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084
标签:
教学论文
科学与人文
【作者】: jimmy - wangjiamin (浏览次数: 75 次)
【发表日期】: 2001-02-22 20:16
各位论坛的高手们,请教谁能讲清科学与人文?
浏览大家的讨论,好象有孤立这两样,分为科学是技术,人文是精神。语文的技术太多,人文不够,进而批判科学。
我们的语文教学科学性够吗?我们没有自己的语法体系,用西洋人的表音语法分析我们的汉语,科学乎?
我们批判语文试卷的选择题,进而打击“标准化”试题。我们真的理解了标准化试题的精髓吗?我们的试题标准化了吗?
我不是理论家,只是普通的语文教师。看看纷繁的世界,我们是不是谈得太多,做的不如说的多呢?
如今教委又要融人文与教学。又有人大呼语文不是政治课。语言原本是表达思维的工具,真不知道语文课如何割裂人文的,也不知道何谓融人文于语文课?请教韩兄和各位虾长辈给予建议。小弟的言语不敬之处请各位谅解。
----------------------------------------
回应这篇
韩军答科学与人文(旧贴汇总)
【作者】: 韩军 - hanjun (浏览次数: 57 次)
【发表日期】: 2001-02-24 19:57
说明: jimmy老师,科学与人文问题,已经在韩军在线上讨论了三次了。你现在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这是第四次。我把前三次我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回答,汇总在一块贴在这里。已经读过的朋友,请不要再读了。下面都是我的旧贴子汇总。
韩军敬启
关于人文,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十个语文教师中有八个理解错了,理解反了,歧解了。我的话太大(请诸位读者道歉,请批评我的狂妄),但这是一个实际情况。其实多数老师也不必深入了解这个概念。汤中来老师你是那十个中的二个。
我太忙,一时没有时间来详细阐述和厘清。我在个别地方的讲学中曾经简单谈过。现在我把大体意思简单说一下,等有工夫(寒假不知是否有时间?)我会写一篇较细致的文章。
首先真诚谢谢你对我的指教、对我的指点。
我感觉自己学术水平与学术素养相当低,这种感觉很真实很强烈,真渴望重新进入学堂进修。这不是客气。我真希望有那么一个珍贵的机会。
第二,我对纯粹又纯粹的理论心怀敬畏,对纯粹又纯粹的的学院学术研究心怀敬仰;同时又对它们心存隔膜。我永远也成不了一名学院型的研究者。一是能力有限,二是兴趣不专在那里。我是一名在第一线从事实践的教师,我39岁,教龄整整20年,20年中,我每天至少给中学生上2节语文课,(中间出去上学2年)。因而,我感觉语文教育首先是实践的、操作的,所以,我不想陷入纯粹的名词纠纷。
我对人文精神有过一个基本的粗线条的看法,只是一个旧贴子,不能算是严格的学术论文。
我是在语文教育界第一个提“人文精神”的,可以参见《语文学习》1993年1期。在我之前,我尊敬的陈钟梁先生曾经在88年提出过“人文主义”。(具体到我们这两篇文章和两个不同的概念,是有区别的:陈先生是着眼于“综合教育学科”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我是着眼于“语文教育这个学科本身”的“语言”的“生命精神”。)
近年,我用常用“精神”,不用“人文精神”,其实意思完全一样。而且“语言(言语)”与“精神”关系紧密。
我所提的、我自己理解的“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人的真实精神。
我提人文精神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两个,第一,用它来反对神的精神、尤其伪神圣的精神;第二,反对“唯科学”、“伪科学”对文学语言艺术审美的强奸、切割、霸道。
第一,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哲学观。具体到在语文教育中提倡提倡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对语文教育的哲学理解,是一种导向性的语文教育思潮,不是具体操作方法,有人总是追问它怎样操作,甚至在课堂上用什么技法来操作,如此问是风马牛不相及。
第二,人文精神的真实涵义一点都不复杂,不玄妙,非常简单,就是四个字,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
进一步解释,人的精神,不是神的精神。神的精神(神的话语)--太高贵,太虚假,太假作,就是假崇高,伪神圣,虚伪的大话空话套话连篇!
