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136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道士塔>>教案
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 卢红英
教学目的:
1 感受敦煌灿烂的文化以及它所遭受的劫难.
2 深沉思考造成这场文化劫难的原因以及作者在文中的感情。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感受敦蝗文化及其遭受的劫难,明确作者在文中采用的还原历史的写法
一 感受敦煌文化
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颗世界著名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敦蝗石窟。(出示图片,介绍敦蝗的位置)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敦蝗,感受一下敦蝗文化的灿烂辉煌。(展示敦蝗图片)
在这短暂的敦蝗之旅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
——敦蝗恢弘富丽
——敦蝗金碧辉煌
——敦蝗博大精深
正如大家所说,莫高窟宏伟瑰丽,举世无双,被誉为艺术博物馆;它生生不息,吐纳百代,堪称文化导航者。可就是这位文化巨人却发出了痛苦的呻吟。是什么让它痛苦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幻灯片展示数据)
是谁造成了我国灿烂的这场浩劫?谁又该对这段沉痛的历史负责呢?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道士塔》,和余秋雨先生一起去反思这段历史。(出示图片,介绍余秋雨)
二 进入文本,感受历史
我国灿烂的敦蝗文化是怎样遭到破坏,遭到浩劫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还原历史的精彩文段,并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艺术地再现那一段真实的文化浩劫的。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文段,分别朗读。
对于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事,作者并没有亲身经历。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会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明确: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采用艺术虚构的手法,增加了生动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还原历史的面貌,使尘封的历史复活了,让我们感觉是在看一个记实片,又像是几幕短剧,情景历历在目。
第二课时
思考形成文化劫难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感
三 深入思考,品味内涵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余秋雨先生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悲剧,这段悲剧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情感。那么,面对这场文化的悲剧,我们该把愤怒的洪水倾向谁呢?
王道士(学生异口同声)
那王道士都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归纳一下。
刷白洞壁、毁坏雕塑、私送文物、贱买国宝
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 ,什么也没有了,洞中成了一片净白;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灿烂的文明化为乌有。他用廉价的交易私买我国国宝,使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所以他是敦蝗文化的罪人。
但作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然后分析“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怎样理解“小丑”和“错步”?
他无知、愚昧,他对我国灿烂文化的言行滑稽、可笑,像一个小丑。他只是一个农民,却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是无知对文明的亵渎,所以他又是错步上前。
但这样一个卑微、渺小的生命,能承担起如此沉重的责任吗?
那,我们又该恨谁?
——外国侵略者。(找出外国侵略者掠夺中国文物的语段)
但这是这场文化悲剧的根本原因吗?不是。根本原因应该是中国官员的不作为。(找出课文中描写官员的语段)他们没有那个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
但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清朝政府。
四 体悟情感,激起共鸣
作者在文中用一句简洁有力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哪一句话?
我好恨!
那么,作者恨谁呢?请学生讨论。
恨王道士,恨他的愚昧无知。学生齐读11自然段,体会四个“惨白”的情感。
恨外国侵略者。
请一个学生朗读“我好恨”这首诗,老师读25自然段。
恨清政府及官员。学生读26——28段。
结束语: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灿烂的文化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灿烂的文明,而不知保护、珍爱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让我们牢记历史的耻辱,发奋图强,保护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她拥有的灿烂的文化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女娲补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登建康赏心亭(之一)(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