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716  
标签: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感 (人教版高二选修)
霁月难逢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老先生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默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老先生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一定的启迪和教益,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中国有句名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好理解,“开卷有益”嘛,但为什么还非要行千里路呢?坐在家里不也一样读吗?可见,要想对一件事务真正有所了解,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处之一就在于它的多样化,这就像化学上有互为映体一样。人类社会也像镜子一样,建立在完全相反的原则上。在一个社会里被认为天经地义的事到了另一个社会往往会被连根拔起,这就要求我们要擅于掌握事物的本质,绘画如此,作其他事亦是如此,一个人是如此,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同样是如此。盲目地、无计划的去做一件事,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就往往会是一场灾难。

我们不是在在大跃进的口号下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吗?我们不是在耗费了巨资铺设了石油管道而结果却是产地无油吗?难怪有人说:“我们四十年的发展史上,决策,尤其是宏观决策所造成的失误,如果能够避免的话,今天的中国根本用不着改革,早已能够和日本、美国这些经济大国并肩站立了”。(见“泡沫经济”一书)。所有这些,我们应该如何向国人交待呢?可见,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乃至“渭溪千亩在胸中”是何等的重要、又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改革的不归路上面临着世界经济的巨大挑战,我们已经丧失了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我们要在经济的大潮上尽快建立一座通向富裕社会的桥梁,千万不要今天一个政策,明天又来调整的“摸着石头过河”了,事实证明,那样是永远也过不了河的。

 
标签: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读《文与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行云流水振笔直遂(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