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64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鄂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案(鄂教版八年级必修)
《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1. 朗读,体会作者情感;
2. 品读,感悟黄河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大家到过黄河吗?*(视频)
黄河以其粗犷、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之所在。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黄河就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来到黄河岸边。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激起万丈狂澜。于是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有8个乐章组成,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第二乐章《黄河颂》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这首诗,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读出诗人一样的热情来。下面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同学们听读,学习朗诵,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 整体感知(吟诵黄河颂歌)
1. 听读,学习朗诵,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范读)
2.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划出最让你动情的句子,并按“序曲——主体——尾声”划分层次。
3. 指读。最让你动情的句子,评点,再读(集体分工读:朗诵词 绘 颂 尾声。)
4. 明确层次。朗诵词尾声作用。
(齐读朗诵词)朗诵词在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奠定抒情的笔调,点明诗的主题)
(板书:伟大坚强.)
齐读尾声部分,尾声部分向我们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板书:学习黄河精神)
(下面我们重点研讨诗的主体部分)
三.品味语言。(品读黄河颂歌)
(一)绘黄河
1. 作者站在哪里望黄河?(高山之巅)“望”统领哪些内容?大声地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作者笔下的黄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作者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波涛滚滚、气势恢宏的黄河奔流图。板书:绘黄河)
那些词句的恰当运用给了你如此的感受?(品味语言)
老师把这段文字稍加改动,大家看看与原文相比,效果有何不同?(掀起 劈 奔)
作者正是用了这些凝练传神的词语把黄河奔流不息的姿态、波澜壮阔的气势展现在我们面前,朗读时应重读这些词语。让我们带着这些理解齐读。
(二)颂黄河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
(三个,啊黄河!)(摇篮,屏障,臂膀)(学生讨论,谈理解,)
2.作者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是“摇篮”、“屏障”?怎样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读读,讨论讨论)
(如果有翔实的资料,大家可能会理解得更深刻。
1)(图片)解说:摇篮:
黄河是摇篮,黄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把黄河比作摇篮,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2)、(图片)解说:屏障:
黄河是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把黄河比作屏障,歌颂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3)、(图片)解说:臂膀
黄河是臂膀,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支流是“铁的臂膀”。如此的巨人,一泻万里,浩浩荡荡,体现了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我们民族的的精神和信念。写黄河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激励着中华民族。
师小结: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黄河是屏障,护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些比喻不再仅是文字,它变成了发自肺腑的赞颂。分割这三个层次的标志是什么?三个“啊!黄河!”(三个“啊!黄河!”把对黄河的赞颂分割成三个层次,使对黄河的赞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我们分别要读出怎样的感情?深情/坚定/激昂,再次齐读。
四、感悟黄河精神
(作者仅仅是写黄河吗?借歌颂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黄河精神的内涵是是什么?
小结:诗人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歌颂黄河,号召中华儿女顽强斗争勇不屈服,诗人歌颂黄河,表达了炽热的爱国之情!
黄河精神,就是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五、课堂总结
《黄河颂》,以它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仍要学习黄河精神,团结奋进,为中华崛起而贡献力量!再次聆听这壮美的乐章。(歌曲《黄河颂》结束)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鄂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黄河颂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
论文:拥有了爱也就拥有了智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