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3994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阿Q正传
八、阿Q正传
课堂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透过艺术形象领会思想内容,学习鲁迅清醒的识别能力和热切的爱国情怀。
(二)分析阿Q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人物性格;
2.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性格;
3.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示性格。
(三)理解本文讽刺手法的运用。
(四)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明确选文地位。
中篇小说(阿Q正传)共九章,课本节选的是七、八两章。这两章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看,主要记述了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过程,较集中地表现了全书的主题思想;从结构上讲,是全书情节的高潮。学好课文是理解整部小说的关键。
(二)讲明写作意图。
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有二: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三)梳理课文内容。
第1部分:革命
(1)未庄风传革命
①未庄闭塞落后 ②全村人心摇动 ③反动势力勾结
(2)阿Q宣布革命
①阿Q对革命的态度 ②阿Q对革命的认识
A 革命纲领 B 革命对象 C.革命目的
②阿Q在革命中的表现
(3)封建势力投机革命
①样样都照旧 ②反动势力迅速联合 ③静修庵的假革命丑剧
第2部分:不准革命
(1)未庄没有革命
①城里剪辫子 ②未庄盘辫子 ③阿Q学盘辫
(2)假洋鬼子不准革命
①赵家父子投机革命 ②阿Q投革命党被赶出 ③阿Q革命幻想破灭
(3)阿Q痛恨造反,起心告状
(四)分析人物形象。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说:“鲁迅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在分析阿Q这一形象时应突出两点:一是应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应把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突出来。
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使阿Q误解革命;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不能不使阿Q本能地倾向革命,说来似乎并不光彩的“偷儿”行径,其实就是阿Q的初步造反行动!当阿Q发现革命使举人老爷恐惧万分,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判定“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为了提醒: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鲁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视而不见这支力量。上述两点,无疑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
阿Q要革命是好的,但他心目中的革命便是“我要什么便是什么,我喜欢谁便是谁”,这表明阿Q并未真正觉悟。辛亥革命之风吹醒的阿Q朦胧的革命意识,很快被假洋鬼子打了回去,直至使他成为了无辜的牺牲品。遗憾的是,阿Q也有不准小D革命的想法,由此可见,阿Q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这也是阿Q落后不觉悟的重要原因。阿Q不满别人的压迫,想反抗又不得力,便用精神上的胜利掩盖实质上的失败。这种“东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失败主义的毒害,二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阶级安于现状和宿命论思想的影响。
其他人物形象,如假洋鬼子,也应作简明分析。
(五)评析典型环境。
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7.8章的开首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另外,还要搞好深化阅读。如读《阿Q正传》全文,读茅盾的《阿Q相》,与《药》等篇对比读等,这里,不再细述。
通过《阿Q正传》(节选)的教学,应让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先生透过作品剖析人们灵魂的写作动机,理解这篇不朽作品在当时对唤醒国人、改造社会、拯救民族的巨大作用。
阿Q死了,他并未断子绝孙。《阿Q正传》的主题是永恒的,阿Q形象永远是一面镜子!
(六)本文怎样通过人物的梦境、幻想显露人物个性的?
分析:通过人物的梦境、幻想等形式来分析人物,能够比较直接地看出人物所追求的“形象”,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性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与幻想,往往是人们对某种事物“过分”追求时的反映。
阿Q在那土谷祠中绝妙的幻想(虽非梦境,却也近于梦境),就是他所追求“对象”的生动图解。这段畅想曲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写他的革命方式,来一群白盔白甲的革命党,拿着钢叉招呼阿Q一同去。第二部分是对未庄里欺负过他的人的处置态度,一概杀掉,“王胡本来还可以留,但也不要了……”第三部分,对于财物金钱的态度,大把大把地拿进:元宝。洋纱衫、洋钱,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钱家的桌椅。第四部分对女人的选择,他充分考虑,认真推敲,有的太丑,有的作风不正,有的“眼胞上有疤”,“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可惜脚太大”。他的得意之态,他的贪婪之心,他的敌我不分,他的“精神胜利”,跃然纸上。这一人物形象的归结,都离不开对主人公的追求“对象”的分析。
展开全文阅读
(七)本文是如何运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性格的?
