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774  
标签:备课资料
灯光照彻奴性世界——《灯下漫笔》导读(网友来稿)
湖北黄梅一中 黄智平

      窗外一点声息都没有,喧嚣的世界早已酣然入梦,如豆的灯光透过窗纸慢慢扩散开去,把外面的黑暗一点点地照淡。

      鲁迅先生的思绪助燃了那朦胧的灯光,灯光漂白了思绪,渺渺兮直通广宇,翻滚如江河。先生信手拿起力透纸背的笔,呕心写下《灯下漫笔》,大胆而细致地解剖着1925年中国的毒瘤、社会的疮疤——封建专制和蒙昧主义,让幽灵无处可遁。

      回望那黑暗的深处,先生那“救救孩子”的声嘶力竭的呼唤,震慑了苍穹,依然响彻在中国的大地上……

      漫思的原点—— 定势的心理。

      《灯下漫笔》构思的独特性在于鲁迅先生思维发散的方式,即以“我”的心理为思维的原点,把要揭露的历史真实逐层扩散,放大。

      第一层:作者从换钞风波入题,因政局的动荡不安,人们以低于原价很多的折扣终于把纸币换回了“银元”,却让“我”“非常高兴”,“觉得安心”。从而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第二层:作者提出一个假设的命题,当人陷入绝境的时候,突然得到牛马的待遇,有等同于牛马的价格,便“心悦诚服”。第三层:由“人”的价格联想到中国人得到的“至多不过奴隶”的价格,他们只需要一个主子,制定奴隶规则,就安心地偷生,进而揭示了中国潮起潮落的历史实质只有“两个时代”。

      贯穿思维发散的是人的定势心理,钞票风波与变成奴隶,绝处逢生与银元失而复得,明显吃亏却“喜欢”,理应让人心理不能接受却“高兴”,作者从心理角度证明了人变成奴隶的真实性。

      漫思的深度——独特的眼光。

      《灯下漫笔》思想深刻,在于鲁迅先生独特的理性眼光。

      在先生看来,身体受到外界的限制,是原始意义的“奴隶”。封建社会,人的身体已经获得自由,但是其个体生命还处在一种物质状态,思想、精神完全没有自由,这就是中国人“至多不过奴隶”价格的原因。

      先生认清了“一治一乱”的本质,“治”为统治者的成绩,“乱”是百姓的罪责,“先儒”们把历史的辉煌归功于统治阶级,而把过错归于百姓,这是粉饰“太平”、丑化百姓,有悖于历史的发展规律。先生独特地认识到了中国的封建史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把批判的矛盾既指向残酷昏庸的统治者,也指向思想不觉悟、甘受奴役的下层人民。更敏锐地看到,要打破旧世界的原有秩序,只有第三世界。而创造第三世界的希望在于青年。

      《灯下漫笔》以独特的构思、敏锐的目光、犀利的思想成了鲁迅先生思想发展史的又一个里程碑。

      (原载《语文学习周报》)

      作者邮箱: huangzhiping@163.com

      
标签:备课资料 灯光照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们的"洋思"模式——《致空气》学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命运悲剧的性格诱因——《鸿门宴》项羽“形象”深层分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