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2085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老山界》导学案(二)(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老 山 界》导学案(二)

科目:语文 年级:七  主备人: 周国民 课型:新授时间2007/5 序号___

学习目标 

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

二、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特点;

三、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学习重点、难点 :

1、  学习观察方法;

2、勾画关键语句,揣摩其含义及作用;

3、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检查“自主学习卡片”:

1、仔细阅读课文,解决字词疑难(识记注释中的词语:攀谈、苛捐杂税、奇观、绝壁、峭壁、骨碌、酣然入梦、蜷、缀、细切、澎湃)

2、读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思考理由。

3、要求学生复述课文,要突出文中关键词语,做到语言简洁连贯,声音响亮,内容周全(常规要求——列出纲要;教师可边引导学生叙述,边课件出示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行踪图。)

4、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思路和思想内容课文分为二部分(可由学生展示学习卡片完成):

第一部分(1自然段):

第二部分(2—33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按翻山经过将这部分分为四层,标上“│”号(常规要求),编写各层提纲。

第一层:(第2---11段)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第12---23段)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主要内容有:在“之”字拐的路上行军;山腰露宿(表现                            );

第三层:(第24—31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主要内容:1、攀登雷公岩;2、继续登山,到达山顶;3.山顶所思。(表现                                         )

第四层:(32—33段)下山的情景。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呼应开头,小结全文,回顾了整个长征。

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5、组织学生课内探究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1)、仔细读第3、6段,一处写“照着习惯”,一处写“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各反映了什么现实?课文中写了:“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请你以一个红军宣传干部的身份向瑶民说明红军是什么。

(2)、学生勾画写红军翻山艰难的语句,用如“走路难”三字的形式概括几难(还有“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3)、学生讨论:红军为何能战胜困难?

6:(一)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反映生活,研读生动描写的段落。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朗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

(1)、星夜登山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选择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调动了什么感官进行观察?观察什么?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红军战士的喊声笑声(听觉),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2)、半夜山腰露宿。“半夜里……睡不着。”写挨冻的感觉,冻醒了,冻得怎样?

勾画关键词:“逼”、“刺入”、“更紧”、“蜷”。这些词的使用使冷的程度具体化。 “天上……几堆火没有熄”。观察方法:定点观察。写景顺序:由远及近,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视线:仰视、平视、环视。形象描述:运用比喻:“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像巨人矗立”;“山谷像一口井”。 “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既是所见,也是所闻,由视觉到听觉,转入自然。 “除此以外,……又睡着了。”所闻:以声写静谧,用比喻描写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所见所闻既表现征途生活的艰苦,战士们又具有的乐观精神。前文写登山的热烈,这里写夜宿的静谧,使文势变化多姿,起伏跌宕。

课堂检测:

1:讨论完成课后习题二、三

2、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意思:本文记叙了_______实况,通过对老山界____________的描写,对红军___________的描写,歌颂了红军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精神。

布置作业: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参考下列题目写一篇观察日记。《望星空》、《在阳台上》《窗前》

教后反思: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老山界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老山界》导学案(一)(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草》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