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882  
标签:教学论文
我们该让学生记住些什么?(西藏班教学感言)(网友来稿)
xzb123

与不少地区以“地震”说事的时事性中考作文不同,今年内地西藏班的中考作文,则选取了一个古老的话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显然,这是一个德育含量较高的题目。命题者似乎想以此来加深毕业生对于学校和老师的美好记忆,这对于内地西藏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反过来,作为内地西藏班校,以及西藏班校的老师,我们该让学生在记忆中,留下些什么?

我们是最幸运的!

案例一

案主:08届A班;

案由: 心系学生健康;

相关情况:该班先后有8名学生患结核病,有的不得不返藏治疗;

最早发病回藏时间 06年5月;

     最迟发病回藏时间 08年4月;

最长治疗时间 06年5月病发,在内地住院一月左右后回藏,07年3月回校复学;

     最集中发病住院 07年2月初,同时有6人住院治疗,时间一周至二月不等;

补充说明:除患结核学生外,该班还有2人因骨折连续住院时间超过一月。

一个班级中,50多个学生,四年时间,有个头疼脑热,自然在所难免,但是,有如此之多的生病住院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当中,不但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更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尤其是班主任。在人们的印象中,她平时嘴上念叨的最多的就是班上学生的病情,日常工作内容也“丰富”了许多,常常需要亲自带学生上医院检查、探望住院病人、安排学生陪护,实施各种集体预防,接待前来探访的学生家长,甚至还要组织学生,为家庭困难而患病回藏的同学捐款,凑集路费等等。

有人说,一个学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一个好老师。难怪这个班的学生在平时作文中,都会记述老师如何关心、照顾患病学生的例子,有的更是具体地描写到这样的细节:老师走到病床前,只见她脸色煞白,一副欲呕难忍的样子,我知道这是老师晕车的缘故。陪护的同学赶紧拉她坐下。稍事休息,她就又马上关切地询问起我的病情,并不断地嘘寒问暖,端茶递水……我感觉,自己似乎就在妈妈的身边。有这样的老师,我是最幸运的!

有一种收获叫“体验”

案例二

案主:08届B班次仁顿珠(化名);

案由:由一名后进生,转变为工作积极分子;

相关情况:该同学,原来学科基础较差,并受过学校的纪律处分,是班中的“扣分大户”。初二时,新班主任接收这个班级后,别出心裁,找机会邀请这位同学到自己家里作客,并单独带他外出游览,只和他拉家常,不谈学习,几次下来,这位同学受到感化,慢慢地拉近了距离;然后,老师让他担任班级的管理工作,他尽心尽力,成为老师手下的“得力干将”。同时,他的转化,也影响和带动了班中类似的同学。

一个同学在临毕业时的一次作文中,自拟了一个题目――《有一种收获叫“体验”》。他说,在这里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在学习成绩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自己毕竟付出了努力,并且有了提高,更主要的是,在老师的真诚帮助下,自己得到了生活和工作能力锻炼,思想情操的陶冶,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显然,四年的内地初中生活,留给学生的是一段抹不去的美好记忆,这是他们一生中的宝贵财富,也是给教师的最大安慰。眼下,新学期刚刚开始,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如何保持和发扬西藏班的优良传统,在学生中塑造新的形象,始终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和重要任务。

“顾客就是上帝。” 学生作为教育的服务对象,从某种意义讲,他们也是我们教师的“上帝”。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起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在西藏班,我们“烧心香”的对象当然就是藏族学生。具体地说:

一是在心灵上塑造他们。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中的移花宫邀月宫主,她有一种“迷心大法”,可以使花无缺在理智重新“初始化”时,把自己的意志“植入”他的潜意识之中。反观此例,邀月宫主心虽恶毒,却理出有据。我们校领导曾撰文指出:西藏班“十一、二岁小孩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需要家长、教师适宜的雕琢与塑造。他们在小学阶段努力报考内地学校,向往内地的学习生活,到了内地张开一双双天真、纯洁的眼睛和一颗颗纯朴的心观察着、思考着,教师的每一句话、学校的每一项举措、内地人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他们的反应和判断。远离家乡、脱离父母,他们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恐惧感,又文化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事件的认识与判断也会发生一定的偏差。如何在学生的心理情感苍白、饥饿的起始状态,及早让他们确立起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健康德性的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显得尤其迫切。”这段话,既强调了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即要以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引导他们。

