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678
标签:
教学论文
长亭如何送别(网友来稿)
大侠亮剑
(一)导入
真的是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首歌导入的,也真的是由我清唱;只不过我要求学生当中会唱这首歌的人都一起唱——师生同唱一首歌——而已!
(二)品读
唱过之后是我和学生共同品读。
俗话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俗话还说,“人生最大伤心事,莫过死别与生离”。你看那相爱的人儿,却不得不忍痛别离。所以莺莺姑娘“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看注释,什么意思?
形容人消瘦。
类似的意思,宋词有何名句?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古人如何说?——“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
莺莺全想着“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说道“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北宋有个词人,想法与莺莺相反,上个学期你们学过他的词。他是谁?写过什么名句?
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莺莺偏就喜欢“朝朝暮暮”。
“将来的酒共食”,不如“土和泥”。浓浓的离愁塞满了全身心,纵然是美味佳酿,又如何咽得它下!无论你劝她多少遍“你莫愁”、“你莫愁”,她依然是举不举杯都是“愁更愁”。类似的情况李白也有过,相关的诗句是——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这是“生离”;“死别”呢?我们这个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里面有这样的语句:“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就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谁写的?什么文章?
韩愈;《祭十二郎文》。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北宋柳永类似的名句是——
“杨柳岸,晓风残月。”
“比司马青衫更湿”,想到谁的什么作品?
白居易;《琵琶行》。
“未登程先问归期”,唐朝刘禹锡关于“问归期”的名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泪添九曲黄河溢”,愁苦的泪,使黄河泛滥成灾。咱把黄河变成长江,与“愁”有关的名句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三国演义》里面,徐庶被迫离开刘备;刘备送行时,为何准备让手下砍树?因为那树遮蔽了刘备送行的眼光啊!“夕阳古道无人语”,想到元曲的什么名句?
“古道西风瘦马。”
“谅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是在陆上。把它移到水中呢!李清照写过什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青鸾”,又名青鸟;唐朝李商隐的《无题》诗里提到过它,还记得吗?
“相见时难别亦难……青鸟殷勤为探看。”
会唱吗?
(摇头)
请听我唱。
请跟我学。
作者邮箱: tyhzptyx@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长亭如何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长亭”如何“送别”(续)(网友来稿)
下一篇:
《赤壁赋》教学碎片(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