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003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人是什么(人教版高三必修)
一、导语:我们常常会感叹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文人们更是常会发出“人生苦短,韶光易逝”的叹息,曹操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命是一个短暂旅程。如何走好这一程呢?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著名哲学家、作家赵鑫珊的哲学散文《人是什么》。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中外哲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2、理解作者观点,积极把握现时,思考人生的意义。

3、积累文中大量引用的名言、诗文。

三、授课过程: 

1.提问:“人是什么”这个亘古的的命题,许多名家作了精辟的论说。作者赵鑫珊也有自己的哲学思考。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课文哪部分?以文学的眼光把人生分为三个部分?

 2.文章先写了什么?

诗人龚自珍把回忆概括为:“

人生思幼日”含义: 每个人都会怀念童年时的美好时光。

古往今来,每个人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李白: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对少年时快乐时光的回忆。

说说你有哪些美好的回忆?

a.在孤独寂寞时,在生活痛苦时,想起童年时稚嫩可爱,年轻时朝气蓬勃,从中得到难以言传的慰藉与快乐。(慰藉现实中的孤独、苦闷)

回忆还有什么意义?

b、串起记忆中那早巳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修辞:往事比喻成明珠,回忆比喻成反射镜。(本体  喻体)

为什么作这个比喻?把往事比喻成明珠说明往事象散落的明珠一样零碎、明亮、珍贵。把回忆比喻成反射镜说明回忆的作用。

反射镜:把过去的经验教训反射到现实,对现时有借鉴作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忆弥足珍贵,借鉴历史,观照现时,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人的生活有乐有痛,那痛苦到了回忆中会怎样?

生活中的痛苦,到了回忆中,会觉得它有淡淡的甜美。

(俄)普希金: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同学们太年轻,缺少这样的人生体验,作者为我们做了解释。

这种心理感受就如同那些令人伤感的对象一旦成了诗词和绘画的题材,会给人以美学享受。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首词的内容?送别。

送别之时女子叮咛爱人:“记住临别时我穿的这绿罗裙,看看那芳草,就是我,你怜爱芳草,就是怜爱我。抒写离别伤感之情。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词人用芳草写离愁,连绵无际的芳草恰如缠绵悱恻的离愁。芳草与离愁在诗词中融为一体,还能想到这样的诗句吗?:

借草咏别,最著名的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用芳草写离愁哀而不伤,画面美丽,意境深远。

思考诗人们常常用哪些意象来写离愁。

“长亭”:饯别之地。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李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 留 ,依依不舍。《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夕阳”“古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这些意象成为诗歌的题材,品读诗歌时你的感受?离别的伤感,传承千载,熠熠生辉,美的享受。伤感的对象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曾经的痛苦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也将会是甜美的回忆。作者把这心理感受,美学享受称之为“甜美的忧郁”或“忧郁的甜美”。

回忆能为现时增添“忧郁的甜美”。

回忆还有什么意义?

d、回忆是许多杰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心理动机之一,同时也构成了它们的一大内容。(激发创作)回忆激发创作的诗歌俯拾即是。 提示:一位亡国的君主,绝代的才子,对故国的回忆与思念吟唱出绝望的悲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苏轼的《江城子》也是回忆激发的创作

苏轼悼念亡妻王弗,借梦境抒写对亡妻的宛然深情,实现了诗人渴望与爱人重逢的愿望。弥补了与妻子生离死别的痛苦。

回忆、梦是诗人们实现愿望的重要载体。你还能想到其他的诗词吗?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梦诗人们实现了报国之志。弥补了现时生活中的痛苦遗憾。

回忆的第五重意义是什么?

e、回忆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

对往事的追忆的意义:1慰藉现实中的孤独、苦闷2回忆弥足珍贵,借鉴历史,观照现时,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3为现时增添一丝“忧郁的甜美”。4激发创作5回忆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

回忆对现实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者用墨如泼。

4、那么怀有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希望)

 “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如何理解?是说年轻人才有理想与追求吗?


展开全文阅读
就是在那些“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有不乏充满希望的人。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那几位老人的理想与追求?

(贝多芬、爱因斯坦、毕加索)他们的精神可以用曹操的诗句概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作者为什么只列举这些老人的事迹呢?

老年人尚且如此,青年人自然应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一定要在心中点盏希望的明灯。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 ——罗素。

5、希想、理想如何实现呢?希想对把握现实有什么意义?

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希望像太阳一样,只能升起在现实的地平线上。

有理想,才有不断追求的动力,才能更好的把握现时。

6、三者之间的关系课文中怎样回答?为什么把对现时的把握,安排在文章的结尾?(卒章显志,强调)

这三部分如同一首生命的进行曲。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是生命思考的俩个方面,这两方面的思考,决定怎样把握现实。因此,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这两部分,最后卒章显志亮出自己的观点?

珍惜时间,把握现时。现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7、思考: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引用中外的哲学家,文学家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回答,上节课总结出他们的回答 

8、作者为什么说“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如此一致的见解”是什么?

答:歌徳、康徳、爱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观点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雨果、加缪两人虽然悲叹人生短暂、艰辛,但雨果是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加繆,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于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以想见他们一生孜孜不倦创作的一生。因此,如此一致的见解是:(用他们其中一位的观点概括“生无所息”)

9、作者的观点与东西方哲学家的见解有一致性。一致性?为什么引用他们的回答?强调人应该珍惜时间,把握现时。奋力拼搏,永不停息。(“生无所息”)

他本人就是这一观点的伟大实践者。多个领域广泛涉猎,不是浅尝輒止。精通四国外语,在北大读书时,为了能在北大图书馆继续汲取知识,故意留级一年。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大量书籍,为后来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把人生分为三部分。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逝去,明天不可预测,只有今天在你身边,把握今天,才能赢得明天。当你学有所倦时,想到先贤用简约的语言点出的人生大道:“生无所息”。

10、解读题目的含义?

作者是向我们表达他的人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作者认为“生无所息”。

人生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立功名兮慰平生是周公瑾的人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人生。

虽然同学们阅历不多,但也应该有对人生的初步思考,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你想怎样度过你的人生)

大家对人生的初步思考,作家毕淑敏在一所大学演讲时说: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不论你怎样看待人生,要明白不是旁观者,而是实践者。生活会一如既往地的前行,我们能够做的是,把握好现时,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

最后,送给大家陶渊明的一首诗,以此共勉:陶渊明《杂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人是什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中实词含义的推断(人教版高三必修)
下一篇:高中题库(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