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705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谏逐客书》教案
一、 背景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所谓“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后来,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次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就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词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主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二、 分析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接着,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 、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
紧接着,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这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这是进一步地引申和反诘。又讲当初如果这四个君主拒绝客卿而不接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国富民强。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又如此腾挪跌宕,反复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在讲了客卿对秦国有利之后,照理下文应当转入主题,论证逐客的错误了;可是,作者在第二段里却笔锋一转,设了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物十分喜爱,对人却持有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此段所设比喻多种多样,意思分为四层:
第一层:“今陛下……何也?”这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是秦国出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回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赵女不立于侧也”
这一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那么,夜间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駃騠这种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占有和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嫔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于秦国的方才可以,镶着珍珠的簪子,缀有珠玉的耳环,齐国东阿所产的丝绢做成的衣服,华丽的刺绣所做的装饰就不能进于前,而按着流行样式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站在旁边了。这一层同前一层不同,是从反面说,并分两个小层次重叠错杂出之。把“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严重危害说得很透辟。更显出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
第三层“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
这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敲瓦器,弹奏筝,拍打大腿,呜呜呀呀地唱歌,这是秦国的音乐;郑、卫的民间地方音乐。虞舜时的《韶》、《虞》。周武王时的《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你抛弃秦国的音乐,而用别国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痛快于当时,看了舒服罢了。这回答紧接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第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国对物取舍的标准,为下文转入正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制诸侯之术也)
这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这样看来,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的错误,推论符合逻辑,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样,运笔酣畅流利,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如宋代李涂就说:“中原诸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犹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义》)
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土地广大粮食就丰富,国家辽阔人口就众多,兵力强盛军士就勇敢。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下面仍继续设喻申述这个意思,: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所以能够显示他的德行。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由于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着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才不论来自那一个诸侯国,这就是五帝三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论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下文就落脚说明逐客的危害。这里不仅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做法,两种结果,以此说明对敌人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展开全文阅读
第四段 收束全文,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用两句话就总结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谈物的部分来照应第二段,以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做法不当。最后一句照应第三段,阐明逐客对秦国危害之所在,因而从利害关系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极有说服力,这两句还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点“窃以为过”相呼应,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艺术特色:
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一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译文:
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我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在东边从宛(wǎn)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jiǎn)叔,从晋国招来丕(pī)豹、公孙支。这五个人,都不生长在秦国,可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于是秦国称霸西戎。孝公采用商鞅制定的法令制度,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富足兴旺,国家因此富裕强大,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甘愿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国家赖以政治安定,国力强盛。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攻占了三川(今河南洛阳一带)的土地。向西吞并了巴、蜀;向北获取了上郡;向南夺取了汉中,吞并了九夷之地,控制了楚国的鄢、郢;向东占据了险要的成皋(即虎牢关),占领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面向西近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ráng)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步侵吞诸侯,使秦成就了帝王的基业。这四位国君,都凭借客卿而获得成功。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外来之士而不重用,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强实利,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现在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月明珠,身上佩着太阿剑,乘坐的是的纤离宝马,树立的翠凤羽毛装饰的旗帜,陈设的是蒙着灵鼍(tuó)之皮的好鼓。这些宝物,秦国不出产一样,可是陛下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可以采用,那么夜光宝玉,就不会成为朝廷的装饰;犀角、象牙所雕的器物;就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能歌善舞的女子,就不会充满陛下的后宫;(juétí)这样的名骥良马,也决不会充满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采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如果用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人耳目的一切都是秦国本地所产的然后才能用的话,那么装饰有宛地珍珠的簪(zān)子,镶嵌有珍珠的珠玉耳环,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您面前;那些衣着打扮随俗入时的,容颜体态优美好看的外国女子,也不会侍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瓮(wèng)叩盆,弹筝拍腿,唱着乌乌呀呀的歌,来快人耳目的,倒真是秦国的本土音乐了;郑、卫桑间的民间俗乐,昭虞、武象等乐曲,那是外国的音乐。如今陛下您却抛弃了敲瓮叩盆的秦乐,而取用郑、卫的民间俗乐,抛弃了秦筝而取用昭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使人快意,适合于观赏的需要呀。可是现在陛下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可用不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的就赶走,是客卿就驱逐。这就看出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所看轻的,却是人民百姓。这不是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策略啊!
