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542  
标签:教师随笔
向吴老太爷致敬
我自逍遥一书生

      茅盾先生的《子夜》,说实话我并不喜欢。但是为了写论文,还是硬着头皮读过一遍。书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个出场时间最短暂的角色——吴老太爷。这位老爷子在本书中属于友情客串,刚一出场就被写死,类似《喜剧之王》中周星星的神甫。但绝他可绝非一个“死跑龙套的”。因为茅盾先生的用意在于,用这老爷子的死换取一个隆重的葬礼,好让大上海各界名流以吊客的身份会聚一堂,杜竹斋陆匡时赵伯韬尚仲礼朱吟秋徐曼丽等一众主配角悉数粉墨登场,为后面小说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故事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

      但是不管怎么说,吴老太爷是死了。因何而死呢?根据吴老太爷的发病方式:“吴老太爷……眼里迸出金花。他觉得有千万斤压在他胸口,觉得脑袋里有什么东西爆裂了,碎断了……吴老太爷脑壳里梆的一响,两眼一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以及临床症状:“吴老太爷脸色像纸一般白,嘴唇上满布着白沫,头颅歪垂着”来判断,他是死于突发性脑溢血。引发脑溢血的原因往往是强烈的刺激,这一点,林佩珊的表哥范博文看得很清楚,他“用他那缓慢的女性的声调”揭示出来:“吴老太爷受了太强的刺激,那是一定的。你们试想,老太爷在乡下是多么寂静;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他那书斋,依我看来,就是一座坟!今天突然到了上海,看见的,听到的,嗅到的,哪一样不带有强烈的太强烈的刺激性?依他那样的身体,又上了年纪,若不患脑充血,那就当真是怪事一桩!”

      可怜的吴老太爷,自从在码头上被搀扶到汽车里之后,就在茫然不觉中踏上了死亡之旅。汽车开往大上海市区,开往一个蛰居乡下的吴老太爷永远无法想象也无法接受的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如果说工业社会极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让吴老太爷这个“二十五年来他就不曾跨出书斋半步!二十五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书报!二十五年来,他不曾经验过书斋以外的人生”的老古董无比惊骇的话,那西风东渐的大上海扑面而来的精神文明可就着实令“心里专念着文昌帝君的‘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诰诫”的老爷子吃不消了。话说车子到了家,四小姐好意搀扶老太爷下车,用“一条滑腻的臂膊箍住了老太爷的腰部”,同时奉送上“一串艳笑”和“兜头扑面的香气”。却不料引得老爷子“心只是发抖……《太上感应篇》紧紧地抱在怀里。”同时在内心呐喊一声:“这简直是夜叉,是鬼!”下了车的吴老太爷见到来迎接的儿子,未及老泪纵横,却又被横刺里杀出的程咬金——不,可比程咬金厉害:程咬金再厉害,打架也需三板斧,这两位根本没有出手,就一击必杀,放倒了已是强弩之末的老爷子,这种纯凭内力伤人的功夫已经达到了顶级高手的境界——刺激到了,以致从视觉听觉方面有了全新的渲染上魔幻主义色彩的感受:“他看见满客厅是五颜六色的电灯在那里旋转,旋转,而且愈转愈快。近他身旁有一个怪东西,是浑圆的一片金光,荷荷地响着,徐徐向左右移动,吹出了叫人气噎的猛风,像是什么金脸的妖怪在那里摇头作法。而这金光也愈摇愈大,塞满了全客厅,弥漫了全空间了!一切红的绿的电灯,一切长方形,椭圆形,多角形的家具,一切男的女的人们,都在这金光中跳着转着。粉红色的吴少奶奶,苹果绿色的一位女郎,淡黄色的又一女郎,都在那里疯狂地跳,跳!”当然,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联想:“高耸的乳峰,嫩红的乳头,腋下的细毛!无数的高耸的乳峰,颤动着,颤动着的乳峰,在满屋子里飞舞了!……这一切颤动着飞舞着的乳房像乱箭一般射到他胸前,堆积起来,堆积起来,重压着,重压着,压在他胸脯上,压在那部摆在他膝头的《太上感应篇》上,于是他又听得狂荡的艳笑,房屋摇摇欲倒。”于是,吴老太爷刚刚幸运地躲开了家乡“泥腿子”们的拳头,却被大上海女人们的乳头给压死了。

      冥冥中,吴老太爷似乎是拼了一死来印证《太上感应篇》里那句他奉为圭臬的:“万恶淫为首”。

      唉,叫我怎么说才好呢,对于一个濒死的老人,一个被《太上感应篇》管制了一辈子的正经人,我们就不必质疑他的临终幻觉是否有假道学之嫌了吧。

      其实我真诚地相信吴老太爷是个正经人,是个秉持礼教修身养性的老夫子。否则他绝不会死。相对那些“一口道德仁义,满腹男盗女娼”假道学们,我想我可以向《子夜》里惊鸿一现的吴老爷子致敬。

