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840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教版高一必修)
 有志者上事竟成,破斧沉舟,百二秦管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吴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 “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一、作品资料

史书体例基本上可以分为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三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纪传体]: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它人物的列传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果根据有韵无韵来划分,可以分为韵文和散文;根据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语”,治国之善语。

《国语》 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之说。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过各国瞽史改编,润色而成。

《越王勾践》可以称之为《国语》的压卷之作,他总结的历史教训是相当深刻的。在本文叙述了越人贿赂吴国权臣的而终于达到求和目的之后,读者自然回感叹:“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或者当你读完全篇,掩卷思之,也许会想起欧阳修的名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本文中有两句画龙点睛之笔:‘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这是一条最深刻的历史经验,提醒那些有政治远见的古代统治者,只有实实在在地重视民的作用,树立 民本 思想,才能成就大事业。

二、写作背景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5000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援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了中原的鲁,邾等国家,压服了齐晋,夺得了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倡优,疏远了拾遗补缺、劝善归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忠奸不分,苟且偷安。勾践在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包围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灭吴。

三、   课文:


展开全文阅读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即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原野,此寡人之过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着;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而是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事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砺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啜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一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我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人之罪也,寡人只罪也。如寡人者,安与之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于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行;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起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四、文章的结构

本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勾践求贤 文种进谏

第二部分(2)(省)文种赴吴求和成功

第三部分(3)勾践卧薪尝胆,准备措施,十年生聚,养精蓄锐。

第四部分(5、6)同仇敌忾 一举灭敌

五、勾践灭吴的原因何在?

全文开头,勾践是作为一名失败了的君王,但也是以一名痛定思痛,希望再造越过的君王出现的。全文紧扣勾践誓雪国耻这一主题展开描写。

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最终经十年生聚,由弱变强。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行动上与越国的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而且在思想上、措施上充分表现出尊重民意,依靠民力的思想性格。民心所向,才能天敌于天下。其次,还在于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时的吴国国力鼎盛,多次执牛耳与诸侯国会盟。但勾践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他充当夫差的马前卒,低眉折腰侍奉吴王长达十三年。从拜退到灭吴,中间经历了二十二个年头,真可谓是锲而不舍,有志者事竟成。勾践在反攻复国中所体现出来的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精神,以民为本、依靠民力的思想,忍辱负重、善于营谋的政治谋略,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品位。

六、应掌握的通假字

a) 南至于句无                     句 同 勾

b)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 同 率   率领

c)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 同 娶   嫁娶

d) 将免者以告                     免 同 娩   分娩

e) 三年释其政                     政 通 征   赋税徭役

f) 而磨厉之于义                   磨厉同磨砺 磨练

g) 无不哺也                          通 哺   给人食物吃

h) 无不  也                          同 啜   给人水喝

i) 其有不敢尽力者乎               其 通 岂   难道

10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 通 又   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七、应掌握的古今意义词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原野 

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2.丈夫二十不取

古义: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3.勾践之地,南至于勾无

古义:至:动词 到。 于:介词,引出处所。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者另提一件事。

4.然谋臣爪牙之士

古义:武士,重臣。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5.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风吹日晒  

今义:隐蔽的缺陷、问题等显露出来。

八、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又郊败之                      在郊外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在庙堂上 

2.使动用法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使、、、、、、退

昔者夫差耻我君于诸侯之国      使、、、、、、蒙耻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使、、、、、、整洁 (漂亮、丰盛)

九、常用的句式

  判断句

此则寡人之过也

此其利也

  定语后置句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小狗包弟》教案(人教版高一)
下一篇:谈一谈高三的文言文复习(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