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88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想先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三国演义》中,张飞是怎么吓退百万曹君的呢?(张飞在长板坡吓退百万曹军,“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战!……战又不战,退又不退,作何道理!”一句话把夏侯淳的苦胆给吓破了,曹操调转马头,转身就跑。)

张飞是吓退敌军,我们今天就来领略一个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敌军的人物。这是谁呢?他是这样说退敌军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二、解题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是一种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么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退”。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既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假话。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四、人物形象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展开全文阅读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五、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1)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六、板书设计

示弱臣服                             有针对性

亡郑利晋                             委婉得体

舍郑利秦 烛之武退秦师                方法得当

晋言无信           ↓                 机会场合

阙秦利晋            → 赏析劝说艺术    语气态度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苏轼词二首》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