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349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鲁人版高一教学设计
《荆轲》教案(鲁人版高一选修)
 

学习目标

1. 熟读文本,把握文意。

2. 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3. 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

4. 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

5. 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深、 解、救、教、敢、还、资、振、图、诏、被、兵、阵、私”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于、之、其、故、且、因”等虚词的用法。

6.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3. 对荆轲性格的把握

4. 精彩的场面描写

5. 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

 

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对荆轲行为的历史思考

 

文本解读

一. 《刺客列传》主旨

这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脚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赞歌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二. 荆轲刺秦王背景简介: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三. 内容梗概(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读书击剑——盖聂论剑——句践怒斥——结交渐离——太子求计——接受於期——引见田光——引见荆轲——田光自杀——太子委命——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荆轲被斩。

 

四. 研讨探究

1. 文章写荆轲与盖聂、鲁句践的交往的两个细节,是否有损于荆轲形象的塑造?

否。写这两个人物,两个细节,以表现荆轲的沉稳。

2. 写高渐离与田光这两个人物,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说明荆轲不是庸俗之辈。与后来的故事发展密切相关,起着铺垫作用。

3. 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分几步进行?

准备(信物、匕首、助手)→诀别→行刺

4. 分析一下易水诀别场面描写的作用

对荆轲的气质、性格、精神风貌作了画龙点睛的揭示,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5. 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1)善于通过冲突来写人物

(2)通过语言、神态、表情和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3)善于用反衬手法,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秦武阳,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衬托荆轲英雄虎胆) 

6. 荆轲形象有何特点?

沉稳隐忍,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果敢勇决、不畏强暴、机智镇静、秉性刚烈。

 

五. 拓展延伸

1.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2.  观看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荆轲刺秦王》,加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3.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从思想、性格、作用等方面考虑。

4. 2002年岁末张艺谋导演影片《英雄》上映,社会反响较大,褒贬不一。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用自己特殊的目光关注《英雄》,除了唯美极致的画面、精彩纷呈的武打、以假乱真的特效、恢弘庞大的气势之外,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主题正好相反,请对比一下,作一评价。

 

语言积累

1. 通假字


展开全文阅读
吾曩者目摄之       通“慑”,震慑

荆轲嘿而逃去       通“默”,沉默

祸必不振矣         通“赈”,救

北购于单于         通“媾”,和好

心惛然             通“昏”,迷惑

恐不能须臾         通“耐”,经受得住

太子送至门,戒曰   通“诫”,告诫

其意不厌           通“餍”,满足

莫敢合从           通“纵”,合纵

使悉反诸侯侵地     通“返”,返还

秦王必说见臣       通“悦”,高兴

右手揕其匈         通“胸”,胸膛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通“拊”,拍

请辞决矣              通“诀”,告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震”,震摄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露

卒起不意              通“猝”,突然

 

2. 古今异义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性情谨厚之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且至于燕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获罪               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足为寒心                 古义:内心恐惧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处境困难           今义:经济困难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古义:消除借口       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

死知道内情的人

太子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

合别人的心意

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古义:消耗尽           今义:消失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古义:有很高修养的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     古义:表示原因         今义:表结果(连词)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古义:表示依据,用来    今义:表结果(连词)

 

3. 一词多义

卫人谓之庆卿          他(代词)

而之燕                到(动词)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的(助词)

居顷之                起调节音节作用(助词)                                                                 

擅巴、汉之饶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而之燕            承接关系连词

盖聂怒而目之      修饰关系连词

民众而士厉        并列关系连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假设关系连词

 

使使往之主人          派(动词)

使使往之主人          使者(名词)

使者还报              出使(动词)

使得至前              致使(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          让(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          使命(名词)

 

其后秦伐魏            那(代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他(代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那些(代词)

其后乃可图也          这(代词)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以及(连词)

及政立为秦王                等到(介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做(动词)

及政立为秦王                担任(动词)


展开余文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替(介词)

复为羽声慷慨                变成(动词)

 

故尝质于赵                  以前(名词)

故丹怨而亡归                所以(连词)

 

以术说卫元君            用(介词)

酒酣以往                而(连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来(目的连词)

