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761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极具现实意义的驳论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文章短小精悍,写法灵动,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课堂设想]

      本堂课,力求从写法上突破。首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驳论文的思维流程,深层探讨课文的意蕴,体会这篇驳论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其次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方法来反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论调。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驳论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

      1、多媒体显示:网络笑话“买汽车”,用孩子精彩的反驳,引出“驳论”这种论证方式。

      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呢? 

      妈妈:买不起呀。 

      孩子:那怎么才能买上小汽车呢? 

      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买小汽车了。 

      孩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 

      2、假如有人对你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那你会持什么看法?请摆出理由。

      由学生发言(言之成理即可),然后教师作结。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均可证明,21世纪是中国的舞台。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中国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光芒万丈。这难道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引出学生去研究70年前鲁迅先生是如何批驳这一荒谬的论调的。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或间接批驳;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收入《且介亭杂文》。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三: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明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过去: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没相信过自己(他信力)  现在:求神拜佛(自欺力)、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四:探究课文,学习反驳方法:

      1、作者是怎样批驳对方的论点的?

      第1—2段,摆出对方论点论据,树立“箭靶”。

      第3—5段,揭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言论的欺骗性。

      思考: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敌论点中:“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

      敌论据中:所述“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小部,范围小

      作者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如何理解? 

      明确:这句中的“一部分”和“全体”可知,“中国人”只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其御用文人,而不是所有中国人。指出了本文批驳的突破口,是敌论在论证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及论据不能证明论点。

      2、作者确立了怎样的观点,以什么为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从而更有力的驳倒了敌论点?

      第6—8段,确立自己的观点: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了事实论据,从而否定了诬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无耻谰言。

      为彻底驳倒敌论,作者用“从古以来”到“现在”都有“脊梁”作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①、“埋头苦干的人”: 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


展开全文阅读
      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

      ②、“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③、“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④、“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   

      3、经过论证,关于“自信力”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小结:本文抓住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为“突破口”,以反驳对方的论证为武器,一举击中其要害。反驳强劲有力。

      五:拓展延伸,课堂反思

      1、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2、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中国的脊梁”?

      学生讨论发言。

      六:学以致用:

          用所学方法来反驳以下观点:(可选择)

      1、学生上网有百害无一利。

      2、开卷有益。

      3、珠海一家公司的韩国老板借“违纪”为名大发淫威,逼迫一百多名中国“打工仔”下跪,其中只有来自河南的孙天帅坚决不跪。后来,孙天帅被砸掉了“饭碗”。对此,有人认为:下跪只是向现实、金钱低头罢了,为钱跪一次并不可耻,下跪的人比孙天帅更勇敢。

      ……

      七:教师总结

      各种灾害与中国历史相生相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每一章都充满着正义与邪恶、谎言与真实、光荣与耻辱、凝聚与散漫、顽强与脆弱、为公与为私的斗争,中华民族始终未被斗倒趴下,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相信自己。“神舟”五号遨游于太空,中国飞天,在最高最远的广阔舞台上做了一次最完美的亮相,为我们的民族自豪吧,为我们的祖国骄傲吧!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中国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考场作文策略(语文版九年级)
下一篇:济南的秋天(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