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689  
标签:教师随笔
钱梦龙与导读(二)
三、语文为他打开两扇窗——柳暗花明。

      在这样一个“郁闷”时期,一个将要把这位日后的语文教育大家扼杀在摇篮里的关键时期,语文为他打开了两扇窗户:一是语文审美,一是语文学习的成功。这两扇窗户为他透进了阳光清风,滋养了他的生命,也胚胎了他日后的语文教育事业。

      1、语文唤醒了他心底沉睡的美感。

      钱梦龙的父亲是一个小商人,文化水平较低,小学毕业;因此审美趣味也不高,平时喜欢看点武侠小说,到书场听听说书。当时的上海有一种下层群众消费的曲艺叫“评弹”,在钱梦龙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便常常去听。钱梦龙当然听不懂,但他愿意去;为什么呢?因为在书场里,有很多卖小吃的,跟父母去听说,常常可以一饱口福。但天长日久、耳濡目染,他也能看得出些高下、品得出点雅俗,水平越来越高,还上了瘾,尤其是羡慕评弹故事中那些风流才子吟诗作赋的韵事。

      又有一次,他跟父母去听评弹。说书先生雅兴大发,即席吟诵了一首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抑扬顿挫、低吟浅唱、荡气回肠,一下子将钱梦龙带入一幅优美明丽的春景图中:纷纷扬扬、朦朦胧胧的春雨,飘飘洒洒,沾湿了惆怅行人的衣巾,带来些微醉人的凉意。牧童的笛声穿透雨雾,在原野上回荡。在一片灿烂的杏花的掩映下,飘出村酿淳朴的悠香。钱梦龙一下子醉了,天下意还有这美好的东西,从此入迷于唐诗,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世界里,诗歌是最美的东西。

      于是,他从旧书摊上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也学着说书艺人,摇头晃脑、拿腔捏调地吟读,你别说,他还真体会到了其中的美境,如此如醉。如此这般,一学期下来,他竟然将一本《唐诗三百首》背了下来,就连《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诗,也能一气背下来,不带一点“结巴”。

      ——这为钱梦龙以后成为名师,奠定最重要的一项语文素养:语文审美素质,也就是语文老师的“才气”,不懂得文学审美的老师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为了读懂,又买了一部半旧的《辞源》,从此开始了他的“狂读”。有时为了读懂一句诗,可以翻烂《辞源》,整天抱着头,痴痴苦想。后来,又从读“唐诗”扩展到读“宋词”,为了把“唐诗宋词”读得更懂一些,又买了《随园诗话》等诗歌理论,方面的书籍;再进一步扩展到读《古文观止》,后来到县城读书,开阔了视野,开始读白话小说,读鲁迅、林纾等人的翻译作品等等。他的阅读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使他无暇顾及正常的学习。

      况且,这种阅读还进一步扩展到了写作。于是,他自号“盲聋诗人”,模仿古人也开始写起了“律诗绝句”;这且不说,随着阅读面的扩展,后来又开始了写“古文”和“小说”。写了以后又想发表,于是,找了一个志同道合者,两个人办起了壁报,美其名曰“爝火”,每月出一期。

      文学审美这种 “魔力游戏”,使钱梦龙对阅读和写作如痴如醉、如迷如狂,其代价是沉重的。其他学科的学业全部荒芜,杂草横生,全部“红灯”。钱梦龙在初二时,不得不又留了一次级。

      ——但是,从钱梦龙以后的成绩来看,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使他得到了更多,同学们可以猜一下,他会有哪些收获?收获有四:

      第一,文言文功底。我们还记得原来看魏书生的报告,他说钱梦龙深厚的古文功底是他学不来的,这一功底很大部分是在这时打下的。他的文言功底也是后来他命运峰回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文革”结束后,全国评选语文特级教师共36位,上海市仅两位;钱梦龙得以入选,主要凭的是他的两堂文言文教学:一是《愚公移山》,一是《观巴黎油画记》。也为他一生的语文教学作出了贡献,大家知道,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直跳不出“串讲”的窠臼,钱梦龙却凭他的文言功底,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第二,为其“三主”思想之一“学生为主体”以启示。

      什么是“学生为主体”,说白了就是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去读、写、听、说、思、用,在语文的实践中摸爬滚打,从而把语文学好。——这是钱梦龙整个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点,没有这一点,其它都无从说起。听过钱梦龙课的老师都注意到,钱梦龙在上课前都有一个共同举动:就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交给钱老师先归纳整理。钱梦龙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钱梦龙为什么能想到这一点呢,能想到“学生为主体”?