易水以北                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          因为(介词)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凭借(介词)

以次进                  按照(介词)

 

固去也                本来(副词)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险固(形容词)

固请毋让              坚决(形容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虽然(转折连词)

虽有管、晏                  即使(假设连词)

 

徙于卫            到(介词)

荆轲游于邯郸     在(介词)

北购于单于       跟(介词)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被(介词)

言足下于太子也                  向(介词)

 

其先乃齐人         是,表判断(副词)

其后乃可图也       才(副词)

乃造焉             于是(副词)

 

且至于燕                    将要(副词)

且非独于此也                况且(递进关系连词)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友善(动词)

所善荆卿可使也              熟悉(动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              被(介词)

偻行见荆卿                  会见(动词)

荆轲尝游过榆次              经过(动词)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拜访(动词)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通过(介词)

因遂自刎而死                于是(副词)

因而刺杀之                   趁机(介词)

足为寒心                      足够(形容词)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值得(动词)

而欲不可足也                  满足(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能够(能愿动词)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鄴      几(数词)

数困于兵                      屡次(副词)

 

又举兵南伐楚                   兴起(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全(形容词)

 

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       得到(动词)

诚得劫秦王                     能够(动词)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承接关系连词

则不可                      如果(假设连词)

 

擅巴、汉之饶                占有(动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独揽(动词)

 

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时机(名词)

异物间进                      间或(副词)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副词)

终已不顾                    回头(动词)

不顾国家之大害              顾及(动词)

 

遂发                        出发(动词)

发尽上指冠                  头发(动词)

秦王发图                    打开(动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然而(转折关系连词)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这样(代词)

 

4. 常见实词

卫元君不用              采用(动词)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先前(名词)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合适(动词)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离开(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逃跑(动词)

其少时与丹欢            交好(动词)

欲批其逆鳞哉            触犯(动词)

然则何由                办法(名词)

委肉当饿虎之蹊          小路(动词)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迅速(形容词)

旷日弥久                      长久(形容词)

乃造焉                        前往(动词)

却行为导                      退(动词)

明不言也                      表明(动词)


展开余文
致光之言                      传达(动词)

敢有所道                      陈述(动词)

尽纳其地                      接受(动词)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鄴      率领(动词)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鄴      抵达(动词)

赵不能支秦                    抵抗(动词)

舍上舍                        客舍(名词)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夺取(动词)

微太子言                    没有(动词)

臣愿谒之                    请求(动词)

今行而毋信                  信物(名词)

秦王购之金千斤              悬赏以求(动词)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严酷(形容词) 

人不敢忤视                  逆(动词)

请辞决矣                    辞别(动词)

既祖                        祭祀路神(动词)

持千金之资币物              用作馈赠的帛(名词) 

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抵抗(动词)

比诸侯之列                  并列(动词)

比诸侯之列                  位次(名词)

至陛                        台阶(名词)

前谢曰                      谢罪(动词)

愿大王少假借之              稍微(副词)

愿大王少假借之              迁就(动词)

轲既取图奏之                呈献(动词)

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好像(动词)

自引而起                    伸长(动词)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兵器(名词)

王负剑                      背着(动词)

轲被八创                    遭受(动词)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判罪(动词)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等级(名词)

5. 常见虚词

与盖聂论剑                  同  (介词)

人或言复召荆卿              有的(代词)

荆轲既至燕                  已经(副词)

酒酣以往                    以后(名词)

相乐也                      互相(副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表示肯定,相当于“也”(语气助词)

其所游诸侯                  置于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构成名词行短语(助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正赶上(副词)

稍蚕食诸侯                  逐渐(副词)

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这(代词)

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终(动词)

燕国莫不知                  没有谁(代词)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达到(动词)

幸而教之曰                  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光窃不自外                  谦词,私下

方急时                      正在(副词)

 

6. 词类活

盖聂怒而目之            目视(名词活用作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名词活用作动词)

必入臣                  称臣(名词活用作动词)

太子前顿首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於期乃前曰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天天(名词作状语)

稍蚕食诸侯              象蚕一样(名词作状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北面(名词作状语)

