻便的言论形式之一,在编辑工作中用途很广。编者按通常200字左右,甚至更短,有时仅三言两语,但要能够切中要点。它没有独立的标题,位置也较自由。

是否需要配发编者按,要看报道是否有重要新闻价值,即报道内容是否具有启迪性、方向性、典型性以及创新性。

编者按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一般都标为“编者按”。正文,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出新闻事实中带普遍性和引人深思的问题,以引导读者思考,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或者是明确地表示编者自己的观点,发表旗帜鲜明的议论,或点明编辑意图,以启迪读者。

【例文】

编者按:

  给我们发来求助信的这两个考生所遇到的困扰,都是公正问题。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他们有理由向社会、向高考招生办、向有关大学要求公正,因为教育——我们民族命运所系——不仅寄望于它输出新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人才,同样寄望于它输出新时代所要求的社会理性与道德。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教育都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教育体系中,每一个人,每一所学校都有责任维护公正。教育不公,教育机会的不公,是为害最大的不公。让我们大声说出一个期望:公正从教育始——既应公正地录取,也应公正地纠正错误。

这篇“编者按”是针对教育公平的新闻稿而写,主要提出教育公平、公正的问题,指出“教育不公,教育机会不公,是为害最大的不公”,呼吁“公正从教育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振聋发聩的作用。

要写好编者按,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立足新闻,借题发挥。既然是编者按,当然立论要从新闻报道入手,即立论要依托新闻,又不拘泥于新闻,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理论的高度,透过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对新闻报道的主题进行提炼和升华,以点带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给人以启发或教益。

(2)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与新闻同时刊出的编者按,无须重复报道内容,应直截了当地对新闻事实作出分析和评判,一语中的,鞭辟入里。切忌拖沓冗长,言不及义。

(3)生动犀利,讲究分寸。由于篇幅短小,要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就要讲究语言生动流畅,褒贬分明,用语忌盛气凌人,偏激失范,否则,会伤害读者感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编后记

编后记,是报纸、刊物编辑在编一期报刊或一篇文章后所写的介绍有关情况、表达自己意见的简短文章。一般最长不超过千字,多附在该文之后,而言“编者的话”、“编后絮语”、“附记”代标题,不署作者姓名。其写作一是有所为,二是有所感,可针对一期刊物、一组或一篇文章发表议论,有利于读者了解编辑意图,掌握阅读重点,提高阅读兴趣。写作中要求旗帜鲜明,褒不掩过,评不掠美。

具体而言,写编后记,要注意四点:(1)要吃透原文,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选好角度,这是写好编后记的基础。(2)要有感而发,有针对性。(3)力求生动活泼。

【示例】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代报纸编辑写一则编后记。

据报道,发生校园枪击案的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在停课一周后,已正式开始复课。在停课的一周里,学校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在4月20日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自杀的枪手赵传熙。次日,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传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痛心。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劳拉”。“赵,你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勇气与关爱。你已伤了我们的心,但你并未伤我们的灵魂。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坚强更骄傲。我从未如此因身为弗吉尼亚理工学生而感到骄傲。最后,爱,是永远流传的。艾琳”。

【编后】

读了这则消息,首先感到震撼: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竟然将杀害了该校32个无辜生命的凶手列为悼念对象,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杀人凶手,死有余辜,罪该万死!更遑论将其和被杀害的人一同悼念了!仔细思之,令人震撼和感动的因素,原来是宽容和爱的精神!重和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但近代以来,似乎这样的教育削弱了,代之而起的是所谓的“斗争哲学”,复仇心理。但愿我们在受到震撼之余,学一学别人的宽容和爱的精神,加强宽容教育和爱的教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

编者按和编后记虽同属于评论性文体,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差别。

(1)写作目的不完全相同。编者按,主要是提示和导读。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意义和价值。而编后记则侧重于指导读者如何消化新闻,在于读后点拨。