第三,人文精神的提出,是针对几十年来中国语文教育中的两种倾向,一种是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思想教育极左化)的倾向,一种是自然科学化的倾向。
前一种倾向就是,教师上课和学生表达时太虚假、太假作,假崇高,伪神圣,虚伪的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根本原因。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装神,不是做真实的人,不说自己的真话,而是说神的话!教师也以此来评判学生文章是否有积极意义等。我曾经写过一篇《反对伪圣化》发表在《中国青年报》99年6月7日冰点专栏,请见<http://202.99.23.201/cyd/zqb/jpwk/bd/1999/9522^Q502.htm>,伪圣化的反面就是人文精神,反对伪圣化就是主张人文精神!!
如果学生真的修炼成了一尊真神,摒弃了世俗人的欲念,那么他如果说神的话,非常应该。可是现实社会中的师生,包括社会上的人,有多少是真神呢。
简单说吧,作文说话应该忠实于自我的真实体验,忠实于自我的灵魂,我口说我心,我笔表我心,不应该假作,不应该说套话假话,不应该说违心的话---这就是真正的人文精神呀,就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最真实的内涵呀!
中国是过去曾经经过了一个几十年的造神的运动,让人人做神,人人消除世俗杂念,人人恨斗私字一闪念,人人天天三请示五汇报表忠心等等!正是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我才呼吁我们的语文教育要张扬人文精神,说人话,说自己的真实话,从孩子开始,从这一代教师开始。语文教育要培育人的真实精神呀!
展开全文阅读
后一种自然科学倾向,就是语文教育中动辄用自然科学的眼光去对待语文教育中审美的的东西、对待模糊的东西、对待自由的东西。(1)如言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模糊(如暗箱),基本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模仿和积累;细致具体的清晰的分析当然一定要有,但是一定要有度,不可过滥过度。(2)文学最讲审美,在语文教育中功莫大焉,一是陶冶情操,一是助力于言语学习。可是我们过去太多地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纯粹语言学视点的去对待文学作品,非常滑稽;(3)语文教育中应该讲规范,上课的规范套路等等,学生表达应该规范,否则人家不知所云,等等。但是,我们有时过于强调为一点,弄得各种教学法泛滥,弄得八股文泛滥,师生都失去了真实人的基本表达自由与个性。--这都是眼中只有严酷、严苛的自然科学,没有人的自由精神、真实精神--人文精神!
前一种我叫它精神专制主义,后一种我叫它精神虚无主义。
可是当今语文教坛上,无论赞成人文精神还是反对人文精神的人,许多人(包括非常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都把人文精神误解成了思想情感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化等等,这正好跟我所说的人文精神的真实内涵,反转了180度!!!我每每读到这样的文章都感到着急,头疼,概念没有弄清,瞎反对,瞎批判瞎赞成,瞎弘扬,都不是一种科学态度,都反而把问题搞乱,愈搅化愈乱。
因此,我以为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厘清人文精神的基本概念再发言。
需要说明的是,我提人文精神绝对不是受到文学界、文化界讨论的影响。我提人文精神比文学界、文化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早半年。我是在1993年1月上海《语文学习》上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首度提出人文精神。而文学文化界人文精神大大讨论开始于1993年6月发起人是王晓明教授,他和另外几人联合在1993年6月《上海文学》上发表《旷野上的呼唤》一文,从此才引发持续几年的文学文化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中间相距半年。而且语文界在前。
