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006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古代汉语复习教案(扩展版)(高三)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3.  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4.  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以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  提高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三、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课时安排:15                         

第一课时、汉字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汉字的性质,重点熟悉“六书”说,认识分析汉字形体构造对了解词义的意义,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的特点与汉字借用的两种情况。汉字的形体构造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简述汉字的表意性质:

        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造字法;转注、假借属用字法。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书阅读-

  1.  象形字构造与词义:-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谓象形,就是画成所要表达的物体,随着物体形状而曲折宛转,日月就是这样的字。另如:山 羊 牛、豕、鹿、 矢、 鼎、 血、 而、 石、 高、 大。

象形字主要分为两类:(1)独体象形。(2)合体象形,又称依附象形。

2.  指事字构造与词义: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所谓指事,就是初看能够识别形体,审视能够看出意义,上下就是这样的字。另如:刃 本 寸 面 亦 旦 甘。

指事字可以分成三类:

(1)独体指事。用纯粹抽象符号构成。

(2)加体指事。以指事性符号在整体中标明特定部位。

(3)变体指事。用增减某字的笔画来表现词义,如“木”的一半表示“片”。

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所谓会意,就是比并二字或数字,会合它们的意义以成新义,凭此看出造字者的意向,武、信就是这样的字。会意字可以分为两类:(1)同体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表意符号组成。如:从、比、并等。

(2)异体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表意符号组成。如:间、 休、 牧、 罗、 莫、寒 、臭、 息、 取、即、 既、 斗。

4.  形声字构造与词义: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所谓形声,就是以表事类的字为形符,取音同或音近的字为声符,合成一个新字,江、河就是这样的字。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形符(也叫做意符)——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 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

 分析 形声字的表述法通常按照《说文》的术语:从某,某声。

 例如:“梅”字,由形符“木”和声符“每”两部分组成,分析为:从木,每声。 

分析形声字应该注意的几点:

  ① 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

  视、祁——示是声符(剩下的部分是形符,),与从“示”的“福”、“祈”、“神”不同。 

   锦、钦——金是声符。与从“金”的“铁”、“银”不同。

   钊、到——刀是声符。与从“刀”的“割”、“剖”不同。

   问、闷——门是声符。与从“门”的“闾”、“阎”不同。 

   冯——仌(bīng)是声符。与从“仌”的“冻”、“凉”不同。

   和——禾是声符。与从“禾”的“稻”、“穗”不同。

   蚀——食是声符。与从“食”的“饥”、“饿”不同。

   孟——皿是声符。与从“皿”的“盆”、“盛”不同。 

   ②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的字:

  條、倏、脩、修——分别从木、犬、肉、彡,攸声;形符在右下角。

   颖、颍——分别从禾、水,顷声;形符在左下角。

   佞——从女仁声;形符在右下角。

   從、徒——从辵,分别是从声、土声;声符在右上角。

   辩、辨、瓣——分别从言、从刀、从瓜,辡声;形符在声符的中间。

   哀——从口,衣声;形符夹在声符的中间。

   裏、裹、衷——从衣,分别是里声、果声、中声;声符夹在形符的中间。   

  ③ 省形和省声 

  有少数形声字,其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起来才能起表意或表音功能。

  形声字形符省简的叫省形。形声字声符省简的叫省声。 

  晨——从晶省,辰声; 星——从晶省,生声; 釜——从金省,父声;

  豪——从豕,高省声; 融——从鬲,蟲省声; 雪——从雨,彗省声。 


展开全文阅读
    形声字有六种形式: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

5、假借:在早期汉语词汇不丰富的情况下,假借是解决表达困难的最好办法,通过假借(借形新义)这一用法使得汉字的词义变得丰富多彩,也更富表现力。现在的一词多义,其产生很多与早期的假借用法有关。

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所谓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要表达的词义,令、长就是这样的字。假借与转注同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

    6、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老考是也。----由于许慎界说含混不清,迄今没有一致的结论。

四、练习:

