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977  
标签:教师随笔
墨子名言砚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人们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兼爱中》

      【译文】天下的人都相爱,那么强大的就不会压迫弱小的,人多的就不会抢劫人少的,富有的就不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就不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就不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都不发生,就是由于互相爱引起的。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非攻上》

      【译文】现在有人犯了小过错,人们知道了就非难它;对于犯了像攻打别国那样的大错误,却不知道非难它,还加以赞颂,称之为义,这能说是懂得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耕柱》

      【译文】现在大国攻打小国,被攻打的小国,农夫不能耕种,妇女不能纺织,都把防御作为大事;进攻的大国,农夫也不能耕种,妇女也不能纺织,都把进攻作为大事。所以大国攻打小国,就像小孩子作马戏一样可笑。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天志下》

      【译文】大的国家不攻打小的国家,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势众的不伤害力单的,狡诈的不欺骗愚笨的,高贵的不傲视卑贱的,富有的不鄙视贫穷的,年轻的不侵犯年老的。如果这样,天下所有的百姓、诸侯国,就没有用水火、毒药、兵器来互相杀害的了。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上》

      译文】尊重贤才,是为政的根本。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尚贤上》

      【译文】一个国家拥有的贤良之士众多,治理国家的力量就雄厚;贤良之士少,治理国家的力量就薄弱。所以执政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聚集众多的贤良之士罢了。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尚贤上》

      【译文】要以品德安排官位,要以官职大小授予相应的权力,要按付出的劳动定其奖赏,要按功劳大小分发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富贵的,贫民百姓也不是终身卑贱的。有才能的就选拔,没有才能的就撤掉。选拔大家公认有“义”的人,消除私怨成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标签:教师随笔 墨子名言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墨子名言1
下一篇:墨子和墨家学派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