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610
标签:
教师随笔
贬谪之不行也
◇刘诚龙
贬谪是一个让古代士大夫谈之色变的词语,千载以降,许多几个士大夫遭受过它的折腾与折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天上人间的霄壤之别,自然叫人痛断肝肠。从白居易到刘禹锡,从韩愈到柳宗元,从范仲淹到欧阳修,从苏东坡到辛弃疾,从魏源到林则徐……无不遭受过贬谪之痛。以往我因对文人们蹭蹬命运掬同情之泪,一直将其看作是
封建帝制残害士子扼杀才俊的恶制酷法。但事实上贬谪并不是专对“好官”的专政手段,它针对的是古代整个官僚体系的所有官僚,其中固有冤假错案,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一制度。在帝制的眼光中,当然更会看走眼了,把好官当坏官,把坏官当好官,在所难免,这其中肯定也还有借制度之刀杀人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为固其江山,统治者也有法度的客观标准。苏轼从杭州而黄州而儋州,平心论之,除了乌台诗案这桩“莫须有”的事情外,他的屡遭贬谪也是事出有因的,他首次遭贬,缘于他反对王安石变法。斯时推行新法实行改革,是赵宋王朝的基本方针,苏轼虽不是反对变法的急先锋,但算得上改革的“拖腿者”,把改革说得很糟,又作寓言诗讽刺改革讥嘲变法。而且当时不但苏轼有此遭遇,连那奸臣昏官蔡京也接连贬谪,蔡京的起伏幅度与次数还大过于苏东坡。他三度当宰相,三度贬为知州甚至知县,三起三落。武则天时期的许敬宗,曾帮武氏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位极人臣,后来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武氏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将其贬至偏远的越南交趾去静心思过。
贬谪算得上一道严厉的处罚,但想起来还是挺人道、挺地道的。比干进谏忠言,仅是逆了纣王之耳,即被掏心挖肝,比干这“错误”不算死罪吧,却被纣王判了死刑。我想,商纣王动辄判人死罪,其中既有暴虐的个人禀性因素,也恐怕有吏治制度建设中“贬谪”这一罚则的缺乏原因在里头,所有处分不分档,一律抄斩。假若有贬谪这一条,比干之罪无非是充军流放,待纣王翻然醒悟,也许再次起用比干也说不定。所以说,贬谪虽苦,比杀头要好。贬谪最可值得肯定之处,是它解决了吏治中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它打官员的棒子,但绝大多数并不一棒子打死。在贬谪这一制度设计中,对那些没有触犯刑律却犯了错误的官员,上了的能下,如许敬宗从“总理”降职为“县市长”;下了也能上,如苏东坡降至县里后升了“中央要员”。贬了,并不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只要干出政绩,照样还可升迁。当今我们的吏治有时罚则严者过严,轻者太轻,上了的不能下,下了的不能上,靠了边站的只能永远靠边,在上下之间还缺乏一个罚则:“贬谪”。正因为如此,许多犯了错误的同志要不“教育”一番平安无事,要不“平调”易地照样为官,啥时见过市长降职为县长的?贬谪之不行也久矣。
标签:
教师随笔
贬谪之不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宋濂简介
下一篇:
柳宗元的贬谪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