分析:有些心理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直接吐露或表现出来的。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抓住这些片断,分析人物在想什么,为什么想,从而揭示了人物性格。课文的最后一段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描写阿Q心理的。
“他躺了好一会,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地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这段回忆和独白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他独白的确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利。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这类描写在文学作品里是比较常见的。
(八)什么是直接的心理描写,在本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分析:所谓直接的心理描写,就是作者直接出面描述并剖析人物的心理。我们分析人物时如果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倒会显得容易些。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助阿Q的形象来批判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那么反映在主人公身上的,也便是对革命的不理解,或对革命的盲从性,或“愚昧”、“麻木”之类。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后,课文对阿Q的一段心理描写就体现了这一问题。文中说:“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这里边道出了阿Q“神往”革命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举人老爷害怕,二是未庄的一群鸟男女慌张。从而可见阿Q对革命是如何的不理解,这也恰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后果。再如“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一段描写也说明了以上观点。此外(母亲)一课中的许多直接的心理描写片断,也均可以从写作目的入手,分析归纳。因为文中的心理描写恰好体现了母亲的成长过程,而这一点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由《〈呐喊〉自序》过渡到《阿Q正传》。
今天学习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一篇小说,它收在小说集《呐喊》中。我们读过《呐喊》中的好几篇小说,也曾读过《〈呐喊〉自序》,请结合所学过的课文,谈谈《呐喊》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什么要取这个书名,它贯穿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8月,收集了《狂人日记》等共15篇小说。《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村镇的面貌;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己》)、城市贫民(《药》)、人力车夫(《一件小事》)、被压迫农民(《故乡》、《风波》)等形象。
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铁屋子”并“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鲁迅提出革命必须唤醒民众和自觉地“听将令”,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今天所讲的《阿Q正传》,也饱含了鲁迅的这种思想感情。分析课文时请注意,这种感情是如何渗透其中的。
2.教师简介《阿0Q正传》有关材料:《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月~1922年2月间,以巴人的笔名分章刊载于《晨报副刊》,后收进《呐喊》。全文共9章(见课文注解)。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在鲁迅心目中,这个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鲁迅《寄〈戏〉周刊编者信》他贫穷而地位低下,“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饲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连姓也没有。“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开玩笑。”他自尊自大,明明穷,和人口角时偏要瞪着眼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或“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当别人嘲笑他的癞头疮时,他就报复“你还不配……”,被别人打了,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实吃了亏,但他这样一想,精神上得胜了,于是也就心满意足了。当打不过别人,口头上也不能占上风时,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有这“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于是又得胜了。他还欺软怕硬,“估量对手,口油的他便学,气力小的他便打”,受了别人的欺,他就欺小尼姑,打比他更瘦弱的小D。当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他也要“投降”革命,结果被糊里糊涂抓去枪毙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指导预习。
1.教师:课文选的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讲的是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在他回未庄“投降”革命之前,阿Q因为向女佣吴妈求爱闯了大祸,全镇的人把他当作怪物,谁也不再请他做工,他在未庄断了谋生的路,只好游荡到城里去。在城里加人了小偷的队伍,一次偷东西出事了,于是他连夜爬墙出城,逃回未庄。正当走投无路之时,辛亥革命波及到了未庄。
