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5316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三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三课堂实录
《鉴赏诗歌形象》课堂设计实录与感受(人教版高三选修)
教学设想: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归纳诗歌形象的分类;
3、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
教学重难点: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
教学方法:以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形象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概念
师: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
生:大笑
师: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形象。。(师板书课题)
师:何为诗歌形象?它有什么分类?
生1:形象又称艺术形象、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生2: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也称意象)。
(放映幻灯片,给出简洁准确的概念)
二、鉴赏形象之人物形象
师:回答的都很好。诗歌中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内涵,这是诗歌鉴赏很关键的第一步。你们觉得鉴赏诗歌形象首先关注形象的哪方面?
生:应该注意人物形象中的抒情主人公,把握好抒情主人公形象会帮助我们理解诗歌。
师:对,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有借诗歌抒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如李商隐的《贾生》。
生1:感叹报国无门,不为当朝所重之愤慨,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生2:抒相思别离、物事人非之感,如苏轼《江城子》。
生3:或叙命运无常往事难忘,如李煜《虞美人》。
师:对,所以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要知人论世,关注诗歌写作的背景。了解诗人气质,熟悉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你如果不熟悉杜甫生活的历史环境,不知道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就体会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给他带来的伤痛。你如果不了解李清照后半生的颠沛流离,不了解她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夫死的惨痛遭遇,你就很难把握她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幻灯片举例)
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学生讨论交流)
生:老病孤独,漂泊异乡,形单影只,无所依靠。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未酬的壮志——一个为之挥泪的老人形象。
师:除了要注意身世背景外,还应该注意抒情主人公的什么?
生:还应该注意他们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神态、动作,因为这对鉴赏也很重要,比如,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就能感受到他得意的神态,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壮怀激烈的形象就通过此表现的淋漓尽致。
师:很好,我也来举一例,大家看看陆游的《诉衷情》。(幻灯片展示)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 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学生齐读,讨论交流。)
生1: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心忧天下的抗金英雄形象。
生2:在本诗中,我们感受到主人公曾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赋闲在家不被任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自我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未忘忧国,壮志不已的爱国精神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师:同学分析的很好,大家共同来归纳一下所熟悉的抒情主人公。
(学生七嘴八舌的总结回答,气氛热烈。)
(幻灯片展示,总结常见抒情主人公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 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 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王维)
(4)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 游、辛弃疾)
(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李 白、王 维)
(6)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的形象(王昌龄)
师:在诗歌中,人物形象还涉及所写人物的特点,如果能很好理解此类人物形象,对于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现就不难把握。
(幻灯片展示)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抓住了哪些特点表现的?
(分组讨论,推荐同学回答。)
生1: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生2:第一句动作描写,第二句神态描写,第三句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心理。
三、鉴赏形象之景物形象
师: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关乎答题,景物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诗中的景物是诗人为抒发感情而精心剪裁设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形象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展开全文阅读
(幻灯片给学生一个温馨的提示,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更注重景象事物,意境则景物事物与情的 结合。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意象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解说:考虑学生经常对意境和意象概念不清,由此让他们清楚的区别。
师:鉴赏写景诗要注意哪些方面?
生1:景物的远近 ;景物的色彩方面;
生2:景物的动态 ;景物的静态等等。
师:请围绕这些方面举例来说明。
生:唐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里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近景,万里船远景。前两句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而且,两句动景两句静景,就景物的远近、动静、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绘画美,更促人深远的联想。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生鼓掌)
师:他分析的非常全面。看来同学们对写景诗了解还是很具体的,不过,除了写景诗外,还有一类诗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咏物诗。此类诗多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所以分析时,要注意物我合一。这类诗比较常见的有贺知章《咏柳》,于谦《石灰吟》,黄巢《菊花》等。
(幻灯片展示鉴赏规律)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的几点:
a、诗中“物象”是作者人格化了的形象。作者借此曲折的反映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b、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师:根据我们总结的规律,下面来鉴赏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幻灯片展示)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问:诗中借所塑造的蝉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觉得在这首诗中,写到了秋蝉这一个形象,它凄凉的叫声有气无力,更勾起了狱中人的深深思绪,怎忍受那黑鬓薄翼的蝉儿,竟对我这白发人不停地悲泣,寒露浓重已使你有翅难飞,没有人相信你居高饮洁地纯正,又有谁替我表白这耿耿心迹。所以我觉得作者借蝉想喻自己的高洁。
师:回答的很准确,在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数量繁多。春花秋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冷雨寒窗,晨钟暮鼓等等。如果我们能了解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望月常用来抒思乡之离愁,折柳相送多为分别之时,这对鉴赏诗歌作品的内涵有很大帮助。
(分组比赛,看哪组总结的景象、物象的含义多。)
组1:冰雪----喻忠贞、高洁。月----离愁别绪,思乡之情。柳----引发感伤离别之苦。
菊----坚贞高洁。
组2:梅----傲霜斗雪。子规、猿鸣----凄凉哀伤。寒蝉----悲凉的同义词,也喻指高洁。
水--愁绪。燕--春光美好,人事代谢等。
组3:杨柳——“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南浦——“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酒——“醉不成欢惨将别”“今宵酒醒何处”
这些都是可以表现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的意象。
组4:投笔——“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长城、塞上、边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柳营——指军营。
请缨——“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些形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师:看来每组都是了解众多呀,大家不相上下,胜负虽不能见分晓,但由此大家能多掌握一些意象含义,结果很好。(板书,对今天所讲要点给出结构图)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古典诗歌作为常青的艺术,总是内涵无涯,发掘不尽,希望你们在鉴赏中,能做到扩散思维,将高度浓缩凝练的诗句膨化开,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发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异彩。
(幻灯片布置作业)
教学感受:这是一堂校内公开课,我在最初选课题时,考虑很久,放弃了现成的课文,而选择了毫无教材依据的诗歌鉴赏这一课题,就是考虑学生在考试中对诗歌鉴赏题存在很大的困惑,许多学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总结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由于诗歌语言精练、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和传统的审美习惯。我想通过这一堂课,引导学生对诗歌形象做点探讨,消除他们对诗歌鉴赏的畏难情绪,给他们在鉴赏答题时有可以依托的拐杖。
当然,诗歌鉴赏涉及的知识要点众多,我这堂课所说的不过是其冰山的一角,意境、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语言、答题规律等都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面对接触诗歌鉴赏时间不长的高一学生,我选择了形象作为诗歌鉴赏专题的第一讲,因为诗人艾青曾在其《诗论》中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赏析一首诗,必须从诗歌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如果离开形象和感受,任意往政治教化的大题目上扯,或只注意手法技巧,那是根本不可能理解诗中的真意,更谈不到艺术的鉴赏。正如黄庭坚所说:“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大雅堂记》)
通过本节课我感受到能帮助学生解决诗歌鉴赏过程中的一点困惑,让他们找到了鉴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归纳常见形象所蕴涵的含义,帮助他们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同学们反应积极,较好地取得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三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三课堂实录
鉴赏诗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析老舍语言特色(高三)
下一篇:
诗歌鉴赏(一)(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