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633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侥国民》(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学了《黄河颂》,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激励我们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甚至于生命,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无数革命先烈与革命志士分不开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值得我们怀念,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李大钊所写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出示课题)
*学生读课文注释。
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仿佛又聆听到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热情的鼓励。
*(出示李大钊的画像及郁达夫的名言)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学生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应该用什么语调去朗读?
明快、雄健、节奏要鲜明、洪亮、磅礴激越的情感,铿锵有力。带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前面的我们在读《黄河颂》时已感悟了,现在要在鼓动性、乐观主义上下功夫)
*学生齐读课文。
(出示思考题)
*分小组讨论:
*提问:“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中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五四”运动高潮后,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加紧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加紧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在此时一些民族精神不健全的人,怯懦的人,和哪些奴颜婢膝的人有的退隐,遁迹而去,有的化敌为友,为虎作伥,但大多数正直的有爱国心的人们却在黑暗中徘徊,苦于看不到光明。
*提问:“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指的是民族精神,联系文中“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提问: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文章中多次出现“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后才感悟到的趣味,它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
*提问:主题思想:
(出示主题思想)
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并号召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来,充满自信的,毫不气馁的“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他将“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提问:选取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谈谈理由。(解决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的问题)
*提问: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饰方法?
(出示“比喻”)
比喻: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为鲜明、生动、具体。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碰到的艰难国运
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气势磅礴、态度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用长江大河的流动,说明历史发展有坦平,有曲折,形象而有说服力。)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用旅途生活经验来说明冲破崎岖险阻会产生“奇趣横生”的享受,生动、贴切而有感染力。)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目光短浅,畏惧斗争的人在奇绝壮绝的面前,只会垂头丧气,只有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人才能体会奇绝壮绝的美)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号召我们发扬“雄健的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在其中体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学生齐读课文
(出示拓展思考题)
结合你的学习,说说在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发扬“雄健的精神”?
你是否有经过奇绝壮绝的境界后而产生趣味的事?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艰难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乡愁》(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说课(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