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271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曾黎安二生序》(苏教版高三选修)
送董邵南序 [唐]
韩愈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以”“为”“适”“谢”“恶”等词在文中的用法。
2、了解“爱惜”“利器”等古今异议词在文中的用法。
3、体会文章通过抑扬转折的笔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流露出的真诚的友情。
四、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五、学习过程:
1、导入:序,赠序。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临别赠言,形成于唐代。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以卓越的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董邵南,韩愈的朋友,是当时一个正直而不得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多次举进士不第,为谋出路准备到藩镇割据的河北。
2、默读、指名朗读课文:
①、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夫以子之不遇时 矧燕赵之士 恶知出而仕
彊(qiǎng抢):同“强”,勉力。矧(shěn审):况且。
②、读句子,注意节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连不得志/于有司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3、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疑难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记。熟悉课下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尝试翻译。
4、试译课文,质疑:
(1) “吾知其必有合也”原因 ? ①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②怀抱利器
③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2)第二段中作者根据什么得出董生前往“未必合”的结论?前段言“必合”地;第二段说“未必合”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学习与评价》p150)
(3)本是送人赴燕赵,为什么文末托对方晓谕燕赵之士出仕?
古人评韩文“如潮”,言其行文陡起行文陡起横生、波澜曲折,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
(4)本文的主旨? 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就劝其入朝廷效忠(《学习与评价》p150)
5、赏析:
董邵南,因屡考进士未中,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送他,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作不义之事。
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指出古今风俗不同,故此行未必“有合”,虽不明说而主旨已露。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借用乐毅和高渐离之事,喻示董邵南生不逢时,应当效法古代的忠臣义士,效力朝廷。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全文措辞深婉,意在言外,虽仅百余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刘大櫆评此篇曰:“深微屈曲,读之,觉高情远韵可望而不可及。”
作者不希望董生去河北,在董生临行之前,韩愈要送一篇序文给他。但这样的序文是很难措辞的。赞成他去吗?固然如此,因对他有一定的同情,但若赞成,则违背了韩愈自己的政治主张;阻止他去吗?说明那是“从贼”,那就是变成了“留行”,而不是送别,也不合“赠序”的要求,更何况对于“怀抱利器”的董生去求发展(藩镇名义上还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提出反对意见,毕竟是说不通的,作者毕竟对董生怀有一定的同情。由此看来,这篇“赠序”实在是难以下笔了。
作者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中,不那么引人注目。“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那现在呢?现在或许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后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今”蓄势。
如今之燕赵是不是还多“感慨悲歌之士”呢?在作者心中,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作者并不立刻否定,也不明确否定,而是提了一个原则:“风俗与化移易”。既然是“风俗与化移易”,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既然河北已被“反叛朝廷”的藩镇“化”了好多年,其风俗怎么能不变呢?既然变了,那也就不再多“感慨悲歌之士”了,那么你董生到那里去,就不能“有合”。
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竞引豪杰为谋主”。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果如此,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赵“不异于古所云”了吗?但是作者是早有埋伏的。他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又说“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仁义出乎其性”。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必有合”,这是褒奖董生的话,但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如果你能同如今的“风俗与化移易”的藩镇们相合,那只能证明你已经丧失了“仁义”。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的“卜”,与其说是卜燕赵,毋宁说是卜董生此行的正确与错误。“董生勉乎哉!”此处当为“好自为之”讲,勉其不可“从贼”也。
最后一段,作者借原燕国大将乐毅被迫逃到赵国去的故事,来暗示董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就劝其入朝廷效忠。连河北的“屠狗者”都要劝他入朝,则对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展开全文阅读
董邵南去河北的原因是
(1)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
(2)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作者拜托董生的两件事:
替作者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
并看看,是否还有过去时代屠狗者(高渐离)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
目的:
其一,当时的河北是藩镇割据的地方,韩愈坚决主张削藩平镇,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因而在他看来,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镇,那就是“从贼”,必须鸣鼓而攻之。
其二,韩愈为了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很希望朝廷能够招揽人才,但在这一点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许多诗文中,都替自己与他人抒发过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诗,也是为董邵南写的,诗中小序有这样的语句:“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全诗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约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译文: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象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董生,努力吧!
