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13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案精品集(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一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②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重点难点: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揭题,板书课题、作者。
2、师:你们在刚看到这个题目时,有没有猜想过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
猜一猜老师希望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
山的那边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希望,这是因为大家所讲的城市、大海、草原等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已经成为了一种理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家新,看看在这个从湖北的大山中走出来的诗人的笔下,山的那边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前要求学生讲讲朗读的几点要求,然后尽量读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2、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点评、指导。
3、教师配乐范读,师生有感情地配乐齐读。
4、我们已经读了那么多遍,你们明白王家新要说什么了吗?
5、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山 海
困难 理想
②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可从不同角度)
板书:时间 童年时期 长大以后。
事情 渴望“海” 追寻“海”。
心理 向往和困惑 感悟和信念。
方式 与妈妈的对话 与读者的对话。
③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
1、那么,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注意:回答时要采用“我认为 (词) 用得好,好在 ”的句式;
或“我认为 (句子) 写得好,好在 ”的句式。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3、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4、在讨论中结合学生的理解再次穿插朗读指导,准确把握重音、停顿等。
5、试背。
四、体验与反思
1、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 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五、总结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你们的面前正横亘着很多座高山,但只要坚持不懈,山重水复后必能柳暗花明。
最后,我为同学们朗诵一下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山高路远》作为这节课的尾声,让好诗伴你健康成长!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六、 布置作业
1、根据自身实际抄写词语,准备听写。
2、选择喜欢的诗句背下来,有能力的背诵全诗。
3、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初一语文上册22、《羚羊木雕》教案设计精选(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生命生命(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