      很简单,因为他自己就是通过“自学”学好语文的啊!1853年,钱梦龙初次走上中学语文教学的讲台,虽然他的语文功底不差,但底气不足;你想吧,初中毕业教初中,现在想来,是有点荒唐。但钱梦龙又是很讲良心的人,一个人琢磨:虽然咱水平底,但也不能误人子弟呀,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啊。那怎么办呢?于是,他开始回忆自己在中学时是怎样学语文的呢?噢,是通过“自学”,既然自己走这条道能学好语文,让学生也走这条道肯定也不错——于是,他发现了“学生为主体”。

      这一点跟魏书生有点像,大家还记得魏书在报告中说过的两句话:一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教,你们自己学吧。”二是“中国人学中国话,有几个人学不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从这一点上来说,钱梦龙此是的自学经历是胚胎了他以后的“导读”。

      第三,为其“三主”思想之一“教师为主导”提供“能力基础”。

      什么是“教师主导”呢?很简单,就是指导学生“阅读”。


展开全文阅读
      我们在课堂上,一篇篇地给学生讲课文,其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文章的能力、素养啊。那钱梦龙让学生自己去“自读”,他干什么呢?指导啊。但是,如果老师阅读文章都不行,读不出什么感受来,他怎么指导啊?“打铁要靠自身硬”。

      所以,后来钱梦龙能给学生的阅读担任“主导”,其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也是从现在开始“胚育”的。

      我们现在很多老师教不好语文,重要是自己的语文功夫(阅读与写作)不行。一篇课文,不看教参,自己也没有思想的发现、没有情感的体悟,没有任何心得感受;那你怎么教这篇课文呢?只有去按教参的结论给学生讲,而那是别人的阅读结果,也自有别人的阅读过程。我们只能知道一个死的结果,却无法知其过程,所以只能给学生以死的知识。

      第四,开发了其智力。

      钱梦龙在初二又留了一次级,可到了初三以后,却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聪明起来了,什么科都觉得不怎么难也。到初三毕业,竟每门科都达到了优秀,尤其是语文,全年级无人能敌。——这是怎么回事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语文学习绝不仅是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原因,它更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这里不在赘述,只是这一理论在钱梦龙身上又一次得到了证明。

      (2)语文给了钱梦龙以“成功”的愉悦。

      我们前面说过,在初二之前,钱梦龙留了四次级,是个名符其实的“差生”、“笨孩子”。他说,自己在当时不是一般的“笨”;一般的笨孩子,一篇短文章读个十遍二十遍,是可以背诵的,而他不同,他是无论如何读,能不会背。有时,免强会背了,等老师抽其来背诵时,又忘了。最后,自己也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万幸的是,这是他遇到了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武钟英,这位语文老师为钱梦龙打开了另外一扇窗,让他看到了一缕阳光,并使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改变了钱梦龙的一生。

      钱梦龙坎坎坷坷、步履蹒蹦地总算读到了小学五年级,这时他们班来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武钟英。因为钱梦龙不是一般的“差生”,“差”得全校都出了名,所以武老师也对他略知一二。

      武老师上课的第一天,就把钱梦龙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别的老师都说你“笨”,今天我来对你做个测试,看你到底笨不笨。他拿出一本小型的“四角号码字典”,对钱梦龙说:你如果能学会这种查字法,就说明你不笨。接着,他教给了钱梦龙四角号码查字法的口角,让钱梦龙先背下来。钱梦龙背了以后,自己试着查了几个字,结果还真都查到了!钱梦龙大喜过望:一说明自己不笨;二是这种查字法太“神奇”了,只要看到一个字,就知道它在第几页,马上就能找到它的读音和释义;而掌握这一“神技”的人,只有他自己,武老师只传给了自己。

      ——武老师就这样,巧施“小计”,使钱梦龙确信自己“不笨”;同时,也在他心中贯注了“自信”,甚至有点“翘尾巴”了。

      武老师没有就此摆身,而是继续扩大地盘。他交给钱梦龙一项任务,每次上新课之前,用自己的“独门神技”把该课的生字词的读音和释义查出来,写在小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学习。

      ——这不是武老师偷赖,而确实是“别有用心”。他用这一行为向钱梦龙和全班同学暗示一个信息:钱梦龙有“独门神技”,在这一点上他比大家都强,可以做你们的老师。当钱梦龙和同学都不认为他“笨”时,钱梦龙便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卑”和“笨”的阴影,看到了阳光和蓝天。

      武老师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教育成果,又在钱梦龙的作文上琢磨“招”。先是对钱梦龙作文中某句写的好句子,提出来在作文评讲时表扬;后来,钱梦龙作文又有了进步,就把某些写得好的段落拿出来在全班宣读,钱梦龙听得是心荡神迷:原来自己的作文也可以作范文啊!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最后,武钟英老师进行了最后重量级的“一击”;将钱梦龙一篇写得较好的文章,经过修改推荐到了嘉定县的报纸上,发表了!