1、选出造字法全相同的一组。

A、目 木 刀 高 向 龟 其 竹      B、刃 旦 亦 上 下 甘 求 面

C、逐 歌 罚 玻 骅 剐 杆 架      D、益 意 比 朋 闻 闷 休 取

2、选出造字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A、寄  致  混  譬  固  闷     B、舀  采  兵  信  意  孬

C、马  牛  水  州  示  二     D、臼  电  旱  寇  弓  岔

第二课时、汉字的通假

教学要求:

    了解汉字通假的特点,掌握课本中的通假字。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什么是汉字通假:

是指古代书面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1)通假字是本字音同音近的替代字;通假义是指与字形所表示的意义无关的被通假作它字的意义。

(2)用字与写别字不同。写别字是错用了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不合规范的字;用字通假则是用了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替代字。

(3)秦汉以前,由于字词关系尚不稳定,用字通假现象较为常见。魏晋以后,逐步形成了词有定字的局面,用字通假现象日益减少。

二、通假与假借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音同音近借用,都把汉字作为记音符号。               

  不同点:

(1)假借是六书之一,其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借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书写未造字词,特点是“本无其字”。通假则是已有本字却用由于用另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特点是“本有其字”。

(2)假借字对所借字形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永久的占用。通假则是暂时的偶尔的替代,字词关系确定后,一般就不再通假字而只是本字了。古书难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书用字情况复杂,即同一个词时常有不止一个的字形来记录它。本节介绍的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就是古书常见的四类用字现象。 

(一)假借字

1、什么是假借字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间的通用和假借。这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託事”。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早晚的“早”写成“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

   飞翔的“飞”写成“蜚”;

   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

   背叛的“叛”写成“畔”;

   抗拒的“拒”写成“距”;

   修养的“修”写成“脩”;等。 

1、 什么是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例如“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2、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但是“其”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造出了新的“箕”,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其”和“箕”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 

    3、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

   例如“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又如“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 

   (2)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

   例如“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做妻子。娶妻的“取”后来专造“娶”字表示。“娶”承担的是“取”的引申义。又如“解”的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 

   (3)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例如“齐”的本义为齐平,假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这个词(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表示祭祖之前对祖宗的崇敬。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齋”。“齋”承担的是“齐”的假借义。又如“辟”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躲避”的“避”这个词。后来造了“避”字。“避”承担的是“辟”的假借义。 

  

附:新课标必修1-5中的通假字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

(1)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从—(纵)

(2)卒起不意,尽失其态。                 卒—(猝)

(3)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授)

(4)或师焉,或不焉。                     不—(否)


展开余文
(5)君子生非异也。                       生—(性)

(6)芳菲菲其弥章。                       章—(彰)

(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影)

(8)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共—(供) 

(9)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 

(10)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返)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捧)

(12)距关。勿内诸侯。                     内—(纳)

(1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吁)

(14)终老不复。                          取—(娶)

(15)虽有槁暴                            暴—(曝)

(16)举酒属客                            属—(嘱)

 小结:找本字的方法———加偏旁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

(1)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才)

(2)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陌—(百)

(3)虽趣舍万殊,                             趣—(取)

(4)秦有余力制其弊                           弊—(敝)

小结:找本字的方法———减偏旁

3、同声旁字互相代替,例:

(1)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邸—(抵 )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晤)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脱) 

(4)固时俗之工巧兮,缅规矩而改错。           错—(措)

(5)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纫—(韧)

(6)秦伯说                                   说—(悦)

(8)距关。勿内诸侯                           距—(拒)

(9)涂有饿莩不知发。                         涂—(途)

(10)揉以为轮,                              揉—(柔)

小结:找本字的方法———换偏旁

4、音同或音近字互相代替,例: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

(3)王回深父                                 父—(甫)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无—(勿)

(5)少假借之                                 少—(稍)

(6)张良出,要项伯                           要—(邀)

(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

(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早)

(9)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隙)

(10)秦王还柱而走                            还—(环)