我听说,土地广的,粮食就多;国家大的,人民必众;武器锋利的,士兵作战一定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土壤,才能成就了它的博大;河海不遗弃细流,才能成就了它的深广;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显示出他的德行。所以,地不分四方,民不论国籍,一年四季就都会富足美好办,鬼神也会来降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啊!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来成就诸侯,使天下之士离开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武器借给敌人,把送给粮食盗贼”啊!
许多东西并不产于秦,但是可当作宝物的却很多;许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愿意对秦国尽忠心的也很多。现在驱逐客卿而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敌国的实力,结果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又和各国诸侯结怨,这样做而使国家不陷于危境,是办不到的啊!
旁逸斜出:
公元前246年(韩桓惠王二十七年,秦王政元年),郑国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企图使秦国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无暇东顾。秦国采纳了郑国建议,并于当年开始凿泾水修渠。施工中秦王发现郑国来秦是韩王的“疲秦”之计,怒而欲杀郑国。郑国辩解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认为有理,命他继续修渠,渠道终于建成。当初,就在秦王发现郑国是韩国的间谍时,不仅“怒而欲杀郑国”,而且下令驱逐所有的“客卿”,即在秦国担任官职的外国人。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于是写了这个奏折给秦王。秦王听取了李斯的建议,撤消了逐客令。
我想做这样一个假设,比如我说,同学们,语文重要呀,谁要是每天不背熟一篇文章,写出一篇文章,就什么课也不要上了,到我办公室里来背、来写。那么,你赞同吗?我敢说,你肯定不赞同。八九门课呢,高中又不是只开一门语文。再者说了,语文也不全是背和写呀。可是,我,一个语文老师就这么个想法,而且将要这么做了。现在,请你说服我,否则,我将这么要求你。那么,你将打怎样说呢?我可以给你提个建议,你可以先东拉西扯,然后古今中外几个例子,最后来上点漂亮的排比,算是结尾了。然后,我就被说服了,深受感动,收回成命。可能吗?
可是,我们同学的作文不就有这样写的吗?有个开头,还不一定有论点;中间三个例子,做什么用的?很明确,凑字数;最后肯定有个结尾,要找最好的句子,文采一点,老师喜欢。于是,这就叫‘议论文’了。至于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那才不关我的事呢。我现在想,如果李斯也是像我们一样地写《谏逐客书》,将会如何呢?秦王会不会因此收回逐客令呢?答案会是很明确的。
展开余文
所以,我们有必要看看李斯的文章是怎么写的,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第一句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见解,毫不拖泥带水。既不追求什么“优美词汇”,更不拐弯抹脚地“引出”观点。为什么?朝廷政事繁多,谁有闲工夫听你“慢慢道来”。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别人不想让你“害命”,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不看你的文章,或者不认真看你的文章。那你的文章即使好,也是白写。开门见山地提也论点,让别人阅读时有明确的方向,更利于理解你的观点,于人于已,何害之有?那么,借鉴之一就是,废话少说,最好不说。
接着文章列举了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人为秦国国家富强所做的贡献。为什么只列举这些人?就因为他们是秦国的“客卿”,他们为秦所做出的贡献是真真切切的,是人所皆知的。秦国本国人有没有为秦的强大做出过贡献的?有。肯定有。但他们不能说明“客卿”所起的作用。别国有没有“客卿”?有。肯定有。苏秦还挂六国相印,苏秦总不能是“六国”人吧。但他只能说明“客卿”对一个国家所起的作用,不能直接论证“客卿”对“秦”的强盛所起的作用。因此,只有文章所列举的,才是最好的“例子”,才最能说明秦的强大离不开“客卿”,逐客是错误的。所以,借鉴之二就是,必须选取真实的最能论证观点的例证。
文章还把秦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排斥甚至喜欢享用外国物品和在用人上的“逐客”作了一种比照,顺理成章地得出秦王“逐客”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结论。当然,如果秦王的确没有“跨海内制诸侯”的想法,李斯这个推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是,整个秦国朝廷都有着吞并六国四海归一的勃勃雄心,因此,这个结论不只秦王,而是整个秦国朝廷都不能接受的。事与愿违的原因就出在“逐客”的行为中,那么“逐客”的不妥就变得不言而喻了。以不可接受的结果来反证过程的错误,在严密的逻辑推断中使别人陷于两难,使得秦王不得不自我否定“逐客”的论证手段不能说不高明。于是,就有了借鉴之三,利用对比、假设等一系列论证手法,使对方陷于两难。
最后,从正反两面得出结论,延揽人才要“不让土壤”,“不择细流”,“王者不却众庶”。而“逐客”的结果却是“资敌”“益仇”,“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至此,文章把“逐客”对秦国的危害讲得清楚明了一览无余。秦王如果希望秦国强大,进而驾驭天下,就必须收回“逐客”令。“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唯才是用。这样,我们就有了借鉴之四,结论是对论点的深化。
《谏逐客书》教案
《谏逐客书》
第一项 作家、作品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战国末入秦,为秦王嬴政的客卿,后来官至丞相,始皇死后被杀。是秦代著明的政治家、散文家,代表作《谏逐客书》、李斯的碑文有、《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歌颂秦朝的功德,对后代的碑志铭文有影响。