2.结合课文后“思考和练习”题一,提问:作者为什么从乌篷船写起,又在日期上花很多笔墨?未庄的人怎样的不安?带着问题听录音。
3.听录音时教师在黑板上写词语(见第二教时教案)。
(三)研习新课。
1.教师与学生共同给第七章(1~48段)分段落:
第一部分:1~3段乌篷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
第二部分:4~27段“阿Q的耳朵里……女人藏在箱底里。”阿Q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第三部分:28~34段“阿Q飘圆然飞了一通……却又倒头睡去了。”阿Q的所谓革命。
第四部分:35~48段静修庵的被“革命”。
2.讨论预习题,明确:①从乌篷船写起,是形象化的开头;载来了辛亥革命的信息;透露了举人老爷转移财物,引起小镇的议论,消息得以传开。②日期的详细点明为了突出时代背景。结合注解:1911年11月4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已25天。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由“改良”转变到“革命”,引起了社会巨大的震动。当时离未庄最近的县城绍兴也已宣布光复。但未庄仍是静悄悄的。用宣统年历更衬托这里的未开化,死气沉沉。消息传来在未庄如死水中丢进了颗石子,引起了一点波谰。未庄人“大不安”了,人心动摇,谣言旺盛。但他们对辛亥革命全然不了解,只有一点戏里的武打场面和“反清复明”口号的模糊印象。
3.词语(不一定一次讲完,可分散在讲课中):
第七章:①黑魆魆(xū 黑暗的样子)②河埠头(bù 河码头)③茶坊酒肆(茶馆酒店)④素不相能(一向相互不亲密)⑤切近(这里指接近)盔kuī 保护头的金属帽子)深恶痛绝(恶,厌恶;痛,极其。极端厌恶痛恨)怯怯的(qiè 胆小的样子)惴惴的(zhuì 恐惧的样子)搭连(装钱物用的系在腰上的小布袋)鼾声(hān 打呼声)庵(ān 尼姑住的佛寺)仓皇(匆忙而慌张)
展开余文
第八章:聊且(姑且)躄(bì原意是腿瘸,现指举步迟疑)赊(shē 买物时延期交款)络绎(luò yì 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复习提问:消息传来时,未庄是怎样的气氛?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既反映了农民的无知,也反映了革命党人没有去启发农民的觉悟。)
(四)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用叙述语气,平稳中稍有起伏。
释疑(每节读后由学生提出疑难的地方,教师择要解释,下同):宣统: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三更四点:旧时夜间用打更(敲竹筒、锣)计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三更四点正好午夜。埠(bù):停船的码头。魆(xū):暗。伊:五四前后的白话文没有“她”字,常用“伊”字代“她”;在绍兴土话中,也用“伊”代“他”。
提问:①这三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宣统三年、三更四点、黎明、未庄等——自然环境。乡下人睡得熟、举人老爷、赵秀才。“转折亲”等——社会环境。总起来为环境描写。②“大不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举人老爷把衣箱寄放到未庄,跟赵家排了“转折亲”,未庄人心摇动,谣言旺盛等。③“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为什么他们还是排了“转折亲”?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对革命恐惧心理,为保护各自的私利使他们联合起来,同时为下文城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投机革命留下伏笔。④未庄的人把革命说成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反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反映了群众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非常模糊,以为是为明王朝报仇,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未把革命道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严重脱离群众的现实。
总结:这部分文字生动地记叙了在杭州、绍兴光复的当天半夜,城里的举人老爷就把财物转到乡下藏匿,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对当时封建势力的猛烈冲击,他们那诚惶诚恐的虚弱本质跃然纸上。可是由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忽视唤起民众的觉悟,即使未庄的农民也人心摇动,想参加革命也不知如何革法。阿Q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孤寂的环境中。
板书:未庄(环境):不安
2.教师朗读从“阿Q的耳朵里”至“也要投降革命党了”。注意读出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过程。阿Q心理活动那段话要注意以下几点:“也”要读重音。两个“的”,前一个要紧跟“妈妈”,速度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感情要真,语气要狠,但不一定要响。“投降”读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
释疑:“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字,使语气婉转,显得不太严肃,对阿Q的这一态度有点讽刺味道。鸟男女:鸟,念山6。,骂人的话,《水潞》中常用。