小结:找本字的方法———找同音字

第三课时、多义词(一)

一、教学要求:

了解汉语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词语演变的一般形式。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在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语言也同样如此。语言在发展变化中,存在着成长、衰落、复兴或消亡的。不过这种成长、衰落、复兴或消亡不象生物那样按自然规律发展,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过程和规律的。语言的成长、衰落、复兴或消亡主要是指某种语言使用范围的扩大、缩小、复兴或消亡。而这一点体现的最明显的主要是在词汇上。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发展也就最易被人们察觉。一个词的意义往往都是由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构成。我们这里主要看一下词汇意义即词义。词义具有概括性的特点,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为人们的交际省去了许多麻烦。

词义的发展变化是词语演变的一种形式。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对同一词语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

例如同是一个动词“坐”字,因秦汉时尚无坐具,故而《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樊哙从良坐”的“坐”,是指两膝跪在地面的席子上,臀部压在脚跟上的动作,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坐”。 

2、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

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是词义的引申转变。所谓“引申”,就是从一个词的原始意义(本义)申展出另一个或多个与本义有关的词义来。新的词义产生后并不排除原来的本义,而是两者同是并存于新的词义中。

3、 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是什么,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所讨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因此,我们所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鄙”的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试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展开余文
例如“兵”字,在古代汉语中本义为“兵器”,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句的“兵”,就是指它的本义。另如《战国策-赵策-触詟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这里的“兵”由“士兵”引申为“军队”之义。再由“士兵、军队”等义,还可以引申为“军权”或“战争”的意义。如《左传-隐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这里的“兵”为“军权”之义。又《孙子-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兵”为“战争”之义。

上述例句中的“士兵、军队、军权、战争”等词,都是“兵”的的引申义,它们的含义都与“兵器”有关,都包含“兵”的本义。

再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上自劳军”;“已而之细柳军”。这四个例句中的四个“军”字的含义均不相同。第一句的“军”做动词,为军队“驻扎”之义。第二句的“军”也作动词,为“领军”或“统兵”之义。第三句的“军”作名词,为“军队”之义。第四句的“军”也是名词,为“军营”之义。这里,“军”字的四种意义中的“军队”之义是“军”的本义,其它三种意义都是由其引申出来的。由此可见,古今词义的变化既产生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又造成了古今词汇的差别。

   4、探求本义的途径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因而词的本义,一般来说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例如:“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 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运用中,词义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而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 

   例如:“斃”(“毙”的繁体字)字,《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从文献用例来看,先秦古书里的“斃”多表示仆倒义。如《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又如《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都可以证明“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又如“愤”字从心,贲声。它的烦闷义和愤怒义都可以从义符“心”得解释。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来看,烦闷义出现的时代较早,因此可以确定它的本义应该是烦闷。 

    5、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綱”(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2)、 引申义的特点

①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

   例如“斗”本义为酌酒器,由于形貌性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如《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關”(关),本指门闩,由于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为关卡。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例如: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有收成。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单位“年”。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例如:“虚”本义为大丘,大了就空旷了,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 

    ② 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

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常见的词义引申有以下五种情况:

A 从个别到一般(词义扩大)

 例如“江”、“河”本来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都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例如古汉语中的    “益”字,本是动词,表示水从器皿中漫出来的意思(即现代词“溢”)。后来引申为副词,表示“更加”之义。如柳宗元《黔之驴》:“益习其声”的“益”,即为“更加”之义。

   B 从具体到抽象

   例如“術”、“道”均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如古汉语中的“蓝”字,本是一种草名。如《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因为蓝草的叶子可以提炼出蓝色的染料,所以引申为例句中的“蓝颜色”之义。

C、从相似的动作、现状出发,产生类比的引申义。如古文中的“组”字,原义是指一种宽丝带,如《史记-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句中的这个“组”。后来人们联想到类似的状态,引申出现代词汇“组织、组合”等等。