第二项 文体知识
《谏逐课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的议论文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
第三项 主旨
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
全文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第四项 层次段落
全文共五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本文层次清楚,结构严密,无懈可击。
第五项 写作特点
1.论点鲜明。开门见山,使文章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干净利落,毫不隐讳。
2.论据充足。论据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
(1)历史事实。本文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即秦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然后作者归纳:
1)归纳一段得出结论,紧扣中心论点。提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李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客卿不负于秦国,没有客卿秦国就不能强大,那么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是完全错误的,自然扣紧了中心论点。
2)现实事例。第三段先极力铺张秦王所爱之珍宝、美女、音乐,但都非秦国之产,秦王“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只是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就指出这种做法只是快意当前实在是眼光太短浅了,不仅如此,对任用人才则相反,“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两相比较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最后深化得出结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切重要害的指出,这决不是秦王想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
李斯站在秦王的立场从想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出发,这种不注用人才,不广贤纳士,还想驱逐客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又有利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3)理论作证。第四段进一步分析深化,从自己所听到的名言,又以五帝三王的经验为依据,指出:三王之所以无敌天下,那是因为“不却众庶”是“不却众庶”的好处。而今却不同,而今乃是“弃黔首却宾客”,那会怎么样呢?那样做只有害处没有好处,那样会“以资敌国,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其结论就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通过引证分析阐明了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从而又紧扣中心论点,从理论上证明逐客是错误的。
经过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论证才得以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3.论证有利。本文论证方法多样。第一个就是以举例例证驳斥谬论;第二个是以演绎推理,铺陈事例,引出谬误,进行驳斥;第三种方法是正反对比,透辟的分析有力的论证其要害;第四个方法是以归纳论证得出结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鲜明而有利的。第三段以重物和轻人相对比,使人清晰的看到逐客令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正是作者击中要害的论述。第四段以纳客之好处和逐客的之害处做对比,又使人鲜明的认识到逐客的危害性、危险性。那么第三段、第四段对比的论述周详而透辟,才振动了秦王使他清醒,从而撤除了逐客令。
4.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语言生动采用了大量的铺张手法。
如第三段以前的大部分,语言流畅是因为运用对偶、运用长短不一的散句,长是三四个字、十几个字相迭而出,使文章有节奏有韵味。
又如文章还大量的运用了大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此外文章还有铺陈、对偶、排比。运用铺陈的部分集中在第二、三段。第二段中的秦穆公中的求士,以“西取、东得、迎”来铺陈纳客之殷勤、周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用“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等铺陈扩土的结果。第三段更是极力的铺张秦王所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铺陈手法主要是凭借大量的运用排比句来完成,第二段中的穆公求士和惠王扩地;第三段中所列秦王所爱之、色、乐、珠、玉;第四段中地广国大、兵强和泰山、河海、王者之所成就有气势有感染力。
本文中还有了大量的对偶句,如:“强公室,杜私门”、“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他们或因为同义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谏逐客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示例
下一篇: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