提问: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为什么又“要投降革命党”?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是未庄一个贫穷落后的雇农,他赤贫如洗,光棍一条,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常年寄宿在土谷祠里。经济上受到地主豪绅的剥削,超时的做工,有时还拿不到工钱;政治上受到侮辱,连姓什么都没有资格。他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有一种变革现实地位的潜意识。但是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共产党宣言》)忠于皇帝便是阿Q的正统思想。加上辛亥革命的倡导者没有唤醒这部分最具有革命积极性分子的觉悟,使他们对革命产生糊涂认识,“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但是,当革命风暴来到未庄,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会害怕起来,生平第一次看到使他受尽欺压和侮辱的“一群鸟男女”慌张的神色,他那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意识萌动了,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感到了革命的威力,于是对革命神往起来,“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板书:阿Q对革命的态度:深恶而痛绝——神往——投降
3.请一学生朗读从“阿Q近来用度窘”至“得得,……”。整节要读出阿Q的“快意”。“造反了!造反了!”要放开嗓子神经质似地大叫。唱词部分要把阿Q得意忘形的神态体现出来,锣鼓声和唱词要用不同语调,唱词最好能用绍兴高调或其它地方戏唱念。
释疑:可怜的眼光,为什么用“可怜”?阿Q要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从他内心的体验来看,“惊惧”就是怕他要革他们的命,“嗓”,杀头。又顺着他的思路,未庄人一定会向他求饶,于是又可怜起他们来。说明阿Q对革命的肤浅认识和狭隘的阶级局限。
提问:这一段文字怎样描写阿Q投降革命后的得意心情?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首先,写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其次,写别人对自己的感觉,“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两点是写阿Q的心理活动。第三,写了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得意地唱绍兴戏(龙虎斗)的行动。第四,进而写他的狂言乱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些心理、行为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那两句话还暗示了阿Q对革命目的的糊涂认识,为下面的革命狂想曲埋下了伏笔。
4.请五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从“老Q”至“阿Q说着自去了”。叙述者请女同学读。其他同学要求能体现出不同身分的人不同的态度和语气。
释疑:惴:念zhuì,恐惧、忧愁。口风:江浙方言,指消息。
提问:从对话和神态描写中,表现了赵太爷、赵秀才、赵白眼和阿Q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议论。教师小结:赵太爷:把“阿”字改成“老”字,说明过去对阿Q的蔑视,如今阿Q要革命了,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起来;“怯怯的”,反映他的惊恐不安;“低声”,说明他放不下太爷的架子;“现在……发财吗?”想探听阿Q革命是否会革到他头上,惊恐中暗藏狡猾。赵秀才:直呼“阿Q”,是因为阿Q不理睬赵太爷的招呼,心急了;同时也说明他年轻气盛,在他父亲面前发一点余威。赵白眼:赵太爷的穷本家,在未庄狐假虎威,欺压比他更穷的人,现在见风使舵想跟阿Q套近乎,同时也为他的主子探听革命风声。阿Q:开始赵太爷叫他以为跟他无关,这是他奴性的自然流露;当赵太爷问他“发财吗”时,便把他那想当然的革命目的和盘托出;而对赵白眼问话时回答的那句“你总比我有钱”,倒真实地道出了他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地位,体现了阿Q朦胧的阶级意识。
板书:赵太爷之流对革命的态度:惊恐
5.请两位学生朗读从“大家都怃然”至“却又倒头睡去了”。一个(可请女同学)读叙述部分,一个读阿Q心理活动部分。读阿Q部分的要顺着前面“快意”的心情,三段话可处理得稍有不同,第一段对未庄人嘲弄,对赵太爷等仇恨,对王胡为了报复。第二段体现阿Q的贪心,口气命令式。第三段表现他的想入非非,声音渐轻,速度渐慢,口齿也逐渐含糊不清。
释疑:树烛台:树,当动词“插”讲;迸跳:迸,念bèng,迸发;跳,顺着前文的“闪闪的跳”而来,这里有不连贯、跳跃式活动的意思。小D为什么作为“第一个该死”的?因为第五章里讲到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抢了他的帮工生活。这是阿Q的误解,人家不要他帮工,是由于“吴妈事件”的缘故。至于王胡也不留,仅因为王胡抓的虱子比阿Q大!赵司晨:赵太爷的本家和帮凶。吓:多音词,这里念hè,其他如恫吓、恐吓,也念hè;又念xià,如吓唬、吓不倒。“脚太大”:封建社会用布把女子的脚裹成小脚,越小越美,这里反映了阿Q还有严重的封建思想。
提问:阿Q向往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长期过着受欺压蒙侮辱的生活,经济又赤贫如洗,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向吴妈求婚不仅被打了一顿,还丢了饭碗,因此,他对革命的希冀只能从最切身的、最实际的又反映他最狭隘心理的要求出发:①报复杀人,因为是他们使他处于被侮辱被压迫的地位;②抢夺财物,这是生存的本能要求;③挑选女人,这是传种接代的需要,万不可像小尼姑骂的那样“绝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在他“喝了两碗空肚酒”醉醺醺、飘飘然中“迸跳”出来的想法,我们不妨称它为阿Q革命狂想曲。
板书:
6.清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从“第二天”至“没有回答了”。读老尼姑的对话要显出她的恐惧和厌烦的情绪,读阿Q的要反映他先气壮后失意的神情。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阿Q到静修庵去闹革命的?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先写他“仍然肚饿”,暗示靠“狂想”解决不了生计问题,还得有“行动”,干什么呢?又“想不起什么来”,最后“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有意”,是指阿Q先前因肚饿曾去静修庵偷过萝卜;“无意”,说明他的革命思想是模糊与紊乱的,因而行动也是盲目的,迟疑的。这也可从他对老尼姑的回答很“含糊”中看出。当他得知赵秀才、假洋鬼子已抢先一步到静修庵”“革过一回命”后,便“诧异”、“更其诧异”、“很出意外”、“失了锐气”。这一系列描写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像阿Q这样的农民,虽然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由于革命领导者未能对他们加以引导,致使他认识模糊,行动软弱无力。
