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926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三备课资料
《谈中国诗》备课参考(人教版高三必修)
钱钟书是20世纪我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不仅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拉丁文,而且对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哲学、心理学以及各种新兴的人文学科,都有很高的造诣和透辟的理解。钱先生还是幽默大师,其隽思妙语,常常令人捧腹。一位听到过他演讲的德国教授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说“他是我生平仅见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
1945年12月6日,钱先生面对一群客居上海的美国人,畅谈中外诗歌。《谈中国诗》就是钱先生根据这次演讲的英文稿节译而成的,节译稿约5000字,入选课本时编者又作了删节。
一、积累•整合
1.补充注释
比较文学: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诗心:文中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跟“诗体”(诗歌的艺术形式)相对。
尖刻斩截: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逗:文中是表现、呈现的意思。
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遥思远怅:怅惘地远望。怅,“望其还而未至为恨也”(《说文解字》段玉裁注)。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深挚于涕泣和叹息:深切诚挚到流泪叹息(的程度)。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典主义: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的一种崇尚理性和自然的文艺思潮。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
2.结构主旨
第一部分:说明“谈中国诗”的基本“立场”--比较文学的立场,即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介绍“中国诗的一般印象”。第二部分:先分析中外诗歌的“同中之异”--第一,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当然是成熟的);第二,中国诗篇幅简短,却具有“怀孕的静默”的特征;第三,中国诗轻灵而斯文。再阐发中外诗歌的“异中之同”--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作风也往往暗合。第三部分:指出“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中外诗歌相通相容,各有长短,研究中国诗可以使听众对本国诗有更高的领会。
本文针对特定听众关心的问题,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既介绍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同中之异”,又阐发中外诗歌的“异中之同”,以增强听众对中国诗歌特点的了解,并促进双方“相互尊重和宽容”。
二、感受•鉴赏
1.令人发笑的未必是幽默,是幽默则一定会引人发笑,笑简直就是幽默的形式标志。请从课文中筛选出惹你发笑的语句(课文“练习二”中已列的语句除外),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致笑的原因。
[例一]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例二]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听众的笑声定是随着“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话音而腾起,从语言技巧上分析,最后一个分句,词语反常的搭配,以“甜蜜”修饰“家乡”,还使用“反复”,让“甜蜜”接连出现。
2.制造幽默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气度和智慧,理解幽默亦然。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一开头,讲轮船上的鲍小姐,鲍小姐穿得很少,人家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局部真理”。为什么叫局部真理呢?请说明,并谈谈你对钱氏幽默特点的认识。
因为有句名言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穿得很少,几乎“赤裸裸”,所以称她“真理”,但她没有完全“赤裸裸”,所以叫她“局部真理”:整个幽默是建立在“学问”的基础上的。钱氏幽默是透着学者智慧的幽默。
三、思考•领悟
1.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众场合的宣传形式,特别讲究现实针对性。它要求演讲者根据听众的特点设置讲演内,回答听众关心的问题。试根据课文内容,揣摩作者对听众的定位(作者认为听众是怎样一群美国人),并梳理出听众关心的问题。
从作者的演讲内容来看,这批听众的主体是一般的有文化的美国人,他们有一定的鉴赏诗歌的经验,了解本国诗及其他西洋诗,对中国诗有所接触,有一定兴趣。他们之中或许会有人认为中国诗很神秘,不可理解;或许会有人持西方文化本位的态度,傲视(轻视)中国诗歌。
基于这样的定位,作者大致考虑了以下问题: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中国没有史诗,是否意味着中国诗没有西方诗发达?中国诗的特征之一是不是“富于暗示”?中国诗的特征之一是不是“笔力清淡,词气安和”?(诗调是否不如西洋诗厚重?不如西洋诗激情澎湃?)中外诗歌有没有相通相容的地方?了解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对外国读者有什么意义?
展开全文阅读
2.作者在第7自然段中说“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试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中西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作风”是什么含义?
陶渊明和李白的两首被“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诗和英国的格雷、德国的歌德的两首诗,都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抒发对这种生活的感受。这里的“作风”用上文中的近义词来解释,可解释为“情调”。(答“风格”“借景抒情的写法”等亦可。)
四、应用•拓展
1.阅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说明画线句是怎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北国早春,一场无声的春雨过后,草儿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冒出了纤细的嫩芽,它们是那样的不起眼,甚至连弯下腰去仔细地观察时,都无法看清它的色彩,但是,远远地望去,却可以看出那一片漫山遍野充满生机的绿色,这样的景色是画笔都难描摹的!而韩愈却把它状写出来,而且还把自己喜爱早春之情传达出来了。
2.课文删节内容中有这样一段:“有位批评家说,专学外国语言而不研究外国文学,好比向千金小姐求婚的人,结果只跟丫头勾搭上了。中文可不是这样轻贱的小蹄子。毋宁说它像十八世纪戏剧里所描写的西班牙式老保姆,她紧紧地看管着小姐,一脸的难说话,把她的具有电气冰箱效力的严冷,吓退了那些浮浪的求婚少年……”试联系语境分析画线句的言下之意。
分析画线句的含义,首先要弄明白几个关键词语的意思。“小蹄子”原是对丫头的贱称,“老保姆”喻中国语言文字,“小姐”喻中国文学。画线句的言下之意是中国语言文字很“高贵”,很难学,使得外国人很难亲近中国文学,但只要突破了语言的障碍,也就不难窥见中国文学的堂奥了。
五、发现•创新(资料提供)
1.幽默形成的心理机制和表现形态
(1)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有“岔断”和“倒置”两种表现形态。断是指在话语表述过程中,语义和逻辑明明白白地交代出事情的一种发展方向正当你刚接受了这一思路,突然逻辑发展中断了,结局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倒置是指情景、人物关系或者语言同人们习惯的状态颠倒过来而形成的幽默效果。
(2)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有“转移”和“干涉”两种表现态。转移是指在言语组合中,将词语的语言意义故意或无意地“曲解为另一种意义。干涉则是指一组语言符号同时表示两套互不相干的意见,或者用两套相冲突的概念表达一个特别的意思。
(3)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有“降格”和“升格”两种表现形态。降格是利用语言形式,在心理上降低幽默对象的“等级”“档次”,以产生不谐美。升格则与降格相反,是利用语言形式,在心理上抬高、突出自己或自身群体。(详见瓜田《幽默语言操作》)
2.关于中国的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史诗不仅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术成就,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宝贵信息。一些史诗在形成为文本以前,曾作为口头艺术长期流传。世界上许国家都把本国本民族的史诗视作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
有人认为史诗可分三类: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英雄史诗是典型的“史诗”(Epic)。在古希腊,“英雄”(Hero)这个词有三层意思:人半神,悲剧和史诗的“主角”“统治者”。以他们为中心的长篇叙事诗就是“史诗”。
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构宏伟,情节曲折,内涵丰富,都是几十万诗行的鸿篇巨制,可以当之无愧地跻身人类最伟大的史诗之列。
那么,汉族有没有史诗?近年来,人们认为《黑传》(2002年,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出版,填补了汉民族无史诗的空白。《黑暗传》这部神话史诗主要流传在神农架地区,诗中极为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地球形成、人类起源、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融会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众多历史神话、英雄人物事件,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以上参见朝戈金《构筑“中国史诗学”体系》、萧兵《“英雄史诗”答客问》、2002年4月3日生活时报》)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三备课资料
谈中国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江雪(人教版高二必修)
下一篇:
观舞记(人教版七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