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534  
标签:备课资料
感于《沙之书》
对于一本充满神秘色彩的书。作为年幼的探望者,无疑是一种诱惑。渴求能得到,或能有幸光临。有太多的未知数,还有太多的欲望。我们总是习惯的用自己的习惯方式,来博取个人的短暂满足与需求。

      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明天中会有什么,或会发生某种事。我们也不可能能预料到自己的将来,因为在某一程度上而言,这就是生活。而现在,我们要做的事则很简单,也很重要。

      我们要对“兴趣”一词特留意心。要保持自己的兴趣,要维护兴趣的真谛。凡事,不仅仅只为功利,兴趣是关键。对待一切你有兴趣的事,多留一份心,特意留一份心。

      但博尔赫斯的《沙之书》,若没有兴趣,也不会将其换来,若不是兴趣,就不会半夜伏起看书。而至恐惧。因为这就是生活,你无法得知明日会发生什么事。只有保持兴趣。但往往也是兴趣,将你引入不法之途,人生绝境。

      还对一言有很深的印象: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地点是森林。可我们的森林在哪,我们也能轻一掩藏吗?

      若伯乐迷失了眼,识别不了千里马了,伯乐还是伯乐,千里马依然是千里马啊!

       2008年4月7日 夜
标签:备课资料 感于《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小说里的虚与实——解读马尔克斯《弗尔佩斯夫人的幸福夏天》
下一篇:《马来的雨》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