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08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丹柯》教学设计
绍兴市高级中学 朱嘉秀
教学目标:
1、 能概述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题
2、 了解小说主题形成的多种途径
3、 体会小说蕴含的悲壮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说主题的多种途径
教学难点:
1、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对主题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由作家导入
二、把握情节
1、检测字词
2、丹柯在小说中还有哪些称呼?
年轻的美男子、骄傲的勇士
3、 概述情节(在这个人物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
(概述标准:是否完整、是否概括、是否连贯)
——熟悉情节
三、认识主题
4、借助情节,你看到了怎样一个丹柯?简述理由
勇敢、无私┅┅(英雄形象)
——粗浅认识主题
四、明确主题形成的多途径
(投影)“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三国 刘邵《人物志》
5、你认为丹柯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英雄吗?
结合丹柯与族人在困境面前的不同表现,感受丹柯的英雄胆略
小结:丹柯是一位英雄,在感受其伟大之时我们无形中将族人作为参照。
——借族人映衬丹柯突现主题
6、 在拯救族人的过程中他的英雄形象是否发生变化?
可以说变:内心有过波动;
族人开始抱怨时,丹柯是快乐而安详的
族人怨恨审问时,丹柯也有所埋怨、责怪
族人生气诅咒时,丹柯怒火燃起
族人兽性爆发时,丹柯心里产生了苦恼
可以说不变:他坚持着把拯救族人做为自己最强烈的愿望
小结:在困境面前的情绪波动让我们看到丹柯终究也是族人中的一员,他也会有常人的痛苦。
他的坚持尤为可贵,只是因爱与责任他战胜了自己。
情节的曲折发展让英雄的形象逐渐高大的同时更贴近真实。
——以情节的一波三折来突现主题
7、 丹柯死了,你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结局?
与小说结尾比较。(体现英雄的悲哀、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手法突现主题
8、总结
小说通过族人、曲折的情节、浪漫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了英雄丹柯的形象,突现小说的主题。
五、拓展思考
建议阅读:鲁迅的《药》
房龙的《〈宽容〉序言》
这两篇文章也涉及了英雄的主题,思考他们采用哪些途径来突现主题?
五、板书
特殊的人物
曲折的情节 英雄(悲壮、悲哀)
浪漫的手法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丹柯》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丹柯》教学设计
下一篇:
读《炼金术士》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