南有泾、渭之沃          南面(名词作状语)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发尽上指冠              向上(名词作状语)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向西 向南(名词作状语)

又举兵南伐楚            向南(名词作状语)

太子受而舍之            使……居住(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使……知道(使动用法) 

臣海内之王者            使……称臣(使动用法)

太子迟之                以为迟(意动用法)

群臣怪之                以为怪(意动用法)

 

7. 特殊句式

荆轲者,卫人也               判断句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省略句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省略句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省略句

置之匈奴                     省略句

可与谋                       省略句

驽马先之                     省略句

使悉反诸侯侵地               省略句

以试人                       省略句

欲与俱                       省略句

而为治行                     省略句

待吾客与俱                   省略句

见燕使者咸阳宫               省略句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省略句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状语后置

故尝质于赵                   状语后置

窥以重利                     状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               状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定语后置

南有泾、渭之沃               定语后置

擅巴、汉之饶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定语后置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判断句

 

【模拟试题】

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合适

B. 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  占有

C.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攻取

D. 而丹质于秦                  质问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B. 足为寒心   

C. 田光坐定,左右无人

D.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因而刺杀之                   

     贺毕,因问信曰

B. 尽纳其地

     使将将其军归魏

C. 盖聂怒而目之      终不以监们困故而受公子财

D. 且非独于此也                

     拊手且歌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齐威王欲将孙膑

A.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B. 臣海内之王者           

C. 必入臣                 

D. 群臣怪之               

 

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归而求为(太子丹)报秦王者             

B. 可与(田光)谋                        

C. 使(秦王)悉反诸侯侵地               

D. 欲与(秦舞阳)俱                       

 

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秦王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祖,取道                   祭祖

B.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

C.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           料想

D. 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掷击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不忍杀之,以赐公

B. 北蕃蛮夷之鄙人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C. 燕王拜送于庭

   精兵锐卒必竭于外

D.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愿为诸君快战

 

9.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果敢勇决”的一组是(  )

①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②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③左手把秦王之袖

④秦王环柱而走

⑤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易水送别,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怒发冲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      

B. 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C. 见秦王时,秦武阳变了脸色,害怕得发抖,“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刻画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大义凛然。

D. 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D  2. C  3. B  4. B  5. D  6. 略 7. A  8. C  9. A  10. C  11. 略

 

译文: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

    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

    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士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不再见面。

    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上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过的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燕太子丹,过去曾在赵国作人质,而秦王嬴政出生在赵国,他少年时和太子丹要好。等到嬴政被立为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作人质。秦王对待燕太子不友好,所以太子丹因怨恨而逃归。归来就寻求报复秦王的办法,燕国弱小,力不能及。此后秦国天天出兵山东,攻打齐、楚和三晋,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地侵吞各国。战火将波及燕国,燕国君臣唯恐大祸临头。太子丹为此忧虑,请教他的老师鞠武。鞠武回答说:“秦国的土地遍天下,威胁到韩国、魏国、赵国。它北面有甘泉、谷口坚固险要的地势,南面有泾河、渭水流域肥沃的土地,据有富饶的巴郡、汉中地区,右边有陇、蜀崇山峻岭为屏障,左边有殽山、函谷关做要塞,人口众多而士兵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绰绰有余。有意图向外扩张,那么长城以南,易水以北就没有安稳的地方了。为什么您还因为被欺侮的怨恨,要去触动秦王的逆鳞呢!”太子丹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怎么办呢?”鞠武回答说:“让我进一步考虑考虑。”