D、某些词原表示某种一般的、笼统的意义,后来引申为具体的单一的意义(词义缩小)。例如“子”字,古义指“儿女”,不分性别,女儿也可称“子”。如《诗经-硕人》:“齐侯之子,卫侯之妻”的“子”就是指“女儿”,否则怎会成为别人的妻子呢。后来“子”的词义范围缩小为单指“儿子”了。又如“金”字,古义泛指“金属”,如《荀子-劝学篇》:“金就砺则利”的“金”。而现代汉语中的“金”则单指“黄金”。

   (3)、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  说(shuō) 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ì) 

   语(yǔ) 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

 例如:  解(jiě) 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xiè),并造了“懈”字。 

  弟(dì) 由弟弟引申为尊敬、顺从兄长,改读(tì),后来造了“悌”字。 

   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使得词的一种意义引申转变为多种意义,有的词义引申又引申,一时不易看出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直接联系,但是通过排比这个词前后出现的多个意义,还是可以找出其引申的依据和线索的。

就拿“引申”这个词的“引”字来说吧,它的本义与“弓”字有关,“引”字偏旁的一竖表示将弓弦向后拉长,如“引而不发”的“引”,便是“开弓”之义,即“引”的本义。而开弓是把弓弦向后拉的意思,所以又可转变为“延长”的意思,因而有“引延”、“引申”等词语。再有,把弓弦“拉长”即“向后拉”,因而又可转变为“引导、引退、牵引、引诱”等意义。这样一排比,“引”字转变为多种意义的引申线索就找到了。

    3、练习(见“三维”)                             

                     

第四课时、多义词(二)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词义演变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词义演变方式

词义演变方式一般分为扩大、缩小、弱化、转移及感情色彩的变化五类。

(1)词义的扩大是指扩大旧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如:“嘴”的古义是“鸟的嘴”现指鸟、兽、人等的嘴。现在人们一提到“嘴”一般不是指“鸟嘴”而要在“嘴”前加上“鸟”字才可以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直接用“嘴”指称“鸟嘴”。 

 《说文》:“焚,烧田也。”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畋”)。《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就是一例。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响”——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等等。 

 (2)词义的缩小指缩小旧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如“妻子”这个词在古代指“妻子儿女”现代则指“妻子”转移主要是指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

如“狱”古时指“诉讼”现在则指“监狱”这种分法主要是从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来划分的;“腋下”现指“腋下腰上的部分”指称对象范围明显比前者窄。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3)词义的转移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词性不变,意义发生转移。二是词性转变的词义的转移。这种分法并没有解决转移内部的混乱、复杂的情况。

如“涕”古义为“眼泪”今义为“鼻涕”虽然发生了转移,但又同属于人体分泌的液体。只是在一个范围内发生了移动。 “乳”古义为“人及鸟生子”后指“哺乳期的动物”义位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裙”本来是指“裙子”后来则泛指一切“象裙子一样的东西” 词义的范围发生了变化,由原来指身上穿的裙子发展到现在一切象裙子一样的东西。词的意义由具体向泛指化转移。“曲笔”:古时指史官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今指写文章的时候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树其事的笔法。

 “泉源”指“水源”现多用它的比喻义“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容”:古代指脸上的神情或气色。今指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下面再看一下有关词性的转移。

所谓词性的转移主要是指由于词性的改变而使词义发生了转移。这种转移前后两个意义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并非任何两个词性不同的意义放在一起都能构成词性的转移。典型的词性的转移如“曲折”原义为“弯曲”,现在指不顺当、复杂的情节。后面的这个意义是由前面的意义引申而来。这样的例子有:

劝告古时指:拿道理劝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今指 使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而说的话。

绕远儿:古时指路线迂回曲折而较远。  今指走迂回曲折而较远的路。

热情:古时指热烈的感情。  今指有热情。

冗:古时指繁琐  今指繁忙的事。

(4)、感情色彩的变化。

感情色彩的变化。一般是指基义范围内的变化。其中包括由褒义变为贬义,我们称之为贬化;由贬义变为褒义,我们称之为褒化。

①贬化的例子有:

