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84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现代古诗词的欣赏(人教版高一选修)
作者简介:
雷芳,字梅君,河北隆尧人。是当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其词擅长鹧鸪令,多表现现代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雷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已出集《山水田园》《落花诔》。
二.词文赏析: 杏花•鹧鸪天
十里杏花香那村,站台明月照何人。
莺怜蝶怨离别夜,雨恶风凉迎送君。
窗下影,梦中音。车轮滚滚泪纷纷,
此情欲寄却无纸,桌上几张票据根。
1.赏析“絮轻十里杏花香那村,站台明月照何人。”写景之妙。
A“莺怜蝶怨”“雨恶风凉”色彩鲜艳、心情越然纸上,写出了相思的真实。
B“十里杏花”写春色之美,“站台明月”写夜色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生活真实之景。
2.阅读理解 然后回答问题。
十里的杏花是在哪村开啊??
你坐在火车上见到了一大片的杏花林。却不知道人现在哪个村。站台上的明月照着人。明月却不知道是谁在伤心。莺和蝴蝶都恨离别的夜晚。而我却常常立在站台上,有时候是送你出门,有时候是接你回家。
窗下的像集里都是你的身影。梦里都是你的声音。我一听到火车的汽笛,眼泪就不由地流。想把对你的思念写在纸上。可是首先进入我的眼睛的却是你上次回家留下的车票根。
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相思?
A表情:梦中车轮之声。
B心理描写:莺怜蝶怨离别夜,雨恶风凉迎送君。借物吟情
C场面描写:站台明月。
相思的形象是怎样的?
一个为情伤心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3.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分别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离别后的活动和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心理,收到了虽少总多、相思埸深的效果(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4.关于“最后”两句,向来有三解:一是解为内心独白,二是解作真情实影。结合全词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5.风格:
温润秀洁,现代感强烈,语言优美。
6.总结: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情郎找工离别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女子的纯洁心灵,深深相思 ,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的画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描绘人物的心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心理装饰。心理、环境都紧扣在人物的行动性格上。绝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同时,从人物情节出发,找到最能表现其个性的行为特征。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现代古诗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下一篇:
巩乃斯的马教案(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