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549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人教版高三必修)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展开全文阅读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4)介词宾语前置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5)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五、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六、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七、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八、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例句 

“又安干毒耶?”(又怎么干去怨恨呢?)

“尔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

“为何人哉?”(是什么人?)

“夫子奚不时来观乎?”(您为什么不时常来参观呢?)

“然则何时而乐耶?”(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

九、省略句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例如: 

①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然( )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例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 )而竭。

 [简析]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谓语省略了。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简析]例句中的“以信”“以情”,都是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后面分别省略了主要动词“告”和“论”。 

 (3)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例如: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 


展开余文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地,拔剑撞而破之。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简析]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5)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6)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十、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高中文言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给考生一把实用的钥匙——谈语文概括性试题的解答技巧(沪教版高三必修)
下一篇:文言文整体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