说实在话,我对人文精神词语的研讨不十分热衷。因为太抽象化,离教学实际稍微远了些。
关于“人”与“神”、"真"与"假"。因为不是真正的学术论文,我只好简单解释。
人文,发端于西欧的文艺复兴。只有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的理解才是真正原初的解释。西欧文艺复兴,就是一场以“人文”反对“神文”。神文是我生造词。文艺复兴,就是以世俗反对宗教,以平常反对天堂,以平凡反对神圣,以人的欲望反对精神禁锢。那是一个席卷整个全人类的思潮,那是一个中界。那之前宗教统驭人的一切,也就是神统驭一切,是一个“禁欲主义”的时代,是一个“禁欲主义”的世界。神占领了世界的一切,神统治了人,宗教灭绝了人欲,灭绝了人的一切基本生活愿望。
宗教压抑人的真实愿望,压抑人的真实话语,压抑人的真实生活追求,就是以虚伪压抑真实。人是真,神是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主义思潮诞生了!简单说,就是以“人”反对“神”!神就是宗教。
看看我们中国情况吧---我们刚刚经过了文革,我们至今还有极其浓烈的极左风气。极左与文革是一场多么相似的造神运动,是一场多么相似的拜神运动,是一场多么相似的人人做神的运动。我们在言谈上,人人说“神”的话,不说或者不敢说人的话,不敢说真的话,只说假大空的话,只说虚伪的话,说粉饰太平的话,说矫揉造作的话。中国几亿人、十几亿人,十年来甚至更多年,说着荒唐言,说着梦话,压抑着自我真实的生活愿望,压抑着对真实人、基本人的生活欲求。
仅仅是文革如此吗?其实至今,看看中国人,有多少人是言而由衷说话的,有多少人是敢于说真实的心里话的。过去我们中国不少人在政治上作假,现在我们不少人在经济上也有不少假。
所以,正是在这样的“准宗教”“准造神”的大背景下,我才在语文教育界提“人文精神”。中国的改革开放多多少少有点类似于“文艺复兴”呀。改革开放的在潮流,多多少少是用“人欲”(“真”)来反对“神禁”(“假”),用基本的物质生活追求来反对天堂呀。
所以,我提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人的精神,人的真实精神。反对虚伪,反对假作。看看我们的孩子作文中那么多假话、套话、大话,不算何方,在大背景上就是来自极左(不仅仅是文革)。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才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反对伪圣化》的文章。我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与“反对伪圣化”,其实是一个意思,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反对伪圣化,就是为了张扬人文精神(张扬人的真实精神)。与“伪圣化”(是"假")(是"神")相对的就是"人文精神"(是"真")(是"人")。
我所理解的人文精神,就是如此。此后,许多人,都说过人文或者人文精神,他们许多人都是在“在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灌输”这个层面上来使用“人文”或者“人文精神”。如果这样使用,我自己以为是误用了发源于西欧文艺复兴这个词语的本意的,是多多少少带着某些极左思想印迹的,是悖谬于人文的本真语义的。说透了,过去他们主张在语文教育中进行极左化的思想教育,现在思想教育人们不太感冒了,于是就拾起人文这个新词来。这样理解,与人文精神的本初真实涵义反转180度。
前言不搭后语,我不知说明白了吗?敬请指教。
既坚持科学精神,又反对科学主义
在有关科学问题上,语文教育界同时存在两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必须同时注意,绝对不可只纠其一点。
一是严重缺乏真正的科学和科学精神,一是科学主义泛滥。
先说严重缺乏真正的科学和科学精神。表现在,比如,在什么年级、什么阶段,应该学多少字多少词,应该学那些字词,应该掌握那些成语,掌握那些常用典故,背诵哪些名篇,训练哪些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似乎任意为之,有点想当然。还有老师在具体的一堂课中应该讲多少、讲哪些、讲多少时间、怎样具体来教学。,等等,所有这些,我们语文教育大纲和语文教育的教材,都没有一个十分科学的、确定的指标,只是笼而统之。只有定性指标,没有一个经过科学实验的量化指标。
