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723
标签:
教师随笔
100部震撼世界的电影
美国权威电影杂志选出“100部震撼世界的电影”(100 movies that shook the world)
纵观电影的百年历史、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不论先锋派或新潮派电影,还是”震撼世界的电影”,尽管未获得或很少获得电影节大奖或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却是电影艺术发展的急先锋。这些电影对现实的美学态度和形式手法的大胆革新,给电影多次带来了革命。象新现实主义、新浪潮、新电影等学派都功不可没。如今,在世纪交替之际,国际影坛已崛起了一系列新学派,例如法国的“新新浪潮”、日本的“自我电影”、美英的独立制片等。加上新科技的层出不穷,电影正孕育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权威电影杂志《首映》又称这百部影片为“有史以来最大胆的影片”,并通称其为“反叛电影”。
(以下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飞机》 Airplane! (1980)
它是继70年代《国际机场》等之后的又一部航空灾难片,但于以喜剧化了,编导请一批戏剧演员饰疯疯癫癫的机上乘客。片中有不少超现现实场面,也不失幽默与笑料。“当代喜剧演员是不会让观众笑的。”导演坚持这点。
《亚基拉》 Akira (1989)
日本一部科幻动画片,描述人被机器吞噬.片中既有血淋淋的暴力描写,也有诗情画意的景色。日本的动画片堪与迪斯尼的动画片匹敌。
《动物讲于》 Animal Crackers (1930)
全片充满黑色幽默和歌舞节目。最精彩一场戏是一头大象站进了男主角的睡衣里,他只得射杀它。
《劣地》 Badlands (1973)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叙述一名少女和一名垃圾工人相爱,因犯下谋杀案而逃亡美国各地,最后被美国警方提回受审。导演(泰恩斯·马力克)技巧出色.将青年人
的愤怒与绝望刻画得极其优雅,田园风味也十足,是“新电影”学派的代表作。
《香蕉》 Bananas (1971)
剧情讲一个神经兮兮的产品测试员青云直上,当了拉美某个国家的独裁者。影片有点类似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极尽讽刺揶揄之能事,显示了伍迪·艾伦独特的喜剧才能。
《战舰波将金号》 Battleship Potemkin (1925)
世界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爱森斯坦在片中娴熟运用的蒙太奇理论与技巧,至今可为现代电影所借鉴。
《白日美人》 Belle de Jour (1967)
路易斯·布努艾尔的巨作,描写一个受压抑的主妇甘心充当技女,对西方资产阶级的虚伪作了有力的抨击。
《群鸟》The Birds (1963)
希区柯克说他特别喜欢看到“一群群普通的鸟天天袭击加州一小镇,造成全镇居民恐慌”。影片出色地运用了合成录音技巧。
《刀片推销员》 Blade Runner(1982)
瑞德利·斯科特的一部科幻黑色片。宣扬了存在主义。情节不复杂,拍得很有气氛:雨
后湿漉漉的街上滋生了犯罪的欲望。
《闪亮的马鞍》 Blazing Saddles(1974)
一部十分热闹的西部喜剧片,剧情讲一名铁路工人和一名爱喝酒的过气枪手,误打误撞
地阻止了一名律师的阴谋,并将其手下人逐一打败。人物与动作都十分夸张,是梅尔·布鲁
克斯执导的第一部卖座片。
《放大》 Blow-up (1966)
米·安东尼奥尼的中期代表作,对幻想与真实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片尾一场打无形网球可作主题的说明。本片对于喜欢思考的观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其剧情讲一名伦敦的时装摄影师在公园拍照时,无意中摄得一宗凶杀案的照片,但再去寻找真相时却发现巳无迹可
寻。
《蓝丝绒》 Blue Velvet(1966)
大卫·林奇执导、伊莎贝拉·罗西里尼主演的一部名片。
《大赌徒鲍勃》Bob Le Flambeur (1955)
法国“黑色片”大师梅尔维尔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在巴黎赌场发生的抢劫案。
《巴西》 Bragil(1985)
罗伯持·德尼罗参加演出的一部影片,描述一个浪漫气质青年寻找梦中女人的故事。
《喘息》 Breathless (1959)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之一。让-吕克·戈达尔为表现巴黎一个小偷的反叛行为,大胆运用长镜头、即兴演出、跳跃式的剪接和实地现景拍摄等,给电影技巧带来了革新。
展开全文阅读
《弗兰肯斯坦的新娘》 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本片是恐怖片《科学怪人》的续集,因成功地运用了视觉效果特技和黑色幽默手法而超过了前集。
《猫人》 Cat People (1942)
西蒙尼·西蒙主演的一部恐怖片,描写一个塞尔维亚女子变成了一只猫。
《一条安达鲁狗》 Un Chien Andalou(1928)
路易斯·布努艾尔和萨尔瓦多·达利合作拍摄的一部超现实主义名片。
《合流者》The Conformist(1971)
贝托鲁奇运用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剖视了一个上流社会的青年如何堕落成为法西斯分子的。
标签:
教师随笔
100部震撼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乡土文学发展的新契机
下一篇:
平凹人生平凹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