7.教师朗读从“那还是上午的事”至本章完。主要用叙述语气,末一句要有自我安慰的口气。
提问:假洋鬼子、赵太爷抢先去静修庵革命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内容:殴打老尼姑,砸碎“龙牌”,还偷去一个宜德炉。目的:从事先“历来也不相能”,到相互“拜访”,“谈得很投机”,终于“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来看,作者这一补叙有力地揭露了反动势力慑于革命力量的冲击,不得不相互勾结起来,投机革命,以窥探方向,采取进一步行动。
总结:自从举人老爷把革命的消息带给末庄以后,未庄人“大不安”起来,阿0Q和赵太爷、假洋鬼子各表现了对革命的不同态度。可简要归结为:
板书:
未庄 不安——骚动
阿Q 神往——失意
赵太爷等 惊恐——投机
8.请同学默读第二部分开头至“暧,革命党来了”。
释疑:航船七斤:撑航船的七斤,七斤,人名。绍兴人常在孩子刚生下来时称一称,几斤重就取名几斤。着了道儿:着,多音词,此处念zhuó;又念zhāo,如“第一着”;又念zháo如“自己睡着”;又念zhe(轻声),如“说着”、“想着”。
提问:试把这一部分未庄的环境描写与全文开头的那段描写作一比较,未庄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实?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未庄经过一阵不安、骚动之后,人心又“日见其安静了”,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只是进行了一场换汤不换药的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军政大权仍然落在地主豪绅的代表人物手中,最可笑的是“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跟课文开头写的三更四点偷偷摸摸把衣箱运到未庄来藏匿形成鲜明的对照。
展开余文
城里革命是换汤不换药,未庄革命则连汤也没换,只是赵秀才把辫子盘在了头顶,一个“盘”活画出了投机革命的嘴脸:进,可表示“革命”了,辫子已没了;退,可以随时放下辫子,迎接复辟。这种“秋行夏令”的壮举,真是“万分英断”!作者在对封建余孽们的丑恶行径进行了辛辣讽刺的同时,也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作了深刻的批判。
9.教师朗读从“阿Q听到了很羡慕”至“呸”。语气要扣住“失意”,第三段要显出阿Q的要强,但是外强中干的“强”。
释疑:“拗”是多音词,此处念ǎo,折的意思;又念ào,不顺,如“拗口令”;又念n山,固执,如“执拗”。
提问:分析阿Q在盘辫以后的心理活动。学生议论。教师小结:阿Q在看见赵司晨盘辫之后,“才有了学样的意思”,这跟静修庵革命一样又慢了一拍,使未庄人见了他不像以前那样显出“惊惧的眼光”,而是“不说什么话”,因而感到“很不快”、“很不平”、“很容易闹脾气”,特别使他“总觉得自己太失意”!怎能不失意呢?①静修庵革命,“他们不来打招呼”,②“举人者爷也做了什么”。③眼前“小D也将辫子盘在头顶上了”。这虽是阿Q的特殊心态,却含蓄地批评了辛亥革命在对待革命对象、争取同盟军上的错误做法,连阿Q也感到“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现在偏偏这样了,当然使他对革命从“神往”而跌到“失意”了。
板书:阿Q对革命的态度神往——失意
10.请一个学生朗读从“这几日里”至“叫洋先生了罢”。
释疑:城里一个:暗指秋瑾。躄bì,念bì原指腿瘸,这里是慢慢走的意思;注意此字跟“蹩”的异同,蹩,念bié,肢,手腕或脚腕扭伤了,也可能有一跛一跛或慢慢走路的意思。如《药》里(驼背五少爷)“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必恭必敬:必,现在写毕,过去通用。
“阿Q曾经领教过的棍子”,棍子:指手杖,第三章里阿Q骂假洋鬼子为“秃儿。驴……”时,曾挨过几下手杖。
教师讲解:正当阿Q失意之时,看到假洋鬼子为赵秀才带回一个银桃子,从此“大阔”,使未庄人“惊服”,而把阿Q更“不放在眼里了”。这使他悟出,要革命,“第一着仍然要和革命党去结识”。这个结论当然是对的,反映了他模糊的阶级意识,这跟假洋鬼子之流投机革命有本质的区别。可借他找错了对象——假洋鬼子。
11.教师和学生共同分角朗读,从“洋先生”至“出现白盔白甲的碎片”。要读出假洋鬼子的趾高气扬,阿Q的卑躬屈膝,赵白眼的狐假虎威。
提问:
(1)联系上一段文字,作者是怎样描写假洋鬼子的形象的?学生议论、发言。教师整理成板书:
(2)假洋鬼子原是因留洋而剪了辫子的,为什么又重新留起辫子来?又为什么不梳辫子而“拆开了披在肩背上?”。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小结:他留洋回来还是情皇朝,留起辫子才能“做大官”。革命发生后,他因剪过辫子,便乘机进城去投机革命。一看城里只是“城头变幻大玉旗”,实质并不变,于是回到未庄后继续留他的辫子。但凭他那敏锐的嗅觉,革命后总跟革命前有所不同,因此,他把头发披散在肩上,好为他今后的行动留有选择进退的余地。这一细节描写极为成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假洋鬼子投机革命的两面派嘴睑,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辛辣嘲讽和无情鞭挞。
(3)联系前文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阿Q去找假洋鬼子前后的心情的?这心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议论、发言。教师整理成板书:
阿Q的心情变化,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他的革命愿望从失意到破灭的过程,“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阿Q结识革命党的失败,是假洋鬼子们扼杀的结果,也是辛亥革命本身不彻底所造成的,而他自身的愚昧、落后也注定了他只能有这个唯一的结局。
板书:阿Q对革命的态度神往——失意——破灭。
12.请一个学生朗读,从“有一天”至“两只脚却没有动”。全节的声调略低,语气急促,稍带神秘感,“宁式床”要读重音。
释疑:既转弯:转弯以后;既,已经,这里作“以后”更通。
提问:这节叙述赵家遭劫的事有什么作用?学生议论、回答。
