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031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3、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
课前学习:利用网络或查找资料了解孙中山的事迹及思想。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交流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及思想。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导入:对于孙中山这样举世景仰的伟大革命家,他逝世后,如果请你设计他的陵墓,你认为将他葬于什么样的地方,建造怎样的陵墓比较适合?紫金山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北高峰,其余分别为天堡山和茅山,著名的中山陵便坐落于此。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畅谈孙中山
各抒己见
2 多媒体展示陵墓及周围环境
出示课题、作者
第二块:整体感知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谈中山陵的设计是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这种特征与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何联系? 学生阅读思考
2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讨论
3 你认为有哪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 学生思考
4 教师评价 学生交流
第三块:深入探究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请你联系《展现华夏文化魅力》一课,说说吕彦知设计的钟形图案为什么会入选;想一想,课文开头为什么要详细描绘中山陵的地理环境。 学生阅读思考
2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讨论
3 教师组织评价 学生交流讨论
第五课时 巍巍中山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2、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课前学习:搜集有关中山陵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山陵。
课堂学习:
第一块: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根据课文说明的内容填写探究•练习二中的示意图,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 阅读,思考,填表。
2 组织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
3 假如让你当中山陵的讲解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这幅图解说清楚。 学生根据课文,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解说词,四人小组交流,选出代表。
4 组织评价 学生解说
5 说说在作者指引下,参观完中山陵,你产生了哪些感觉?为什么? 思考交流
第二块 :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本文虽然是一篇介绍中山陵的说明文,但是语言生动优美,请你找出这样的句子,朗读它,并在句子旁写好批注。 学生朗读、写批注
2 教师点评 全班交流
第三块: 语文活动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自选超市:
1“我心目中的 ”设计比赛。 勾画出自己设计的某建筑的草图,并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进行描述。
2瞻仰完中山陵,请你说一段话,或者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表达你对中山先生的景仰。 学生设计,准备进行描述
2 组织评比 自评、互评。
课后学习:继续完善“我心目中的 ”设计草图。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巍巍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于园》(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