      关于假道学,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例子——纵观古今,现实生活里这样的人层出不穷。姑且让我举其两例。

      一个是古代的,朱熹。这位大家都熟悉吧?没错,宋代大儒,理学倡导者,曾义正辞严地告诫当时的幼女姑娘少妇老妪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话是二程讲的,但朱熹是二程的四传弟子,故应亦秉持此说。

      这,应该是一位正人君子吧?孰料老先生还有一段风月典故。根据南宋洪迈《夷坚志》上记载,朱熹曾任浙东茶盐公事,一次听说台州太守唐仲友与官妓严蕊交往过密,便派人将严蕊抓来,要她承认与太守有私情——宋朝法律规定,官员举办酒宴,可以召官妓歌舞,但不得留宿夜寝,违者律处——此罪落实,太守唐仲友将被严办。可是严蕊不承认,朱熹大怒,命令:大刑伺候的干活!一番酷刑后,严蕊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她依旧坚持说:我是被人家看不起的歌舞伎人,纵是与太守有私情,料亦不至死罪。然而是非黑白不能颠倒,靠诬陷别人来逃避受刑,我虽死不为!铮铮之言,令人无法不动容。然而朱熹不是人(据说是圣人哈),所以不为所动,仍旧照打。几乎将严蕊打死。直到惊动了皇帝,亲自过问并将朱熹调离原职,严蕊这才幸免一死。


展开全文阅读
      在文才风流冠古今的有宋一朝,诗词,音乐,文士,歌女,组成了温婉氤氲的和谐画面。却有一个朱熹能狠下心来,辣手摧花,几乎将一个弱女子活活打死,当真是不可理喻!

      至于朱熹为何要严追此事,时人已做出解释:南宋俞文豹《吹剑录》,周密《齐东野语》里均记载道:唐仲友与吕祖谦因学术上不合而结下怨仇,与吕祖谦交好的朱熹便借机构陷唐仲友。他执意要从男女关系入手,打倒搞臭对方,因此严蕊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牺牲品而已。可惜,朱熹没有料到,这是一个有风骨的牺牲品,没有让他达到目的。

      可是,假道学的嘴脸是多么可恶,我们总算见识到了。

      另一个是当代的,杨枫。这位大家可能不太熟,此人曾担任安徽宣城市委副书记,后因贪污腐化落马。不过这绝不妨碍我对他的敬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平庸的贪官,而是一个富有开创性的“学者型”人才。他史无前例地运用自己(公款?)进修来的现代企管MBA知识管理自己的“情妇团队”,充分体现出了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精神。

      根据媒体报道,事情是这样地:本来已有家室的杨枫同志在结识了少妇邹某后迅速将其变为自己的“首席情妇”,并将其他几名情妇交给她掌管。杨枫和邹某细细盘点了几个情妇的优缺点,分析了她们的性格特点,运用所学过的MBA理论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制订了周详的管理方案,并为众情妇作了排序:邹某当仁不让坐首席,依次是二号张某,三号李某,四号黄某,五号林某,六号陈某,七号刘某。二号至六号情妇的性格特点大抵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爱钱型、爱帅哥型、爱权力型、爱吃醋型。邹某提出,人尽其用,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如有的主攻上级领导圈子,有的经营公司,共享利益……为了便于管理,邹某为杨枫配备了六个手机号,分配给不同的情妇。在她的科学调度下,杨枫和情妇们彼此满意,相安无事。于是杨枫夸奖邹某说:“多亏你替我管理,我才能安心工作。”……截至东窗事发,MBA杨共计收受贿赂人民币七十多万元,此外还有美元英镑澳元等。

      这位堂堂的宣城市委副书记(当然,按照官场规矩,应该省略这个“副”字),就这样科学理性意气风发地走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以身作则地说明了当前提倡公务员队伍知识化的重要性。

      我们敬爱的胡总书记曾于2006年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做出重要讲话:“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模范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模范地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作出表率。”

      而《检察日报》上登载的杨枫悔过书上,他是这样反省的:“对于反腐倡廉工作,我大会小会都讲,但讲得多,做得少……最终一步步走向了歪道。”

      显然,这与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背道而驰。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胡总书记发表讲话的一年之前,杨枫同志就已经被“双规”了,因此没赶上学习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这都怪他那位“首席情妇”不合时宜的反戈一击以及我们的反贪部门行动太迅速了。

      看,这就是典型的当代假道学。说起仁义道德滔滔不断,做起男盗女娼毫不手软。

      所以,我可以毫无愧疚地真诚地向吴老爷子——这位以身殉道的真道学先生——致敬了。
标签:教师随笔 向吴老太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茅盾简介
下一篇:吴老太爷到上海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