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53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一、鉴赏语言的前提:了解特殊现象

,要鉴赏诗歌语言,就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变形主要目的是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1、 改变词性: 

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例1: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何逊

【评析】“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例2: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

【评析】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例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破山寺后禅院》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

例4: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例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

【评析】风已老,莺正年轻,梅子熟了。想象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而是时日漫长,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这如同自己老。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月的时光。再看“雨肥梅子”从又青又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不知经历了几场雨,既有动态,又有形态。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小结:以上各句中的“暗”、“咽”、“冷”、“悦”、“空”、“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颠倒语序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中,典型的有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 

例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评析】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例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评析】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 

例3: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应为“门户生光彩”。

例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应为“林暗风惊草”。 

例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评析】“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例6: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陆游《昼卧》(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例7: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评析】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例8: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

【评析】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为什么要颠倒语序呢?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 其二、是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3.有意省略

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问:尊师何处去?答:吾师采药去。问:何处采药去?答:只在此山中。问:山前抑山后?答: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展开全文阅读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不乏这样的例子。

例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评析】借用几个画面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

例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评析】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诗人选了“桃李”、“春风”两个常见词勾画良辰美景,再用“一杯酒” 表现朋友相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飘泊,“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再用“十年灯”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二、诗歌语言特点

1、清新自然   质朴平淡

即不加雕饰的语言,多用口语,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典型的是王维和孟浩然,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诗风也比较清新。另外,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例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局秋暝》

【评析】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景象,是那样的清新与静谧,禅韵盎然,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例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评析】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这是最自然的诗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句句写景,有动有静,有近有远,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例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局》

例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评析】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诗人在此找到一种皈依的感觉,忘掉名利得失,甚至连隐居中的孤独抑郁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 

例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

【评析】表面看似平淡,实则蕴含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2.辞藻华丽或工丽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色》

【评析】辞藻富丽,色彩绚丽。

3.洗练利落(简练)

4.委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本意写对妻子的怀念,却借与家人共剪窗花委婉道出。

• 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 

[注]这是至德元载(756)8月,杜甫为安史叛军所俘沦陷在长安时所作。

【评析】从对面抒写离情。诗人对月怀妻子,却设想妻子对月怀念自己,这是构思独特之处。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评析】本意写自己思亲,却从侧面设想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

【评析】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5.沉郁顿挫   

用苍老遒劲的笔调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笼罩着低沉、悲凉气氛。杜甫最能代表,像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可谓典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评析】画面气象万千,使人感受到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评析】星垂原野,月涌大江的雄浑壮阔的画面隐含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

6.雄浑奔放   笔调气壮山河,气度豁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评析】诗人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的壮怀气魄。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

【评析】九州小如九个烟点,大海小如杯中水。气势雄浑,立意奇特。

•气蒸云梦泽,波捍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  (宏大壮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高远壮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

三 反馈练习

例1:

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

【评析】这首诗像是在对朋友促膝而谈:君自故乡而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你来的时候注意到没有,美丽的窗前的梅花开放了吗?在这首诗里,作者借一 枝寒梅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其语言表达的特点,从风格上来看,以口语人诗,可谓平易朴实,另外,抒情委婉,含蓄深挚;从语气上来看,亲切自然;从修辞上来看,末句以设问结束,不作回答,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例2: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宣室:汉代未央殿正室。孝文帝在此召见贾谊(即贾生)。

⑴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怎样的情状?

【评析】直接描写孝文帝的地方是一 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席”,但这并不是孝文帝的“情状”。我们还要根据这个词向题干所说的感情、神态的方向生发联想,向答案靠拢:孝文帝“前席”表现出他的虚心,他虚心垂询的神态当是全神贯注的。答案可以这样表述: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

⑵说说“可怜”一 词的表达效果。

“可怜”这个词冷隽地讽刺了国君的浅薄,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君只知自己而心无百姓的悲哀。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专题三鉴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下一篇:专题四鉴赏诗歌艺术手法(人教版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