我因为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些感想。请你为我到望诸君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并且到那里的街市上看看,还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义士吗?替我向他们殷勤致意:“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
6、作业:
《学习与评价》p71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2、理解“迂阔”在文中的内涵和在结构上的作用。
3、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难点: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学习过程: (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曾巩,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二、背景资料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三、 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第一段:既而 顾 诚 闳壮 驰骋 隽伟 固 知
第二段:顷之 以为 既 以言相求于外
第三段:信 志 同 不自知 特 以 庸讵
第四段:然则 其
四、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概括大意 (一)介绍黎安二生。 (二)写黎生临别求序之缘由。
(三)作者自叙述“迂阔”。 (四)深入一层展开议论。
2、本文写黎安二生,却先写苏轼,再写苏轼来信赞二生,然后写其人其文,有何用意?
以文坛大师烘托黎安二生,突出二生文才。
3、哪两个词是本文的“文眼”,在文中该如何理解?(课本p47问题与探讨1)
“迂阔”,文中指不合世俗之风。
4、如何理解黎安二生的“小迂”与自己的“大迂”,作者对自己的“迂阔”持什么态度?
黎安二生的“小迂”为“文”之迂,是文风问题;自己的“大迂”为为人之迂,“道”的问题。作者以“迂”为善,表现决不附和颓倾的世风,对“道”的不渝的忠诚,及我行我素、无所畏惧、勇于躬行直道的可贵精神。
正话反说,讥世之词。有力的为自己作了辩护。(《学习与评价》p151)
5、作者为何要二生“无急于解里人之惑”?
6、作者由二生的为人之惑谈到自己的为人之惑,是否离题?
7、作者末段关于“善”与“不善”的两难论辩,用意是什么?(《学习与评价》p151)
五、朗读课文、赏析写法
1、正话反说
作者前文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名之。显示了世俗的谬误。正话反说,文曲意直,显示内在的锋芒。
2、意境含蓄
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六、布置作业:
《学习与评价》p73
翻译: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
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
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展开余文
附练习(9分,每小题3分) 阅读《赠黎安二生序》完成1~3题
1、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吾其还也
B、孰有甚于予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C、特以文不近俗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D、则于是焉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答案:A﹝A副词,还是;B语气词,呢介词,在;C连词,因为介词,用;D语助词疑问代词,什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
B、 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C、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D、 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答案:C﹝A“同年”在句中是指“科举制度中同科考中的人”,今义是“同一年,同岁”;B“放纵”在句中是“奔放”的意思,是个褒义词,现代汉语中是“纵容,不守规矩,没有约束,没有礼貌”的意思,多用作贬义;C“以为”在句中是“认为”的意思,和今义相同;D“于是”在句中是个复音虚词,意思是“在这方面”,现代汉语中常作连词用﹞
3、下面是对这篇赠序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1段叙述好友苏轼向他推荐蜀之士黎安二生,不久,二生携文求见,详读二生之文后,作者觉得黎安二生堪称“魁奇特起”之士。第2段叙述黎生在将外出做官之际,因他与安生“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请求作者为他们“解惑于里人”。
B、 第3、4段为议论,就黎生所谓里之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发。作者明确指出自己的“迂阔”在于信古志道,不与世俗同流,不怕世人讥笑,并希望“二生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这实际上是在勉励二生要坚持学习古文,反对俗文。
C、 这篇文章的“文眼”是“迂阔”二字。从行文上来看,全文紧紧围绕“迂阔”二字来写;文章议论的唯一中心,也在于“迂阔”二字;文章的主旨,也是为了表达对于世人所讥笑的这种“迂阔”,作者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 此文本来就是为自己不合世俗、怀才不遇而写的,作者针对“迂阔”二字发议论,咄咄逼人,把自己心中郁积的不平和愤懑一泻无余,与韩愈、苏轼那些痛快淋漓、气势不凡的古文有相似之处。
答案:D﹝作者针对“迂阔”二字发议论,是一唱三叹、抑扬吞吐,而不是咄咄逼人、一泻无余。并且此文远不及苏轼、韩愈的古文那样痛快淋漓、气势不凡,只有一种含蓄优雅的风韵,与欧阳修的文章很有相似之处﹞
4、将下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4分) 译文:⑴ 二生真可以说得上是杰出特异的人才,苏君真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⑵ 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5分) 译文: ⑵ 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穷困到现在而自己尚且不知道的原因啊。
⑶ 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生,并且拿给苏君看,认为怎么样呢?译文: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生,并且拿给苏君看,认为怎么样呢?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幽默行文,妙趣横生(人教版高一)
下一篇:
过小孤山大孤山(人教版高三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