二是在生活上满足他们。内地西藏班学生年龄小,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四年时间都在内地,所以,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活指导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外,更要不断地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如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集体要求,在教室安装空调的基础上,今年暑假前,为所有学生寝室安装了空调,使学生度过了一个清凉的假期;同时,在改善伙食上,学校一方面提高伙食标准,另一方面,充分满足学生要求,甚至书面征求每个学生的意见,然后加以综合,制订食谱,保证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

三是在情感上疏导他们。学生远离家乡,生病等意外难以避免,这时,老师的关心或组织学生互相帮助,可以给学生以心理的安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障碍,考试成绩不理想,则需要老师的帮助分析原因,热情鼓励;学生常年在校,时有不良情绪要发泄,损坏公物似乎变成常事。对此,学校特别要求教师既要及时做“修”的工作,更要注重讲“理”:理气、理思、理精神。即要搞清为什么要损坏?调查损坏的原因,寻找学生生气的源头,多与学生沟通,及时把学生的气理平、理顺。

四在人格上尊重他们。一位毕业生在写给自己最尊敬的老师的信中坦言,自己之所以对老师“情有独钟”,就是因为这位老师对同学们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可见,作为老师,要赢得同学的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护短,不搞亲亲疏疏,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思想上循循善诱。


展开全文阅读
若干年以后,当学生们回忆起中学生活的时候,所记得的可能不是老师讲的那些知识,而是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

诚然,学习是学生的根本任务,但就记忆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业的提升,中学的知识,如同建筑的地基一样,已深埋地中,而留下最多的,必然是生活中的大小事件。这也是人之常情。虽然我们不必刻意地去“制造”一些事件,来讨学生的“欢心”,但作为教师,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进师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乃至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感情,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帮助最需要帮助的。西藏班的学生,有不少来自农牧民家庭,有的还是孤儿,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学校组织发动师生捐款,建立爱心基金,按期向生活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在此基础上,学校又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2006年9月,由柯桥街道团委和港越社区牵头,联络当地居民和团干部结对“认亲”。当年有17位孤儿,或是单亲家庭子女,在内地有了“爱心妈妈”和“知心姐姐”,从而沐浴着第二故乡的亲情甘霖。达瓦多杰是05级学生,与他结对的李桂菊是一家企业的普通检验工,家境并不很好,自从认下了这个比她的儿子小一岁的“西藏儿子”之后,就“很放在心上”,经常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一起度假过节,使达瓦多杰同学打消了中途回家的念头。

――实践最需要实践的。走出学校,让学生在游览名胜、访问古迹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愉悦身心,这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藏族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重要途径。为此,近年来,学校下大力气,每年按年级分别组织学生游览宁波普陀山、杭州西湖以及当地鲁迅、周恩来纪念馆、大禹陵等名胜古迹;同时,带领学生赴杭州十五中教育集团、本县王坛镇中等,开展集体学习交流,从而促进了校际的联系和交流,增强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提高了他们的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活跃最需要活跃的。立足平时,开展经常性的活动,这是活跃学生课余生活的根本。为了使日常活动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学校特别注重在形式上做文章:一是常规活动多样化。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五四歌咏会、六一游园会、中秋赏月会、元旦文艺汇演等,同时对传统活动进行“包装”,如召开趣味运动会,与社区举办联欢会;藏历新年的庆祝活动时,安排文艺表演、燃放焰火、集体跳锅庄舞等项目,让学生开心、尽兴;二是平时活动经常化。学校提出每周有活动的口号,对此,一方面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集中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公园、广场、博物馆,并走进工厂和农村,感受新县城、新气象;另一方面,以班、团活动为阵地,由各班结合实际,开展活动。如开设兴趣小组、举行各种文体比赛、举办专题讲座、讨论等等;三是课堂教学活动化。有的老师把学生带出教室上课,有的老师把游戏引入课堂,有的老师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带班级、教学生,不仅仅要善于管理,而且还要树立“经营”意识。

