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418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欧•亨利小说两篇》教案(沪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概括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

2、学习小说巧妙的情节、悬念设置,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

3、感悟“含泪的微笑”。

说明:

欧•亨利是继契诃夫、莫泊桑之后,又一位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小说对二十世纪初期正处于历史性变动时期的美国社会,进行了形象的展示与剖析,同时在世界文坛上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创作之路,《贤人的礼物》、《二十年后》都是他的代表作品。在学习了契诃夫、莫泊桑的作品后,学生对小说的学习应该有了较多的感受,所以学习要求可适当提高。何况欧•亨利的作品有着他鲜明的特色,从“欧•亨利式的结尾”出发设计教法,可说是抓住了要点,能以此带动全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学习,避免思绪纷繁、问题琐屑。以《贤人的礼物》为主进行学习,可突出重点,加深体会,《二十年后》作为拓展延伸的材料,既可以迁移前者的学法,又是对欧•亨利小说特色的再次感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语言,分析体会眼泪与微笑即痛苦与幸福、深沉的悲愤和逗人的苦笑交糅的艺术表现手法。

2、难点:当金钱与真情、真情与法律产生矛盾时,该如何抉择?

说明:

欧•亨利以新颖独特的构思、诙谐幽默的语言、表面轻松而内里沉重的格调,表现出对健康人性的强烈关注,对社会现象的清明审视、对现代人生的深切反思。教学时要避免学生被表面情节的东西所吸行,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内容,抓住文中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语言俏皮、幽默的句子,以及心理、细节描写的地方进行深入分析,能让学生对“含泪的微笑”真正有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圣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耶稣降生时,三个贤人从东方来到伯利恒送给他礼物,他们赠给耶稣黄金代表高贵,乳香象征圣洁,没药预示耶稣将为世人赎罪而死。从此以后,西方在圣诞节这一天互相赠送礼物来表达自己心中最真挚的感情,因而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贤人的礼物》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2、请同学们迅速阅读“书海领航”,了解欧•亨利的文学艺术成就,概括一下他的作品的主要风格。 阅读“书海领航”,概括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描写小人物”、“含泪的微笑”“欧•亨利式的结尾”。 由圣诞节赠送礼物的由来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文末点明中心的“贤人”一词相扣,从而也解释了题意。

了解作家的艺术风格,有利于后面指导学生对课文的深入解读。

整体感知 1、通读《贤人的礼物》全文,复述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2、现在老师为了让主人公的行动更清楚地展现出来,准备和大家共同来尝试用对联的形式来梳理文章的情节。老师出一上联:黛拉满头秀发换表链链回表去,请同学们尝试对下联。

 

 

  1、学生阅读全文,复述故事情节,可要求语言简洁能抓住要点:女主人公黛拉在圣诞节前忍痛割爱卖掉长发为丈夫杰姆买回白金表链,与此同时,杰姆却卖了心爱的祖传金表为妻子买了她向往已久的发梳,两人珍贵的礼物都成了无用的东西。

2、下联可以是:杰姆祖传金表变发梳梳有发无。 先通览全篇,了解概貌,为后阶段的阅读教学作好准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表达能力。

分析感悟 当你得到一份梦寐以求的礼物时,你一定会欣喜若狂,而本文中的吉姆和黛拉收到对方为自己煞费苦心准备的礼物时是怎样的感受呢?这个结局似乎有点出人意料,那么你认为是否在情理之中呢?为什么?再读课文,请从文中寻找依据。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诱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可从情节安排、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角度进行深入把握:

1、情节安排

⑴作者在情节展开过程中,是否已作了充分的铺垫?

⑵人们都说欧•亨利是个编故事的能手。他是如何运用巧妙的构思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引人人胜的?

 

 

2、人物形象(以黛拉为例)

⑴为什么要将故事安排在圣诞节这个特殊的日子。

⑵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谁着墨比较多?为什么?

⑶黛拉哭了几次?笑了几次?分别是为什么?

⑷围绕礼物,黛拉前后有过怎样的心理活动?

⑸你认为黛拉是个什么样的女性?

 

 

 

 

3、主题思想

⑴你对黛拉和杰姆圣诞节互赠礼物的这个结局遗憾吗?为什么?

⑵在小说的故事已叙述完毕后,为什么作者还要加上最后一段的内容呢?

