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126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如何写材料作文(人教版高三必修)
张 霞
作文的三种模式:命题(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出题形式:如,以《诚信》《美丽的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2005年作文题目
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天,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造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材料作文训练
什么是材料作文?
如何立意?
如何拟标题?
如何结构全文?
如何采用多种论证方法?
如何让语言流畅?
什么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出题形式:
全国二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 年为 60.4%,2001 年为54.2%,2003 年为 51.7%,而 2005 年为 48.7%,首次低于 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 年为 3.7%,2003 年为 18.3%,2005 年为 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如何立意
立意:即从材料中找出中心论点,从而确定全文的中心。
高考作文的立意有等级分,分一等立意、二等立意、三等立意等。
一段材料可能可以提取出多种立意,这就需要我们去判断哪种立意是最好的。
能抓住材料本质,最深刻的立意往往是最好的立意,而且一般都会上升到有关人、社会的高度。
只抓住表象或细枝末节的立意往往是次等立意。
立意训练
例: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较好的立意:
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找回自我 (从鹰的角度入手)
2、环境造就人才(从前后环境的对比入手)
3、后天的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从主人后来的态度入手)
次等立意:
1、平庸的鸡
2、平凡的意义
3、办事的好方法
如何拟标题?
文章好比人的躯干,中心论点好比人的头部,而题目则是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题目则是文章的“窗户”了
题目比论点更需要准确、鲜明、简洁。好的题目,或准确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论述范围,或新颖别致,都能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吸引读者仔细阅读下文。
题目的类型有论点型、范围型、感想型、比喻型、关系型、问题型等。
《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看问题》、《如此“评说”要不得》、《嫉妒是进步的大敌》、《要正确对待别人》(论点型);
《对<鸟的评说>的评说》、《我的评说》(范围型);
《由<鸟的评说>想到的》、《读<鸟的评说>有感》(感想型);
《我们不能做这样的“鸟”》(比喻型);
《评鸟与评人》(关系型);
《如此“评说”恰当吗》(问题型)。
如何结构全文?
学会写七段式作文:
第一段:用100字左右归纳材料并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用100字左右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第三——五段:主体论证部分。(600字)
第三段:举例(简述中国古代之例)+论证
第四段:举例(简述中国现当代之例)+论证
第五段:举例(简述外国之例)+论证
第六段:再次结合材料,强调中心论点。(100字)
第七段:用一两句点睛之笔总结中心论点。(30字)
如何采用多种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注:一般以举例论证为主,其他为辅。
如何让语言流畅?
避免病句:自己觉得不通顺的句子宁可不用。
避免罗嗦:不要出现过多重复的语句。
多用修辞:比喻、对偶、排比、反复。。。
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引经据典要妥帖,不要牵强。
老师赠言
写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多读、多写、多想是写作的法宝。
养成写随笔和日记的习惯。
多做读书笔记和摘录,积累素材。
祝同学们三年之后的高考考场下笔如有神,文思泉涌,所向披靡!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如何写材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高分作文技法分析——考场作文创新教学设计(高三)
下一篇:
选用、变换句式教案(07,11,15)(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