“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校领导曾强调指出:“学校的管理首先是生活的管理,学校的教育首先是生活的教育。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影响人的形式与手段是平常生活,培养人生存能力和发展人格精神目标也指向生活。”因此,学校提出“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一切工作都围绕生活而展开,通过生活而深入,一句话,就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如让学生在一日三餐中养成节俭,在照顾同伴中学会关爱,在感受师恩中懂得感恩,在保护公物中培养公德,在思念亲人中转化孝心,在遥望家乡中明白责任等。

所谓“经营”,按词典的解释,一指筹划管理,二泛指计划和组织。可见,经营包含管理,又不仅仅限于管理,它似乎更强调事前的策划和开展活动的目的性、组织性。我们知道,计划和组织,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同样,制订和完善学校教育一、教学的各项目标和计划,也是提高教育效益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进一步加以细化,大到举行藏历年活动、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小到校内组织学生看一场电影,都做到“事出有因”,“师出有名”,事先进行讨论、安排,明确要求,落实人员,规范程序,然后组织实施,具体到诸如学生由哪里入场,哪里退场,谁先谁后等细节,都一一加以明确,便于操作。

说到“经营”,人们往往与“牟利”联系起来,无可否认,我们提倡树立经营意识,目的也是要谋取教育的效益。如前面案例中所述的次仁顿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运用这种方法,这位班主任还降服了班中类似的十来个同学。这些学生虽然在其他老师面前还可能“犯点事”,但在班主任那里,绝对是言听计从。亲其师,信其言,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要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和“信”,单靠“管”常常是不够的,必须用心去“经营”,尤其是那些成绩不良、行为失范的学生,虽然他们缺点不少,但在他们身上并不缺乏参与班级工作的兴趣和能力,有时甚至超过其他同学,所以,如果老师换个视角,经营得法,一旦把他们收归麾下,往往在班级管理和其他集体活动中,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学校有不少老师,借鉴成功经验,或探望病中学生,或帮助代购物品,有的还向学生赠送衣物、日用品等,以表关心,凝聚人心,家长了解后,自然也十分感激。这样,能实现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多赢”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学生,是老师的一种“享受”。

我们学校有这样一条标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快乐。事实上,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而把教育当作是一享受,则是一种境界。

第一个层次――拥有职业。在目前就业形势下,作为普通百姓,能拥有一份教师工作,似乎也并不容易。所以校领导经常告诫我们,要对得起这份职业,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换个角度说,做老师辛苦,但其他工作也不易;西藏班的老师会遇到困难,其他学校的老师则可能会遇到另外的难处。能这样想着,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第二个层次――热爱事业。大而言之:于公,教师承担的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联结着家庭、社会和祖国的未来;于己,则是实现自我发展,体现价值的途径。小而言之:就是要把对学生的爱心落到实处。我们校长常打这样一个比方:老师或有小孩、弟妹在上学,总希望得到老师的更多的关心。同样,西藏班的学生也是我们的子女、弟妹,将心比心,我们没有理由不关心他们。

第三个层次――享受快乐。有一位班主任,在她的工作信条上这样写道:学生的茁壮成长就是我的最大幸福。这位老师,平时坚持每周二至三天住在学校,管理和辅导学生,她带的班级,在今年的中考中,班级总分平均高出年段第二位26分,而在预科、初二时,这个班并不是最突出的;另一位教师,86年进西藏班工作,从事西藏班教育20多年。在她工作期间,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暑期外出旅游,刚好她母亲病危,为了不让学生扫兴,瞒着学生坚持亲自带队。后来学生得知真相后,都大为感动。她说,她每次回家,她爱人常会给她一大串来电学生的名单,或是问候,或表思念,她觉得这是她的一大享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者“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愚蒙者我得而智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

作者邮箱: x_uean@sohu.com

标签:教学论文 我们该让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雨巷》(高一必修)
下一篇:怎么样做一名好教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