    过了一些时候,秦将樊於(wū,乌)期得罪了秦五,逃到燕国,太子接纳了他,并让他住下来。鞠武规劝说:“不行。秦王本来就很凶暴,再积怒到燕国,这就足以叫人担惊害怕了,又何况他听到樊将军住在这里呢?这叫作‘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啊,祸患一定不可挽救!即使有管仲、晏婴,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了。希望您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消除秦国攻打我们的借口。请您向西与三晋结盟,向南连络齐、楚,向北与单(chán,缠)于和好,然后就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了。”太子丹说:“老师的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我的心里忧闷烦乱,恐怕连片刻也等不及了。况且并非单单因为这个缘故,樊将军在天下已是穷途末路,投奔于我,我总不能因为迫于强暴的秦国而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送到匈奴去这应当是我生命完结的时刻。希望老师另考虑别的办法。”鞠武说:“选择危险的行动想求得安全,制造祸患而祈请幸福,计谋浅薄而怨恨深重,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助祸患’了。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炭上一下子就烧光了。何况是雕鸷一样凶猛的秦国,对燕国发泄仇恨残暴的怒气,难道用得着说吗!燕国有位田光先生,他这个人智谋深邃而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太子说:“希望通过老师而得以结交田先生,可以吗?”鞠武说:“遵命。”鞠武便出去拜会田先生,说:“太子希望跟田先生一同谋划国事。”田光说:“谨领教。”就前去拜访太子。

    太子上前迎接,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下来拂拭座位给田光让坐。田光坐稳后,左右没别人,太子离开自己的座位向田光请教说:“燕国与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田光说:“我听说骐骥盛壮的时候,一日可奔驰千里,等到它衰老了,就是劣等马也能跑到它的前边。如今太子光听说我盛壮之年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如此,我不能冒昧地谋划国事,我的好朋友荆卿是可以承担这个使命的。”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领教。”田光说:“我听说,年长老成的人行事,不能让别人怀疑他。如今太子告诫我说:‘所说的,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怀疑我。一个人行事却让别人怀疑他,他就不算是有节操、讲义气的人。”他要用自杀来激励荆卿,说:“希望您立即去见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泄露机密。”因此就刎颈自杀了。

    荆轲于是便去会见太子,告诉他田光已死,转达了田光的话。太子拜了两拜跪下去,跪着前进,痛哭流涕,过了一会说:“我所以告诫田先生不要讲,是想使大事的谋划得以成功。如今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不会说出去,难道是我的初衷吗!”荆轲坐稳,太子离开座位以头叩地说:“田先生不知道我不上进,使我能够到您跟前,不揣冒昧地有所陈述,这是上天哀怜燕国,不抛弃我啊。如今秦王有贪利的野心,而他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不占尽天下的土地,使各国的君王向他臣服,他的野心是不会满足的。如今秦国已俘虏了韩王,占领了他的全部领土。他又出动军队向南攻打楚国,向北逼近赵国;王翦率领几十万大军抵达漳水、邺县一带,而李信出兵太原、云中。赵国抵挡不住秦军,一定会向秦国臣服;赵国臣服,那么灾祸就降临到燕国。燕国弱小,多次被战争所困扰,如今估计,调动全国的力量也不能够抵挡秦军。诸侯畏服秦国,没有谁敢提倡合纵策政,我私下有个不成熟的计策,认为果真能得到天下的勇士,派往秦国,用重利诱惑秦王,秦王贪婪,其情势一定能达到我们的愿望。果真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就太好了;如不行,就趁势杀死他。他们秦国的大将在国外独揽兵权,而国内出了乱子,那么君臣彼此猜疑,趁此机会,东方各国得以联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打败秦国。这是我最高的愿望,却不知道把这使命委托给谁,希望荆卿仔细地考虑这件事。”过了好一会儿,荆轲说:“这是国家的大事,我的才能低劣,恐怕不能胜任。”太子上前以头叩地,坚决请求不要推托,而后荆轲答应了。当时太子就尊奉荆卿为上卿,住进上等的宾馆。太子天天到荆轲的住所拜望。供给贵重的饮食,时不时地还献上奇珍异物,车马美女任荆轲随心所欲,以便满足他的心意。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荆轲仍没有行动的表示。这时,秦将王翦已经攻破赵国的都城,俘虏了赵王,把赵国的领土全部纳入秦国的版图。大军挺进,向北夺取土地,直到燕国南部边界。太子丹害怕了,于是请求荆轲说:“秦国军队早晚之间就要横渡易水,那时即使我想要长久地侍奉您,怎么能办得到呢!”荆轲说:“太子就是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了。现在到秦国去,没有让秦王相信我的东西,那么秦王就不可以接近。那樊将军,秦王悬赏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购买他的脑袋。果真得到樊将军的脑袋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接见我,这样我才能够有机会报效您。”太子说:“樊将军到了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我不忍心为自己私利而伤害这位长者的心,希望您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明白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残酷了,父母、家族都被杀尽。如今听说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购买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呢?”於期仰望苍天,叹息流泪说:“我每每想到这些,就痛入骨髓,却想不出办法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洗雪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於期凑向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地召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那么将军的仇恨可以洗雪,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可以涤除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掉一边衣袖,露出臂膀,一只手紧紧握住另一只手腕,走近荆轲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切齿碎心的仇恨,今天才听到您的教诲!”于是就自刎了。太子听到这个消息,驾车奔驰前往,趴在尸体上痛哭,极其悲哀。已经没法挽回,于是就把樊於期的首级装到匣子里密封起来。