教师小结:①反映了革命以后没有解决根本的矛盾,致使社会秩序混乱,给趁火打劫之徒大开方便之门。“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是十几件”(本书第九章“大团圆”)。②与课文开头举人老爷下乡寄放箱子相呼应,交待了箱子的去向。革命倒未使他失去什么,歹徒却抢去他的箱子,具有讽刺意味。③呼应阿Q的革命狂想。作者故意用了“似乎”、“不分明”等字眼,采取雾里看花的手法,把阿Q幻想中的革命图景跟眼前的真实的抢劫行动混杂起来,让阿Q错把抢劫当革命。他多想参加啊,“两脚却没有动”。因为事先“他们不来招呼他”,假洋鬼子更不准他革命。④为阿Q的最后“伏法”作了铺垫。不论是参加革命党还是参与抢劫,他两脚都没动,结果却被枪毙了,这就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人们在无限同情他的不幸的同时,更对吃人的封建社会表示强烈的愤恨,也对革命的不彻底表示深深的遗憾。
13.教师朗读最后两段。
释疑:末一段三个破折号的用法:第一个解释说明,第二个跳跃式地转换话题,第三个语气不连贯。
提问:未庄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议论、发言。教师不断重复一些词语:黑暗、寂静、太平、更漆黑、关好大门等。并在本课时开头板书的未庄(环境)……后加“太平”两字。小结:未庄经历了不安、骚动之后又一切恢复了太平,不过更“漆黑”了。
教师讲解末一段:阿Q革命彻底失败了,末一段作者以大段的心理描写写出了阿Q对失败原因的检讨:“假洋鬼子不准我造反”。怎么办?阿Q又记起了他唯一的法宝——精神胜利,“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要告一状”,把假洋鬼子“抓进县里去杀头”,结果自己却被枪毙了,多么令人辛酸的幽默!
(五)总结课文。
1.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阿Q前后有哪些“革命行动”?他的心理变化又是怎样?(课文中找出这些段落),作者如何描写他的精神胜利法?
讨论。明确:前后的“革命行动”除高喊“造反了!”以外还有三次,心理活动是随着行动而变化的(结合表格找课文中主要心理描写段落):
大嚷“造反了!造反了!”——深恶痛绝——神往
作者在描写阿Q心理变化时,突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如①大嚷“造反了”时好像已经是革命党,精神上高于未庄的其他一切人,情绪高涨感觉良好,对原来害怕的赵太爷们也不恭顺了,到土谷祠飘飘然地幻想“革命”后的好处了。②去静修庵,赵秀才已先他一步革了命,他自悔之余马上“退一步想”,他们不来招呼他因为是不知他已经投降革命党。③看到小D竟敢也盘了辫子,本来是要“惩罚他忘了生辰八字”的,后来单是怒目而视吐了一口唾沫,表示我已是革命党,不再与你一般见识。④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时,他无聊忧愁,喝了两碗酒又升起了“白盔白甲”的幻想,于是又高兴起来。⑤最后为了报复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想象假洋鬼子满门抄斩,他又马上释然了。
提问:造成这种精神胜利法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你能简单概括阿Q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吗?鲁迅对阿Q是怎样的态度?你如何理解鲁迅说写阿Q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这些话?
讨论。明确: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他长期受封建阶级的剥削、压迫,被剥夺了人生正常权力的结果,也是封建统治阶级在外族侵略特别是近百年帝国主义入侵中产生的失败主义的思想影响结果。他生活在被侮辱被损害的环境中,心犹未甘又无力反抗,只好以妥协求生存,以自欺欺人的思想方法达到精神上的自我满足。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他愚昧、贫穷。精神胜利法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来时虽一时反对,但低下的社会地位使他本能地倾向革命。他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而可笑的,行动是迟钝而软弱的,最后在假洋鬼子的棒喝下革命美梦彻底破灭。鲁迅先生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阿Q被誉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形象,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中间,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造成阿Q性格有其社会原因,那么有阿Q性格的就不只是阿Q了,所以,鲁迅所要疗救的对象也有其广泛的社会意义了。鲁迅热爱祖国的心情我们要好好体会。
2.概括主题思想。
通过阿Q想革命又不觉悟、最后革命美梦彻底破灭过程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总结写作手法。
提问: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用了哪些手法?
讨论。明确:①心理描写,②对比手法,③言行神态的白描(以上分析见讲课中),④讽刺手法(课后“思考和练习”题五,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如写赵太爷对举人箱子的处理;怯怯的叫“老Q”。赵秀才到静修庵“革命”顺手牵羊拿了宣德炉;盘辫子的描写;买“柿油党的顶子”等。假洋鬼子白着眼吹牛。阿Q表现精神胜利法的地方。⑤词语选择准确生动(这一点放在布置作业中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同“教学过程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照析
(同“教学过程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读测试。
速读全文后回答下列各题:
1.著名小说(阿Q正传)发表于,后收入《 》集。小说描写 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生活。故事以 贫苦农民阿Q的悲惨命运为线索,反映 ,深刻揭露了 ,批判了
2.(阿Q正传)共 章,课文节选其中的第七章《 》和第八章《 》,着重描写和 。
3.乌篷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全村人心摇动,文章怎样写阿Q过去对革命的看法?是什么原因使阿Q“神往”革命?