⑶为什么前面称他们为“笨孩子”,后面又反复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⑷请从主题角度尝试给前面的对联加一个横批。

 

 

 

4、含泪的微笑

⑴读完整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⑵怎样理解“生活就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三者组成的,而抽噎总占优势”这句话? 学生再次深入阅读课文,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尝试选择一个角度加以分析。

 

 

1、让学生领悟:

⑴课文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作者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最紧要的东西包藏着,引而不发,到结束时才和盘托出原委,出奇制胜,正是这些悬念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

⑵“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2、通过对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及其它重点语句的分析,明确:两人无主次之分,仅是因为小说采用了明、暗线的结构形式,虽然在叙说上以黛拉为主,但这无损吉姆的形象。从时间上看,圣诞节是人们互赠礼品的节日;从经济条件上看,他们家经济拮据;从夫妇之间的感情看,两人深爱对方远胜于自己。夫妻情深,又逢佳节,穷困的家境使他们不约而同地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为对方买礼物。这样的巧合真实可信。


展开全文阅读
3、虽然两位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但这并不是一个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因为黛拉和杰姆彼此都送给了对方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间最珍贵的礼物。

难怪作者把小说的题目命名为《贤人的礼物》,这是神圣的、寓意深远的礼物。黛拉和吉姆是真正有智慧、有勇气的品德高尚的“贤人”。 

4、读完这个故事,给我们印象最真切的是,贫困带给人们的除了相亲相爱,更多地只是悲伤和苦涩。欧•亨利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己对他们的深切同情,更重要的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与不公,这种理想的难以实现,的确是社会的悲剧。“含泪的微笑”正是欧•亨利艺术手法的独特魅力。 以“欧•亨利式的结尾”为突破口,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既突出了欧•亨利作品的特点,又抓住了要点,可以由此研析全文。

通过深入小说细部的阅读,可以着力培养学生发现且思考问题以及对重点语句进行揣摩的能力。

 

精于构思,往往有曲折的情节叙述和出人意料的结尾,使人回味无穷,这是欧•亨小说特点之一。这一点较易把握,可先行分析解决。

 

 

 

 

 

描写小人物是欧•亨利小说最令人注目的内容,吉姆和黛拉的形象表现出了许许多多小人物的最平凡又最伟大、最真实又最感人的感情世界,通过对语句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善良崇高的人性与冷酷无奈的生活现实间强烈的对比。

 

 

 

 

 

 

对健康人性的强烈向往和追求,是欧•亨利小说的重要主题。

 

 

 

 

“含泪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但这一点较难把握,放在课堂末尾部分讨论,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

能力迁移 阅读《二十年后》,再次感受欧•亨利作品的特点。

1、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欧•亨利式的幽默”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3、这故事的结局你能接受吗?

  这个故事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资本主义社会本身血腥和罪恶的“发家史”让鲍勃“受益匪浅”,让他“学会”了如何生存,而他最后也成了社会的“牺牲品”。也许,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可是真正让他产生变化的是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   《二十年后》同样鲜明地体现了欧•亨利小说的特点,学生完全可以将《贤人的礼物》的学法,运用到本文的学习中来,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布置作业 1、《贤人的礼物》充分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氛围,语言俏皮,幽默风趣,请从文中找出几处典型的句子加以分析。

2、为什么二十年时间“有时却会把一个好人变成个坏人”?

3、课外阅读欧•亨利的作品,如《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长青藤叶》,深入感悟他的作品特色。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再次地疏理。

从课内到课外,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领学生更丰富地感悟作品内容和特色。

 

【思路点拨】

在学习《贤人的礼物》时,可抓住“这情况不免使她想起,生活就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三者组成的,而抽噎总占优势”这句话,也能串起全文的学习。首先看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哭泣抽噎,找到相关句子,并说说这是为了什么而哭泣抽噎。接着寻找表现“微笑”的段落或者句子,明白文中人物对自己,欣赏自己,挖掘珍惜贫困生活中的美丽;对亲人,关爱他们,牺牲自己为亲人着想;对彼此,相互温暖,一起度过冷冬;对生活,不逃避,不放弃,勇敢面对,积极争取。如此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感受“含泪的微笑”等欧•亨利的小说特点。

【练习举隅】

1、《贤人的礼物》采用了双线索结构,明写的线索是黛拉买礼物,暗写的线索是什么?请尝试摹仿原作风格,将小说的暗线情节写出来。

2、如果《二十年后》中的杰米到拘留所看望鲍勃,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欧R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贤人的礼物》教案(沪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