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38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江南的冬景(苏教版高一必修)
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被安排在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的第四个单元“像山那样思考”中。在这个版块,我们的教学任务是要通过文本的研读,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能力。在通过上个单元“月是故乡明”的文本研读,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这个能力,在这个版块,我们需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这样的方法,同时积极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提倡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在这个单元里,还分成了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湖山沉思三个部分,分别从感性认识(表述自然之美)到由自然景物引发人的人生感怀,到最后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很系统地展现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江南的冬景》被安排在了第一个版块的第一篇。
本文分析: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是一篇景物意境很美的散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抓住江南冬天“晴暖温润”的特点,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与重点:
学习做比较、虚实相生的手法,体会文本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法和学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作者感情
讨论法:师生共同探讨对文本的理解
欣赏朗读法:朗读技巧、配乐朗读
合作式学习:通过小组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安排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复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引出江南的冬景带给郁达夫的感受,从而点出文眼:明朗(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老师配乐朗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1、多音字的读音;2、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特指哪些地方。
然后让学生找出直接写江南冬景的段落(),从而引出与北国、德国、闽粤的冬景的比较。(分析这里是指比较而不是对比)
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二、第五段江南的冬景,炼字:可爱的很的江南。方法:景物、特点、感受、写法。接下来几段分大组由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鼓励学生可以用多种技巧,包括朗读、情景再现等方式来展现。可以加入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体会。
第二课时:以学生表演为主。进行相关点评。分析课文美学特征:1、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郁达夫是现代著名作家。早期浪漫派小说最主要的代表。主张接受新旧浪漫主义,宣称“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是千真万确的。郁达夫坦白率真,而又敏感内省愤世,故而他小说中的人物也都带有这种色彩。 (知人论世,捎带上作者介绍)
郁达夫与郭沫若的散文有近似之处,相当篇幅是本人经历的袒露,只是郁达夫更为坦诚,更为直率,对此,郁达夫也袒然自承:“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散文当然更是如此。确是景、情、意,都发挥到了极致,蕴蓄着“细、清、真”的诗意和一种明清两朝的名士氛围。
板书:分析方法:景物、特点、感受、手法、联系自身、表演再现。
说课稿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江南的冬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省重点中学《赤壁赋》集体备课教案4(苏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人教版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