所以,我认为,当今的语文教育中严重缺乏真正的科学。谁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大肆反对什么科学,绝对是无知是狂妄。
再说第二种现象。就是“科学主义”泛滥(请注意,这里用的是科学主义而不是科学。科学主义就是科学迷信。)。表现在,运用帽似科学的手段去对待审美,对待优美的文学作品,把优美的文章支解得支离破碎,是驴头不对嘴,是焚琴煮鹤之举。运用帽似科学的手段让学生去拼凑作文,无病呻吟,不伦不类。笔者就多次听过把《荷塘月色》分解成多少种比喻、多少种拟人、多少衬托、多少种通感的分析课。带有自然科学特色的所谓科学的解剖刀,在这里指向了审美,指向了文学。而且,语文教育应该更多地诉诸学生的情感,更多地生活化,更多地贴近学生心灵。可是,不少人却迷信许多蹩脚的教学法,把本来生动的语文课堂弄得呆板、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就如失血一般。他们忘了,教育,尤其语文教育首先应该目中有人--有学生、有文章的作者、有语文教师自己,应该是这三心合一。可是许多许多人,只有呆板的这法那法,唯独就是没有“人”,没有情感。
所以,我认为,当今的语文教育中又是科学主义(科学迷信、唯科学、伪科学之间)泛滥。因而,我在语文教育界提出,限制科学主义。
必须说明,限制科学主义,绝对不是反对科学,不是反对科学精神。它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不同的概念。限制乃至丢弃科学主义,正是为了弘扬科学和科学精神。
展开余文
许多人不了解、没弄清科学主义与科学、与科学精神的基本区别,以为我是在反对科学,其实谁也没有反对科学。
其实,我主要是反对科学的滥用,主张科学的限度性、有限性,是告诉人们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滥用科学,不是任何地方科学都起正面效用!比如,在审美上运用科学,就是一种误用,就是起到反面效用,就是一种对审美的破坏性!
所以,我的意思还是,先弄清概念,再发言!学术问题上不要起哄!
我的意思是,弘扬科学精神,但是反对科学主义。
“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词语。科学主义本义是“唯科学”或者叫做“科学迷信”。
科学精神,是主张科学的限度性,即,科学精神,总是实事求是地承认,科学对于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是无能为力的,有时科学对于许多东西,从效果上是适得其反的。这就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科学主义却坚持科学的无限性,扩张性,以为科学无往不胜,法力无边,可以解除世界上一切迷雾,祛除世界上的一切魔障,有了科学就有了一切,有了科学使得人类张牙舞爪,飞扬跋扈。这就是科学主义,就是科学迷信。
许多人分不清“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这两个概念。
我曾经在语文教育中提出限制科学主义,不少人以为我是在反对科学和科学精神,还洋洋洒洒写文章反驳我,让我哭笑不得。
用一套所谓大情、大义(国家情、民族情、什么主义情等等)凌驾于平凡的人情、朴实的人伦、真切的亲情之上,把前者神圣化、权威化---这就是过去多少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最灭绝人性事件!
我们不可去再人为地去区分什么何为大情,何为小情,何为权威,何为神圣了,孩子爱他的母亲、家人,父母爱他们的孩子,夫妻爱他们的对方,就是大情、大义呀,就是神圣呀!
我们不可割裂!
平凡、朴实、心心相印,就是真神圣、真崇高
现在中国学生中也是同时缺乏两点,一是缺乏对真正权威、真正神圣的真诚尊敬,一是对一大堆“伪权威”、对“伪神圣”(中国有多少伪神呀!)的顶礼膜拜。
所谓对真正权威、真正神圣的真诚尊敬,就是让学生对人类大爱、人类博爱,甚至对天、对大自然、对万物心存敬畏!
可是,当今的中国许多学生,是被一大堆伪权威、伪神圣压迫着、禁锢着,学生小小的年龄往往分不清叧是真神圣、真权威,往往把伪权威、伪神圣当真祌来膜拜,来下跪,来崇拜!