      ——武老师就是这样,使钱梦龙从一个“差生”“笨孩子”鼓足了学习的自信和勇气,重塑了他的生命。武老师用自己的实践为我们印证了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技能[注:更不应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武老师的这一教育行为,不但改变了钱梦龙的学业,也深刻地影响着钱梦龙日后的“导读”。我们前面说了,“教师主导”的前提是“学生自读”,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自读”的呀,自动它需要动力呀!即使是“奔驰”,没有“汽油”它也跑不起来呀。怎样激学生的“阅读欲”,也是钱梦龙“导读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和表扬”,他教过的一个学生回忆说:钱老师最善长给学生“戴高帽子”了。钱梦龙给学生“戴帽子”的水平确实很高,他不是像一般老师随口不负责任的表扬:“很好”“不错”“真能干”……而是戴得含蓄、精致,让你觉得这顶“帽子”戴上确实感到“舒服、熨帖”,而不是尴尬。(大家要想知道具体的情况,自己找钱梦龙的课堂实录,专门看他是怎样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好好琢磨一下,会有所体悟。)我想,钱梦龙如果不做语文老师,而是一个品格低下“官场小人”,那绝对是“溜须拍马”的一流高手,绝不会像我们一样经常拍到“马蹄子”上,让领导听了咱的话像“讽刺”,感到尴尬。

      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在生活中,钱梦龙的这种教育观也时有闪现。有一次他的一个同事,也是他的学生(郑桂花),对钱梦龙说自己的儿子太懒,钱梦龙马上作出反映:“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不是批评出来的。”一句多么相互的话,却蕴含着教育的真理,蕴含着钱梦龙一生的深切体验。

      所以,我说钱梦其“导读”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导情”,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但从钱梦龙的“导情”中,我们又可依稀发现当初武钟英老师改造钱梦龙的痕迹,当初的武老师何尝不是如此做的呢?

      在武老师的“成功教育”下,再加上前面我们所说的钱梦龙所感受的“语文审美愉悦”,钱梦龙荡起“双浆”,将自己的生命之舟驶入了魅力无限的语文学习的海洋。

      钱梦龙首先决心要在作文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但自己要想写好文章,得向别人学习呀,看人家怎么写的。所以,他一方面,买作文书来读;另一方面,也是最重的方面,琢磨课文!思考一篇篇的课文,作者是怎样立意的?怎样选材组材的?怎样嵌词造句的?为什么这样写呀?等等,以及自己读了文章后有哪些启发,哪些感受?等到上课的时间,再把自己琢磨的结果与“偶像”武老师的分析比较比较,看哪些地方与自己一样?哪些地方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不同?武老师高明在什么地方?

      “无意插柳柳成荫”,本来是想学“作文”,这种行为却成了他学习课文的一种习惯和方法,老师讲课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忙着听讲记笔记,他一个人就在那里瞎琢磨,倒也学得津津有味,乐些不疲;更让人高兴的是,用这种方法听课,考试前不用怎么复习背诵,就可以考得很好。

      ——这种学习习惯再往后发展,到了钱梦龙的“导读”法,就演化成了“导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导思”。钱梦龙上课不是给学生讲教参上有的结论性的“知识”,而是把自己阅读课文的思路、方法、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会读课文、读懂课文、读深课文。他这种方法什么时候习得的,就是这时获得的呀!

      这是我们本次课最重要的一部分,讲完了。提两个问题:

      问题一:钱梦龙的导读法在1982年提出,在全国上下、大江南北引起了轰动。因此,有很多人学习这种方法,钱梦龙也带了不少徒弟,为什么大家总是学不到手,至少是没有什么人在“导读”上“青出于蓝”?钱梦龙的夫人也是他在嘉定二中时的同事,为什么她也没学得很好?

      问题二:如果我们学习钱梦龙的“导读法”,应该怎么学?

      转载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第9版
标签:教师随笔 钱梦龙与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钱梦龙与导读(三)
下一篇:钱梦龙与导读(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