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277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安东诺夫卡苹果》第一课时教学叙述
芝田一鹭
推荐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美妙的画面不断,实在是指导学生模仿学习描绘世俗生活场景的好范本。因为我始终认为,学习写作与练习毛笔字是相通的。练习毛笔字一定要有好的范本,然后对照范本,分析笔法章法,反复临摹,将笔法章法烂熟于心,使形神均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最后将笔法章法迁移即可创作,这样一手好字基本就练成了。至于要成为书法家,那就得再多取法几家,然后博采众长,以及字外功夫等因素相结合,渐成个人书法风格,最后成为书家。而想成为文学家,我想也差不多,先要成为写手,即先要把写作的基本功练好。这基本功,“临摹”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为使学生的临摹事半功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范本”的技法是必要的,毕竟老师的眼界一般总比学生高。就像书法老师比初学写字的人可以看到字帖中范字更多的笔法一样。我们平时叫学生模仿某某文章写一篇,只提供范文,而不加分析的做法,与扔给学生一本字帖,不帮助学生分析笔法章法叫他自己临摹一通道理是一样的。当然,这样做不是说绝对不可以,偶尔这么做也是必要的,因为学生自己也要学会分析范本。但只是这么叫学生模仿,永远不指导学生分析范本,这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天才学生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还是需要老师指点的,尤其是一些技法高超的作品。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老师的作用也体现在这里。
鉴于上面的认识,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确定为欣赏小说第一部分,分析第一部分世俗生活场景的写作技巧,模仿第一部分学习世俗生活场景的写作。至于小说后面三部分,则布置学生自学,学习重点如学习第一部分。
我这样开始第一课时的教学:
雨果的场景是一种世界,蒲宁的场景是另一种世界。相信预习过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若说《炮兽》一文的场景侧重的是场景的“场”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苹果》一文的场景侧重的是场景的“景”字?也就是说,我们从《安东诺夫卡苹果》看到的更多的是唯美的景致?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蒲宁的美景,好好欣赏一番,同时,学学大师是怎么描绘的。
我这样的导入,现在想着,总觉得以老师自己的阅读体会为中心,没能很好地顾及到学生的阅读感受。
接下去我亮出小说第一部分的部分生字词如下:
静谧 叽叽嘎嘎 槭树 惬意 喀嚓大嚼 楸树 鸫鸟 馥郁 犄角 裙裾 镶嵌 斜睨 黑魆魆 黑黪黪 风驰电掣 铿嚓
从检查的情况看,不理想,于是又齐读了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赏析场景。这里的衔接有些生硬。
我先叫学生齐读了一遍第一段,请学生说了说对这个场景阅读的体会。然后,进入逐句分析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么美的场景的。我首先叫学生注意场景中写了些什么,然后注意这些东西分别是属于人们感觉器官中的哪一种。最后再叫学生自由读读这段,体会作者的手笔。
对第一段分析批划大致如下:
……我怎么也忘怀不了金风送爽的初秋。八月里,下了好几场暖和的细雨,仿佛是特意为夏种而降的甘霖,(联想)这几场雨十分及时,正巧是在月中圣拉弗连季伊节前后下的。俗话说:“拉弗连季伊节雨蒙蒙,不起浪,不刮风,好过秋来好过冬。”(联想)后来到了夏末,田野里结满了蜘蛛网(视觉)。这也是个好兆头,所谓:“夏末蜘蛛成群,秋天五谷丰登。(联想)”……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树的林荫道、落叶的幽香(嗅觉)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听觉)的响声。这是那位果商兼果园主雇了农夫来装苹果,以便夜间运往城里,——运苹果非得夜间不可,那时躺在大车上,仰望着满天星斗,闻着飘浮在清新的空气中的焦油味,听着长长的车队在沉沉的夜色中小心翼翼地、叽叽嘎嘎地向前驶去,真是再惬意也不过了。有个雇来做工的农夫,一只接一只地喀嚓喀嚓大嚼苹果。这可是老规矩了。果园主非但不阻止他,反而还劝他吃:
“吃吧。吃个饱,——不吃才傻呢!哪个割蜜的不吃几口蜂蜜。”
第二段,阅读方法类似于上段,也是先齐读感受,后思考写了什么,再琢磨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等,最后自由读读体会其美妙。
对第二段分析批划大致如下:
清晨是寒意料峭的,宁静的。只有停在果园深处珊瑚色(视觉)花揪树上的肥肥的鸫鸟(视觉)的鸣声、人语声(听觉),以及把苹果倒进斗内和木桶里的咕辘辘的声音(听觉),才打破了寂静。果园里由于树叶日稀,已经可以望得很远。不但那条通往用麦秸作顶的大窝棚的林荫道,连大窝棚本身也都可以一览无遗了。入夏以来,果园主把全部家当都搬到了窝棚旁进,虽说到处都是香喷喷的苹果味(嗅觉),可这儿却香得尤其馥郁。(视觉)(空间转换)窝棚里铺着几张铺,放着一支单管猎枪、一只长了铜绿的茶炊,窝棚的角落里搁着碗盏器皿。在窝棚旁边堆放着蒲席、木箱和用坏了的杂物。此外,场地上还挖了个土灶。中午在土灶上熬美味的腌肥肉粥,傍晚则把茶炊放在土灶上烧热,每当这种时刻,瓦蓝色的炊烟便像长长的带子,在果园的树木中间弥漫开去。逢到节日,窝棚附近热闹得如同集市一般,树木后面不时闪过鲜红的衣裙。那些小家碧玉、独院小地主家的姑娘,穿着发出扑鼻的染料味(嗅觉)的无袖长衣,唧唧喳喳(听觉),地聚集到这儿来,“公子哥儿”也都穿起他们的漂亮衣裳——做工粗糙、土里土气的西装,络绎不绝地来到这儿。连村长年轻的妻子也屈尊枉顾。(视觉)(肖像特写)她已有身孕,大脸上睡意朦胧,摆出一副自命不凡的样子,活像一头霍尔莫高尔种的乳牛。她头上的确长着一对“犄角”——那是盘在头顶两旁的发辫,上面还包着几方头巾,因此她的头显得格外大;她脚上穿着一双打有铁掌的短统靴,站在那儿显得笨重、牢靠;身上穿着棉绒坎肩、长围裙和用家织的条纹呢做的裙子,裙子的底色是紫黑的,条纹是砖红色的,裙裾上还镶着一条金色的阔滚边……
就这么着,弄了两段,一节课就过去了。准备明天继续按这样的思路再上点,然后布置学生实践,也试着模仿写点类似这样的场景。
只是,如今我又想起了王荣生老师关于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按照“常态阅读”的谆谆教导。我上面的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按照常态阅读吗?若是变态阅读,那我不是害人吗?那还不如叫学生自己看书,然后要求模仿写一篇。但这样,同我前面讲的“扔给学生一本字帖,叫学生瞎临摹”,又有何异呢?唉,我最缺的还是正确的阅读知识!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安东诺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丹柯》第一课时教学叙述
下一篇:
《安东诺夫卡苹果》赏析2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