还是个真事:天津一位初中生,作文时根据在中文系做教授的爸爸的教诲,中考时,在题目为《放学路上》的作文中,写的是自己在放学路上的真事,碰见一只青蛙,想捉住打死它,追到沟边上被一农民阻止,于是这位初中生就知道了它是益虫。可是最后作文却不及格。因为阅卷教师批的是此文思想还不够崇高。而哪些作文思想崇高呢?于是找出许多所谓思想崇高的作文来--都是拣钱包、扶老奶奶过马路、让座的。可是里面不知有多少胡编乱造的!
growing老师,你说让学生崇拜权威,崇拜神圣,我是同意的,可是,什么是崇高?什么是神圣?什么是权威?几十年甚至上千年的“灭人欲”、“绝人性”的专制统治和极左箝制,把真崇高、真神圣、真权威与伪崇高、伪神圣、伪权威给弄混了,甚至颠倒了。
我韩军觉得,平凡人的朴实的生活、平凡人的真实情感与经历、平凡人与平凡人之间的真诚关爱、在作文中在对话中朴相实实说话,就是真崇高、真神圣呀!这些,就应该是几岁十几岁孩子首先要做到的、起码的、伟大的崇高呀!平凡的生活,朴实的情感,真实的语言,就是神圣呀!学生自己当然要崇拜老师与教材这些权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学生自己就是权威!当学生崇拜任何外在的权威时,都不要忘了自己!
设想一下,如果让那些阅卷的老师来永远充当教学生作文、教学生的说话的所谓“权威”,整天在语文课上让孩子琢磨着如何胡编乱造去换得一个高分数,说假话去换得一个私已的个人利益。让学生去崇拜、去信仰这样的话语权威,那么孩子的精神与人格是一种什么状态!不是两面人格甚至多面人格吗?这是什么权威!值得学生崇拜吗?当然很多情况,不是语文老师的错误,而是外在的一个巨大无形的东西的对我们语文教师的重压、逼压!这个无形东西,你知我知大家知。
胡编乱造一通,却是为了换得一个所谓高分,学生精神是什么崇高?是“伪神圣”,“伪崇高”!
还有一个真事:一个语文教师上《背影》,结课时,问学生什么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感情?学生回答,朱自清这样的父子之爱就是崇高的感情。可是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不对!学生问是什么?老师答,人世间最崇高的感情是阶级情、民族情、共产主义情,而朱自清此时的父子情感情还有小资产阶级情调!
这就是我亲耳听到的课,我课下问她,你说的是真的吗,她兜底对我说,韩老师,你何必那么较真,语文课上有几多真心话!她的话更让我震惊!
用一套虚伪的官话、虚伪的意识形态的极左的话语,去糊弄我们的孩子,去分析、去切割我们真情的作品。数一数,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多少这类骗人(骗老师又骗学生)的语言,多少过时的虚伪的权威,过时的虚伪的神圣!
所以首先必须打倒伪权威、伪神圣呀!
只有推倒伪神、伪权威,才能让学生懂得何为人类真爱、人类博爱,什么叫做对天、对大自然、对万物心存敬畏,什么叫怜悯之心、仁慈之心、辞让之心等等!平凡与心诚即真爱,平凡、心心相通即博爱。
先不要对学生灌输什么成“神”成“圣”,先要做他自己,做一个自主的自我,一个真实平凡朴实的“我”!
考虑人文问题时,必须首先考虑中国语境,中国的极左根深蒂固、中国封建根深蒂固、中国人爱造“神”也愿自己做“神”,这就是中国的语境呀!
----------------------------------------
回应这篇
对科学精神的片面理解
【作者】: anjie - anjie (浏览次数: 49 次)
【发表日期】: 2001-02-24 22:36
对科学精神的片面理解:
1、强调“实证性”为主要标志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
科学主义者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们把科学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与人文精神相对立的自然科学精神。
2、以片面强调“功利性”为主要特点的狭隘功利主义科学观。功利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科学和技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它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导致科学技术的误用和异化。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实际上成了庸俗的功利精神
我想,这大概就是韩军兄所言的科学主义,说的严重一点,简直就是(科学主义:柳栋言)
标签:
教学论文
科学与人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重塑生命》创作启示录
下一篇: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