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559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天上的街市》 教案
姓 名 : 陈 坚 单 位 : 江苏省射阳县海河初级中学
邮 编 : 224365 电 话 : 0515——2929246
Email : chenjian2842346@yahoo.com.cn QQ:741674553 (可联系课件)
【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的神圣在于他永远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撒播美的种子。
“读美(音韵美)——析美(图画美)——品美(语言美)——悟美(意境美)”
《天上的街市》是美诗一首,更宜播美。故本节课拟用上述四步教学程式予以施教,展示美、挖掘美。把诗歌的独特美真正奉还给学生,让学生如诗的青春年华,发散出诗般美丽,诗般深沉,诗般精彩,诗般睿俊。
【教材解读】
《天上的街市》是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奇思妙想”单元的一首现代诗,后被收入郭沫若先生的第二部诗集《星空》。这首诗写于1921年10月,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是一座“屠场、囚牢、坟墓、地狱,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他)作者渴望有一个自由、幸福、美好的环境。五四时作者也曾一度兴奋,但后来的现实又使作者感到失望、愤怒,人间黑暗,于是便想象天上的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于是写了这首诗,想象美好的天上世界,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迫切向往和坚定的信心,揭示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生活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教学设想】
出于七年级学生对现代诗比较陌生,所以本堂课定位在以学生朗读为主,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想像,进而体悟作者的感情。而本文是一首现代格律诗,全诗语言朴素,节奏和谐,非常适宜反复朗读。要做到录音教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复读、变读、齐读等前后五、六遍一脉贯之,才能使学生进入到作品里去涵泳,经由作品去和作者的心灵会晤。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立足于朗读训练,把天上的街市美丽的境界再现出来,力求把学生带入神话般的迷人的境界中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引导学生用充满想像、充满诗意的笔去描绘天上的美好生活,并为建造人间美丽的“天堂”而努力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
把握这首诗的意境。
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
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全诗朴素的语言,和谐的节奏。
2、培养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 培养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体味、质疑、探究、拓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1)
先以《花好月圆》的音乐渲染课堂,引领学生进入意境,使学生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再由“鹊桥相会”彩图导入课文, 课件展示“星空”图(生交流感受)课件揭题,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知,以读悟美——读美(音韵美)(课件播放课文录音)(101)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下面先请大家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仔细体会音乐的美。
1、师指导听读——三听:听准节奏、听出重音、听清韵脚
2、请大家轻声跟着配乐朗读,注意要点:
(1)、四读:读准停顿、读好重音、读清韵脚、读出感情。
(2)、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声速不宜快。
(3)、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由的思想感情。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3、再次深情地朗读。
(1)、读诗的第一个要点:要随着诗情,进入诗境,每一个字都要饱含情感。听读一二节。
(2)、生自读,齐读。提示要有韵味。
(3)、第二个要点:要把握基调,就本诗而言,要读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幸福与自由度渴望。范读第三节。重点提示“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中“牛儿”升调。(语气、语调)
(4)、要点三:要读出语音轻重,音节快慢,语气强弱。(提示重音、节奏,重点范读第四节及末一句(“灯笼”延长音;“在走”用升调)。
(5)、整首诗齐读后,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朗读者……”
(6)、实践了这三点朗读的要求,读诗时表现的韵味就不同了。请看,又来一首写“牛郎织女”的诗了: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入诗境,深情地朗读,注意强弱、停顿、轻重,自读后齐读。再点名读。
展开全文阅读
三、由诗入画,读诗现画——析美(图画美)(51)
1、导语:“诗歌如画”,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彩画。《天上的街市》的画面是很美的,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请同学边轻读边想像诗句所表现的画面。这首诗展现了哪几幅画面?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幅 地上街灯、天上明星辉映图
第二幅 天上繁华街市图
第三幅 牛郎织女相会图
第四幅 牛郎织女闲游图
2、请大家自由配乐朗读,体会画面的美。
(1)、设疑:诗人借助什么手法为我们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2)、点拨联想与想像的区别。
(3)、思考:本课什么地方用了联想?什么地方用了想像?