爪牙:原义是武臣   坏人的党羽。

复辟:失位的君主复位。   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有的地位或被消灭的反动制度复活。

②褒化的例子有:

乖:违背,不协调   伶俐、机智。    烂漫:散乱   颜色鲜明而美丽。

(5)词义的轻重变化,即一个词原来的意义比较轻,随着词义的演变转移为比较重的意义或是比较重的意义变的轻了。如“惩”是“‘受创而知戒”之义。这里“惩”是吃点儿小苦头,但是现代“惩”字用的比较重必须是受到惩罚,这里属于由轻变重的一类。另外“购”古代指“重金收购”而现代汉语中则指“购货”可以用来指买很不值钱的东西。这是属于词义由重变轻的一类。

2、练习:

一、辨析下列加点的词的不同意思。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竹修林。        

修   2、况短修随化,终期于尽。          

3、乃重修岳阳楼。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   2、况短修随化,终期于尽。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夜篝火。

     3、次者遂。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   2、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3、尤致思于天文历算。

     1、信可乐也。

信   2、淮上信至。

     3、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2、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虽趣舍万许殊,静燥不同。

附:实词释义

1.帝,《說文•丄部》:“諦也,王天下之号也,从丄朿声。”古字上部之形,亦与“辟”旁为辛同意,为掌握法令之君王。

2.裔,《說文•衣部》:“衣裾也。”

3.朕,《說文•舟部》:“我也。”段玉裁謂当是舟縫。用为第一称代詞。始皇時专用为皇帝自称。

4.皇,《說文•王部》:“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

5.貞,《說文•卜部》:“卜問也。从卜,貝以为贽。

6.陬,《說文•阜部》:“阪隅也。”此指正月。按《系雅•釋天》一至十二月名分別为:陬、如、窉、余、臯、且、相、壯、玄、陽、辜、塗。

7.度,《說文•又部》:“法制也。从又,庶省声。”

8.肇,《說文•攴部》:“擊也。从攴,肈省声。”引申为始。

9.嘉,《說文•壴部》:“美也。从壴,加声。”

10.扈,《說文•邑部》:“夏後同姓所封,战于甘者。”本为地名。楚方言为“披”義。

11.宿,《說文•宀》:“止也。从宀  聲。”引申爲前夕、从前的。

12.莽,《說文•茻部》:“南昌謂犬逐菟草中为莽。从犬從从茻,茻亦聲。”

13.零,《說文•雨部》:“餘雨也,从雨令聲。”引申为落。

14.道,《說文•辵部》:“所行道也。从辵,从首。”引申为主張、道理等。又引申为引导,再加寸(手形)成导。

15.先,《說文•先部》:“前进也。从兒(人)从之(止)。”甲文象人前进形。

16.耿,从火,聖省聲(段玉裁說)。光也。

17.捷,《說文•手部》:“獵也,軍獲得也。从手疌聲。《春秋傳》曰:‘齊人來獻戎捷。’”此本义。

18.党,《說文•黑部》:“不鮮也。从黑尚声。”不鮮明为其本义。又借为基层居民区名,古五百家为党,引申为团体。

21.偷,《說文》无此字。有媮(託侯切),黠也。也即荀且取巧之意。

22.奔,《說文•夭部》:“奔,走也。”象人大步奔跑形。

23.武,《說文•戈部》:“楚莊子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但于省吾以为从戈从止,即武力而有所行,故有动武、步武之意。

24.化,《說文•匕部》:“化,教行也。”为倒人形,变化之义。

25、容,《說文•宀部》:“盛也。从宀谷。” 宀谷皆所以容盛,會意。知藍草生長期为綠色。

26. 輮,《說文•車部》:“車輞也(據段玉裁說改),从車,柔聲。”即車輪外框,以三条直木煣制而成。

27. 受, 象双方有所授受之形。《說文• 部》:“相付也。”故有授予、接受二义,  后分化出“授”。

28. 參,《說文•晶部》:“晉星也(據段玉裁說改)。从晶 聲。本三星名。从爲“三”

