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7390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古诗五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情感与价值目标:5、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某昔、慷慨激昂,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学习•点拨

   (一)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1、齐读古诗

2、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其节奏,重音。

3、回顾刘禹锡作品特点:《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秋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见刘禹锡的作品风格是什么?

4、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

5、再读本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置身。” 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怀旧……柯人。” 此处作者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木春。” 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由于它

教师直接引入,开门见山。

初读,浅识。

作记号。

学生回答。

可由学生完成,也可教师三言两语叙述。

现在学生中有资料的情况比较多,这部分可抽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念《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了。表达的哲理是,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 

    “今日……精神。” 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6、再读(或背)全诗。

(二)学习《赤壁》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三)学习《过零丁洋》

    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注意适时板书。

方法步骤大致同前。

由扶到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从读进行理解。

具体赏析见《教师教学用书》

仍然抓住学生的读,反复地读。具体分析见《优秀教案》P228。

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资料部分,背诵已学的三首诗。

板书设计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酬乐天扬州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事、情、景、理

  初逢席上见赠》  感叹身世——写景——愤激    水乳交融

(酬赠诗)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赤壁》   前两句——————兴感之由     非凡的史识

(永史诗)  后两句——————借题发挥     豪爽的胸襟

              首联——回顾一生

                                    深挚沉痛 

              颔联——国破家亡

《过零丁洋》             追忆过去                    丹心垂史


展开全文阅读
(述怀诗)    颈联                        悲愤忧惧   映照千古

                         感叹眼前

              尾联——以死名志——激情慷慨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边城》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