(4)、学习第1小节中自然的联想。
(5)、学习2、3、4小节中丰富的想像。
知识卡片:
联想:由实际存在的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 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四、咬文嚼字,细腻感受——品美(语言美)(51)
1、导语: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欣赏一首好诗一定少不了要品味它精炼传神的语言。古人用“红杏枝头春意闹”表现春天的情趣,而其中的“闹”字更是神来之笔。
2、本诗中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请仔细体味它的妙处(小组讨论)
友情提示——要学习用“置换比较”的方式来推敲语言,品味语言。体会这个词在这里的特殊含义或表达效果。
有这样一个话题需要我们从课文中找内容来完成:
我从中感受到 。
横线上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字眼,一个词,一句诗,或是一节诗、全诗。感受的内容可以是动作、心情、形态、情景、画面,或者是诗的结构、情感、手法……一句话你们的发言是自由的。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什么就说什么。
举例:我从“请看那多流星”中的“朵”感受到:“朵”,常用于花,而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
3、师生交流。备疑:
(1)“现了”不可改为“亮了”:天上的星星都亮着,白天被太阳的光芒掩饰了。明星就是“亮”的意思。
(2)“远远”叠词,有音乐感。“点”只有人才能办到,而诗写的就是“天上的街市”,有街市就有人,扣题了。
(3)“定然”“定”坚信这个美丽的街市是存在的。
(4)“陈列”是说物品放了很长的时间,和下文“世上没有的珍奇”呼应。
(5)“你看,那浅浅的天河”,这里加了逗号,可使读者感到亲切,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宽广”与“来往”押韵。
4、听录音朗读,想象诗中绚丽的画面。再次齐读全诗,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生活)
5、师生配乐齐读全诗
6、试着背诵这首诗。(给出画面和音乐,背完一行,出现一行。)
五、走进文本,放飞想像——悟美(意境美)(101)
1、导语:多么令人神往的世界,想去看看吗?你们不妨默读课文,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张开想像的翅膀,去那天际遨游一番。最好,前后几个人一起,这样就可以交流看到的景象了。
播放课件,多媒体制作的诗歌意境动画,让学生观看,在脑海中浮现出天上街市的景象,合理想像,感悟意境:
夜幕降临,远远望去,街灯次第亮了起来,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此时,天上的明星也现了,街灯与明星交织在一起,辨不清哪是灯哪是星。那缥缈的天空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清幽宜人、平明如镜的天河边,牛郎织女提着神奇的灯笼,骑着牛儿,领着一双可爱的儿女在天街自由自在地闲游。
2、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们懂得欣赏的同时更能够学会鉴赏。
【第一、二节鉴赏示例】
远处望盏盏街灯,灯如星;而遥望天上繁星,星又如灯,通过这样相互转喻,使灯与星,天上与人间溶为一体。比喻是贴切的,过度是自然的,读者毫不勉强的就随诗人的想象到了天上。
天上有星做街灯,有街灯定然就有街市,有街市就有五光十色的物品,天上的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诗人极力写天上的繁华,本来是出于想象,然而却连用两个“定然”,表明诗人感情的执着,相信那美好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
【鉴赏第三、四节】
。诗人改造了这个传说,不顾天帝的权威,让他们自由自在过幸福的生活。这是诗人的憧憬和理想,也给诗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古诗,先请大家自由朗读,然后分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来发挥想象力的?为我们创设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梦天
唐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碧天色。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鸟。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合理想像,感悟意境: 。
六、探究文本,感悟主旨
1、导语:民间四大民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原本故事内容是什么?诗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一写的是牛郎织女被无情的天河的痛苦的心情。织布机札札地响着,织女的泪水如雨,她只能永远寂寞地织布,隔着一条天河,有情人只能遥遥相望而不能说话,这是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一个写的是牛郎织女不再被天河隔开,而且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天天在街市上逛街呢!]
2、设疑:若把第三节改为“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我觉得改了,更加符合传说,好不好呢?
[ 不符合作者心中的美好的想象,美好的向往:向往美好的生活,向往人间能够像天上一样美满,自由。]
3、进一步设疑:作者在诗中所写的牛郎织女的情节为什么与传说的故事不一样?作者为什么把天上的街市描写的那么美好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所决定的。这首诗写于1921年10月,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是一座“屠场、囚牢、坟墓、地狱,冷酷如铁,思暗如漆,腥秽如血。”(他)作者渴望有一个自由、幸福、美好的环境。五四时作者也曾一度兴奋,但后来的现实又使作者感到失望、愤怒,人间黑暗,于是便想象天上的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于是写了这首诗,想象美好的天上世界,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迫切向往和坚定的信心,揭示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生活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展开余文
七、拓展延伸,求异创新
请发挥你的,完成下列练习
1、根据示例,请同学们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很远的词语联系起来。(任选一题)
示例: 木头 足球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①雪花 茶
②钢笔 月亮
③夏夜 鲜花
2 、根据下列提供的词语,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一个、两个、三个……想像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庭院、月光、繁星、花海、云霞、嫦娥、吴刚、玉兔
3、在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只要我们调整思维角度,打破思维定势,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丰富多彩的答案,甚至可能有所发明创造。这里有两个三角形、两个圆形和两条直线,你能用这些图形组合出即新颖又有创意图案来。(2分)示例:
八、精彩回放,驰骋梦想。
听录音朗读,想象诗中绚丽的画面,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好的梦想。
九、学以致用,走出文本
1、营造你心目中的天上街市。(利用自己平时对星空的观察和你从课内外所了解的有关星空的知识,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在你的心中营造一个美丽的街市。)
2、假如你遨游太空时,遇见了费俊龙、聂海胜或牛郎织女,你会对他们说……(你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比比看,谁的想像更为大胆,更有创意)
3、“科学源于幻想”这已成为新格言,不少科学发明便是最好的例证。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有“高处不胜寒”之说,这种大胆的猜测,今天的科技已经印证了。请举例。
天上街市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说明:
本文板书设计时可紧紧扣住标题中的一个“市”字来大做文章。上面的一点可画成一颗小星星,以便定向导入文题。第二笔画间可贴上“街灯”与“明星”图象以用来创造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三竖间分别填写“牛郎——天河——织女”六字以体现本文选取了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写作特点。最后再在上下两处点缀上“天上——天堂”、“人间——地狱”四字,从而能够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天上的街市
教学过程简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朗读感知,以读悟美——读美(音韵美)(101)
三、由诗入画,读诗现画——析美(图画美)(51)
四、咬文嚼字,细腻感受——品美(语言美)(51)
五、走进文本,放飞想像——悟美(意境美)(101)
六、探究文本,感悟主旨
七、拓展延伸,求异创新
八、精彩回放,驰骋梦想
九、学以致用,走出文本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天上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钱塘湖春行》(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
《化整为零轻松写作》(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