4.文章怎样描写阿Q在仇恨中产生的革命幻觉?
5.阿Q“革命”的行动是什么?阿Q在土谷祠的一番幻想说明阿Q造反的月的是什么?
6.小说通过未庄的传闻,点出革命党进城了,但“没什么大异样”,表现在:
①
②
③
总之,旧政府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
7.“未庄不能说是无改革”,它的改革是什么?作品怎样写阿Q盘辫前后的心理状态?
8.阿Q从银排子的传说中意识到什么?为什么去找他一向既怕又恨的假洋鬼子?
9.阿Q找假洋鬼子,想结识革命党的结果如何?这结果表明了什么?文章怎样描写阿Q的情绪和想法?
10.注意文章在描写赵家遭抢一段时,怎样写阿Q得知这一消息时的神态和动作的?回到土谷祠后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 字/分钟
理解率: %
阅读效率: 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这是一篇内容比较艰深的小说,阅读后主要应把穆典型人物形象,阿Q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呢?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一形象呢?
2.文艺作品描写人物手法很多,本文中怎样运用心理描写表现阿Q的思想性格的?
3.作品怎样用讽刺手法对假洋鬼子之流进行辛辣讽刺和无情鞭挞的?
4.阅读本文时,体会一下鲁迅作品语言简练、用词精当的特点。
(三)精读导引。
1.(阿Q正传)塑造了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Q是辛亥革命时代完全失掉了生产资料的流浪雇农,过着被剥削、被奴役、受欺辱的悲惨生活。他上无瓦片、下无寸土、白日打零工、夜住土谷祠,时时受到侮辱和毒打,连说姓赵都要挨嘴巴。辛亥革命风暴到来了,他本应是革命的基本群众,参加革命,摆脱困境,但到最后他竟被莫须有的加罪问斩了。他的悲剧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要把人物放在地主豪绅严密统治的未庄这个社会环境中去分析。这个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有革命要求,但没有真正觉悟及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
2.抓住心理描写的句段后,仔细体会作品描写不同情况下阿Q不同的神态、想往和心情,然后体会表现阿Q的什么性格。
3.注意讽刺手法的使用在不同对象中所体现的不同态度和语言分寸。
4.鲁迅作品中语言形象的力量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本文在用语之简洁,用词之精当方面堪为楷模。注意阅读阿Q为结识革命党与假洋鬼子的对话;阿Q唱着戏文在街上与赵太爷、赵白眼的对话;阿Q决计“投降革命”等段落。
(四)疑难讨论。
1.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他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处境,使他本能地倾向革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阿Q本来对革命深恶痛绝,而且对“洪哥”、“柿油党”之类,也全不理解,但却认识赵太爷、赵秀才以及假洋鬼子之流是自己的死对头。因此当阿Q发现革命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万分恐惧,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他要“革这伙妈妈的命”,决定自己“也要投降革命党”,并喊出了“造反了”的口号,但是他没有觉醒,没有真正的革命觉悟。他在仇恨的基础上产生的革命认识是糊涂甚至是错误的。他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成了他的俘虏”,“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他革命的对象竟把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小D和赵太爷一并都该杀。他的革命行动是“造反”的口号,高唱着戏文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有意无意地去静庵寺“革命”想干什么?也是糊糊涂涂。而他最后认敌为友,自找绝路。错找假洋鬼子想结识革命党则更是他不觉悟的表现,也注定他悲惨的结局。
阿Q的不觉悟,还表现在他的“精神胜利法”。他盘辫后被冷落觉得失意,看到小D盘辫很气愤,他认为小D不配,想“批他几个嘴巴”,不准小D革命。被假洋鬼子赶出后,感到绝望和痛苦,想把辫子放下来,做为对洋鬼子的报仇,“渐渐的高兴起来”。他在土谷祠越想越气,想到告状、杀头、抄斩以泄了满心仇恨。
鲁迅先生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竟在引起疗救的注意,改造“愚弱的国民性”。
2.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从而突出人物性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文先后多次写阿Q的心理活动,主要段落有七处。
写他对革命从“深恶痛绝”到“神往”,并决意“投降”革命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表明了阿Q有自发的革命要求。
写他醉后的幻觉,大喊“造反”时看到人们“可怜的眼光”时的“舒眼”之感,突出了阿Q革命目的的模糊,要求精神上的满足。
第3段写他躺在土谷祠土屋里的幻想,他要成为未庄唯一的强人,要杀他恨的人,包括小D一样的人;要把财产据为己有;女人也要由自己挑。这些生动地表明阿Q革命的目的、对象方面的糊涂认识,反映了他的不觉悟的性格的一面。
第4段,写他盘辫前后所思所感,突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5段,写阿Q在感到冷落时的认识,揭示了这个地位卑微、受人欺凌的阿Q想革命也无处去投的悲苦命运,揭示了他错投洋鬼子的思想基础。
第6段,写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后,他的失望——无聊——报仇——高兴的思想感情。
第7段,写赵家遭劫后,他痛恨没有自己的份儿,于是想告状、杀头、抄斩等心理活动,都生动地再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3.本文作者在作品中运用了辛辣的讽刺手法,但对不同对象,态度不同。对阿Q,鲁迅先生是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希望改造他的愚昧。而对赵太爷之流则是要揭露他们反革命假革命的本质,因而进行无情的鞭挞!
