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34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小说构思的巧妙

能力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小说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水平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和面对挫折仍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赏析小说的巧妙构思

教学难点:领悟小说的意蕴,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

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我采用以下的授课方法

1.诵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故事导入:使用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导入,对学生讲完故事梗概后,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善意的谎言播种希望,希望支撑生命。这种故事性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能让学生带着一种感动进入课文的学习。

2.作家作品:这一环节简单介绍欧亨利的情况,让学生对这一作家有初步了解。

美国短篇小说家,有“曼哈顿桂冠诗人”之称,他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社会的幽默百科全书”。著名作品还有《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3.整体感知:

A.情节把握:无论教课的侧重点是什么,都不能脱离原文,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按时间顺序复述情节。学生掌握好情节,才能为后面的分析打好基础。

B.人物分析:在学生复述完情节后,接着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进而把握人物。

把握情节和人物特点这两个问题难度都不大,因此花费的时间不需太多,讲课的重心要放在对构思和内涵的分析上,让学生能够在写作方面借鉴一下。

4.深入探讨:这一环节包括分析构思和体悟内涵两个问题,还是以学生自读讨论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归纳。

A.分析构思: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思考。课文的哪一处让你感受最深?﹑·—

学生一般回答是结尾部分。由此引出欧亨利式的结尾特点“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为什麽出乎意料----作者讴歌的主要对象是贝尔门,但是在他身上没有过多着墨,大事铺叙的是琼西的病情,直到她的同伴苏向贝尔门求助,作者才用不多的篇幅刻画这个老画家,虽然透露他的一个“总有一天要画个杰作”的打算。但是接下来并不写他怎样创作。这样,“最后一片叶子”在狂风暴雨中竟然不凋谢,显得神奇而带有悬念。最后才说出这片叶子是贝尔门的杰作,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样结尾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同时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读者与作者一起来完成贝尔门形象的塑造。

为什麽在情理之中----课文在前面埋下了多处伏笔进行暗示,使读者读完后回头再想想,又会觉得这一结局合情合理。

学生诵读课文找出伏笔,教师进行总结。

课件显示:①“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顶上倾泻下来”

②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麽在风中不飘动吗?

③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是到什麽地方去的

④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满地的画笔,还有一块调色板,上面涂着黄色和绿色的颜料。

这样的巧妙构思,学生就可以试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B.体悟内涵:

阅读小说不是为了看一个故事,而是让故事打动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把这种对小说的感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而健全自己的人格,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一种体现。因此,赏析完作品的构思,教师要带领学生领悟小说的意蕴,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

本文是写穷画家之间相濡以沫生死与共的友谊,特别是写老画家贝尔门舍己为人的品质。体悟这篇小说的内涵,首先要分析琼西,贝尔门,苏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这样才能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友谊的基础。

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弄清楚人物的生活状况。

①②③

领悟意蕴的重点和难点是分析贝尔门得知琼西病危后舍己为人的悲壮行为。由于作品隐没了贝尔门的心理活动,而贝尔门的语言又带着个性特点,因此必须根据他的行为探究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要找出表现贝尔门行为的相关语句如:

“两只发红的眼睛显然在迎风流泪”“提心吊胆地瞅着窗外那棵长春藤”

学生自己想象贝尔门在风雨夜画叶子的情景。从他的默默付出的行动中理解他的崇高思想境界。

4.拓展迁移:

为了加深对小说意蕴的理解,加强德育,让学生就贝尔门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思考并集中讨论作者在贝尔门出场时写的一句话“贝尔门是个失败的画家”(68页第六段)。

估计学生思考讨论的结果有这样两种观点:一是叶子以假乱真,称得上是杰作,所以贝尔门是成功的。二是叶子再逼真也算不上是艺术品,所以从艺术的角度说贝尔门是失败的。

老师要引导学生考虑,真正打动我们的不是叶子逼真,而是它的逼真带给琼西以生命的希望。我们不是被叶子的艺术价值打动,而是被贝尔门的品德所打动。他没有完成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画出一幅画让穷画家门搬出陋室过上好日子的杰作;然而他用自己的生命创作了一幅震撼人们心灵的作品----一片永不凋谢的叶子。他以此拯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同时也完成了自己舍己为人的精神杰作。正是有贝儿门这样的人,世界才温暖。

然后联系自身实际,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挫折和周围的人?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内容,再次强调出重点内容,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7.布置作业:为了巩固课堂成果,使课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布置的作业是周记的参考内容,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写自己的生活。如①一件亲身经历的帮助别人走出困境的事;②自己如何对待生命面对挫折?③如何评价周围的某一个人(外表与内心,德与才)?④其他思考角度的读后感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短文三篇教学设计: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渐》(粤教版)(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