(2)内容及表达方法不同。编者按多为点睛性文字,一般选择与新闻有关的材料进行议论,告诉读者,报刊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于怎样的考虑编发这则新闻。编后记多为启发、引申、点化性内容,注重阐发,有“由此说开去”之意。

(3)运笔角度和着力点不同。编者按是在阅读之前通过导读间接调动读者参与意识,使之有意识地阅读和理解新闻。而编后记是在阅读之后告诉读者经验是什么,教训什么。对新闻中反映的问题应如何理解,怎样去对待等。


展开全文阅读
(4)结构不同。编者按由“编者按”和正文组成,不需另拟标题。编后记用“编后”“编后记”“编者的话”等为标题,亦可另拟标题。

【课堂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新闻,给它配发一则“编者按”。(不超过100字)

重庆大学生当挑夫体验艰辛 一天仅赚1元钱 

    5月6日,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的30多位男女同学在重庆渝中区朝天门体验“棒棒”。面对激烈竞争,同学们只好压低价格,争抢生意。 

上午9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左九匀满头大汗,和同学胡荣杰转悠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忙把50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 

    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女生徐翠翠也是挣到了1元钱,不过她对这收入兴奋不已。她们一行10人负责在码头揽活,问了半天才接到一笔10元的业务——负责将200多公斤重的物品从朝天门广场搬运到渡船上。半小时后,10人收到一张10元现钞。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法学专业2006级的潘鸿鹄早已泪流满面。小潘的父母是房地产老板,他每月生活费都在3000元以上。从小娇生惯养从未吃过苦的他本以为挣钱很容易,当了“棒棒”后才意识到工作的艰辛。(记者 熊翼)(据《重庆晚报》)

编者按:                                                              

二、阅读下面的消息,代编辑部拟写“编后记”。

4月28日10时,绵阳荷花西街一小区内,一条红红的地毯从小区门口直伸到小区内,鲜花拱门、大红喜字及兴高采烈的市民,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原来这里正在隆重举行一场特殊的婚礼,女主人冯宝莉带着残疾的前夫李兵和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出嫁了,新郎是朴实憨厚的赵克金。

1995年,冯宝莉和李兵喜结连理。2000年10月3日,李兵从一建筑工地3楼摔下,高位瘫痪,冯宝莉7年如一日,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丈夫和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2001年,冯宝莉的女儿患先天性肾肿瘤离开人世。7年来,丈夫李兵多次劝妻子“再找一个”,冯宝莉说:“要嫁可以,但我要带着你和婆婆出嫁。”绵阳市沉抗镇居民赵克金得知冯宝莉的事迹后,主动找到冯宝莉,要就她一起分担生活的重担。今年3月22日,李兵与冯宝莉离婚。随后,冯宝莉、赵克金又与李兵签署了扶助抚养协议,并承诺:自愿扶助抚养李兵及其老母直至终老。今年3月,冯宝莉当选为绵阳市“2006感动绵阳十大人物”。

婚礼结束后,记者问李兵有何愿望,他说:“冯宝莉终于熬出头了,我真心祝福他们。”

编后记:                                                                

【练习参考答案】

一、编者按:

[编者按]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体验、生活教育,远胜于空洞的说教。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让大学生亲临生活一线体验劳动的艰辛,给当代大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愿更多的青少年到生活的第一线去体验,去感悟,去磨炼,去奋斗成才!

二、编后 :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夫妻?更何况婆媳?然而,绵阳的冯宝莉却7年如一日,细心照料瘫痪的丈夫和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即使在丈夫的坚持下,两人离婚之后,仍坚持带着前夫和婆婆改嫁,其情感人至深!她的新婚丈夫愿意帮她照顾非亲非故的两位病人,其人难能可贵!让我们共同祝福两位新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共享阳光,分担风雨,携手百年!

                       (原载《语文导刊》2007年7月3日第6版)

通联:四川绵阳普明中学   黄平科

邮编:621000    

E-meil: scmy928@yahoo.com.cn   电话:13989292686

标签:教师随笔 值得关注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从《说木叶》说开去(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俗世奇人——泥人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