作者写假洋鬼子惯于见风使舵,投机钻营,混水摸鱼。当革命党夜间进城的消息一传来,他便与“素不相能”的赵秀才相约,到静修庵“革命”,并借造反之名,抢得“宣德炉”,后又进城拉关系,买得“银桃子”挂在胸前,成了革命党。文章对假洋鬼子有一段极生动地描写,充分显示了讽刺笔法的作用。他身穿洋装,手里拿着的是从外国带来的文明棍,口说洋话,活画出一幅洋奴的丑态。他身上也挂着一块银桃子、蓬头散发的像一个刘海仙式的打扮,又点出他效忠清王朝的封建性,表现他投机钻营的反动本质。他吹牛、造谣欺骗性的演说场面描写,更是惟妙惟肖。他对阿Q的态度描写极其深刻。假洋鬼子浇灭阿Q革命的热情之火,不准阿Q革命的蛮横凶恶的嘴脸,其反动本质揭露无遗!可见其讽刺的力量。
4.本文语言之简洁,用词之精当,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驾驭语言之深厚功力。
例如:关于对阿Q的称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描写中,赵太爷这个一贯盛气凌人的未庄最有权势的人,竟然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却称“Q哥”以示与阿Q的亲近。这都是对他们没有探到革命虚实时,对革命恐慌和畏惧的真实写照。这“老Q”等美称,阿Q却全然听不进,他只习惯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的可悲!我们不难体察到阿Q遭受屈辱的根深蒂固。几个寻常的称呼,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内容。
再如,写阿Q“神往”而决定“投降革命”,为什么不用“参加”革命党呢?其实这个词真实的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是“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对革命“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对立阵营里的。如今要去革命了,当然称“投降”才成。这个用词还表现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这个词的妙用还在于为后文打下了伏笔。最后审判阿Q时,他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本来要……来投……”,阿Q本意是想说“投降”革命,而审判官却理解为“投案”,因而以“此刻说,也迟了……”被莫名其妙地判了死刑。这个“投”字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鲁迅先生选词精当,照应之周密,令人叹绝。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鲁迅20年代初呐喊辛亥革命尚未觉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7分)
(2)九革命不准革命阿Q的革命要求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5分)
(3)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现在看到革命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这样害怕,未庄的一群鸟男女表现出慌张的神情,于是阿Q便“神往”革命了。(10分)
(4)飘飘然地似乎觉得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8分)
(5)他在街上大声嚷到“造反了!造反了!”的口号,边走边唱着戏文,在街上“飘飘然地飞了一通”。第二天起得很迟,有意无意地去静修庵“革命”,结果还是晚了。
阿Q想造反希望自己一改往昔的奴隶地位,而成为未庄的唯一强者,想报复,想胡乱地杀,想把财产据为己有,想女人也由他来挑。(1分)
(6)①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
②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
③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5分)
(1)盘辫子的人逐渐增加。
看赵司晨盘辫后人们嚷“啥,革命党来了!”于是下决心“用一支竹筷子将辫子盘在头顶,迟疑多时,才放胆走出去。”走在街上仍“觉得自己太失意。”小D也居然和自己一样地盘辫,阿Q“决不准他这样做”,最后怒目而视,吐他一口。(10分)
(8)悟出自己被冷落的原因:要革命,单说投降,是不行的;盘上辫子,也不行的;第一着仍然要和革命党去结识。
他所知道的革命党只有两个,城里的一个早已被杀,只剩了假洋鬼子了。(10分)
(9)阿Q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出来,便被假洋鬼子扬起哭丧棒打了出来。
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表明了封建地主阶级和贫苦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揭露了假洋鬼子假革命、反革命的真面目,初步揭示了阿Q革命的悲剧结局。(15分)
(10)听说后“心怦怦的跳”,“逃而又停的两三回”,终于“出路角”,去“仔细听”、“仔细看”,“想上前,两只脚却没有动”。
他想革命党“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好多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想到“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15分)
(郑美东 设计)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阿Q正传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句式的仿造
下一篇:
反对党八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