    当时太子已预先寻找天下最锋利的匕首,找到赵国人徐夫人的匕首,花了百金买下它,让工匠用毒水淬它,用人试验,只要见一丝儿血,没有不立刻死的。于是就准备行装,送荆轲出发。燕国有位勇士叫秦舞阳,十三岁上就杀人,别人都不敢正面对着看他。于是就派秦舞阳作助手。荆轲等待一个人,打算一道出发;那个人住得很远,还没赶到,而荆轲已替那个人准备好了行装。又过了些日子,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认为他拖延时间,怀疑他反悔,就再次催请说:“日子不多了,荆卿有动身的打算吗?请允许我派遣秦舞阳先行。”荆轲发怒,斥责太子说:“太子这样派遣是什么意思?只顾去而不顾完成使命回来,那是没出息的小子!况且是拿一把匕首进入难以测度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暂留的原因,是等待另一位朋友同去。眼下太子认为我拖延了时间,那就告辞决别吧!”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及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为荆轲送行。到易水岸边,饯行以后,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歌,发出苍凉凄惋的声调,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一边向前走一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又发出慷慨激昂的声调,送行的人们怒目圆睁,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连头也不回。一到秦国,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厚赠秦王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荆轲先在秦王面前说:“燕王确实因大王的威严震慑得心惊胆颤,不敢出动军队抗拒大王的将士,情愿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子,比照其他诸侯国排列其中,纳税尽如同直属郡县职分,使得以奉守先王的宗庙。因为慌恐畏惧不敢亲自前来陈述。谨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级并献上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装匣密封。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派出使臣把这种情况禀明大王,敬请大王指示。”秦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就穿上了礼服,安排了外交上极为隆重的九宾仪式,在咸阳宫召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进,走到殿前台阶下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发抖,大臣们都感到奇怪。荆轲回头朝秦舞阳笑笑,上前谢罪说:“北方藩属蛮夷之地的粗野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心惊胆颤。希望大王稍微宽容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递上舞阳拿的地图。”荆轲取过地图献上,秦王展开地图,图卷展到尽头,匕首露出来。荆轲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未近身秦王大惊,自己抽身跳起,衣袖挣断。慌忙抽剑,剑长,只是抓住剑鞘。一时惊慌急迫,剑又套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刻拔出。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柱奔跑。大臣们吓得发呆,突然发生意外事变,大家都失去常态。而秦国的法律规定,殿上侍从大臣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各位侍卫武官也只能拿着武器都依序守卫在殿外,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准进殿。正当危急时刻,来不及传唤下边的侍卫官兵,因此荆轲能够追赶秦王。仓促之间,惊慌急迫,没有用来攻击荆轲的武器,只能赤手空拳和荆轲搏击。这时,侍从医官夏无且(jū,居)用他所捧的药袋投击荆轲。正当秦王围着柱子跑,仓猝慌急,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侍从们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才拔出宝剑攻击荆轲,砍断他的左腿。荆轲残废,就举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没有击中,却击中了铜柱。秦王接连攻击荆轲,荆轲被刺伤八处。荆轲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张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骂道:“大事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这时侍卫们冲上前来杀死荆轲,而秦王也不高兴了好一会儿。过后评论功过,赏赐群臣及处置当办罪的官员都各有差别。赐给夏无且黄金二百镒,说:“无且爱我,才用药袋投击荆轲啊。”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鲁人版高一教学设计 荆轲》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沪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