字,又为參驗义。

29. 臨,《說文•臥部》:“監臨也,从臥品聲。”林義光《文源》:“品,众物也,象人俯視众物形。”引申为俯視、面对等义。

30. 跂, 《說文•足部》:“足多指也。”義为踮起脚来,乃通“企”。

31. 秽,《說文•艸部》作薉, 指田間杂草。引申为污垢。

32. 漸,古水名。《說文•水部》從水,斬聲。有漸進, 逐步义, 又为沾湿。

33. 故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后作智)

34. 故不积蹞步。(蹞同13. 跬)

35.质,《說文•貝部》:“以物相贅。”斦当为声旁,

36.解,《說文•角部》:“判也,从刀判牛角。”引申爲分解、开释等。

37.殊,《說文•歹部》:“死也。”此本义。故有双音詞“殊死”。引申为极端之詞。

38.息,《說文•心部》:“喘也。从心从自(鼻古字),自亦声。”引申为休息、子女义。

39.膏,《說文•肉部》:“肥也。”与脂有別,《說文•肉部》:“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

40.腴,《說文•肉部》:“腹下肥也。”

41.器,《說文• 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42.尊,《說文•酋部》:“酒器也。从酋(按古酒字)廾角者(雙手狀)以奉之。后作樽。引申为尊敬、尊貴。

43.少益耆食。(耆後作嗜,教材以爲是通假字实际古字多以同音字代,后造本字)。

44.必勿使反。(反后作返)

45.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說文•皿部》:“器中空也。”

4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音piǎo,本义为一种草,又为茎杆中之薄膜,故以喻轻薄。通殍,饿死者。

47.河内凶,则移民与河东。《說文•凶部》:“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原指凶灾,山崩地裂之类。

 48.则移民与河东。《說文•禾部》:“禾相倚移也。”倚移爲連綿字,猶旑旎。今多借为迁移义。

49、填然鼓之。《說文•火部》:“烧也。从火,肰声。” 肰,犬肉。後借作虛詞“然”,烧义再加火为燃。

50.谷不可胜(  )食也。《說文•力部》:“任也。从力,朕声。”故有“胜兵”一詞,指男子到能拿武器之年龄。.数罟不入  池,《說文•攴部》:“計也。”又引申出数目、多次等义。

51、“少以父任,兄弟竝为郎。”  竝——并,异体字, 副词,一起,都。 

52、“凿地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蹈(tāo)——搯,通假字,叩,轻轻敲打。

53、“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毉——醫(医),异体字, 医生。 

54、“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女——汝,古今字,第二人称代词,你。 

55、“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畔——叛 ,通假字,背叛。 

56、“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悬 ,古今字,悬挂。 

57、“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见——现 ,古今字,表现。 

58、“伏剑自刎。” 伏——服 ,通假字 , 用。

59、“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舩。”舩——船,异体字。

60、“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欢 ,通假字。 欢叙之情。

6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衿 ——沾襟 ,异体字,意思是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  决——诀 ,古今字, 辞别。 

62、“武闻之,南嚮号哭,欧血。”嚮——向 ,古今字, 面向。  欧——呕,古今字, 吐。 

63、“此陵宿昔之所不能忘也。”宿昔——夙夕,通假字, 早晚。

64、“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以——已,通假字,已经。 

  物——歾(mò),通假字, 死。 

65、“始以彊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彊——强 ,古今字。

66、“稍迁至栘(yí)中廐监。” 稍:副词,逐渐。  迁:升迁。 

67、“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连:连续,不停止。 窥观:窥探,观察。 

68、“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辈:批。 当(dàng):抵挡,对等。

69、“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赂:赠送财物。 

70、“单于益骄。”  益:副词,渐渐。下文“ 武益愈”,“益”为同样用法。 

71、“缑(gōu)王者,……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没:陷落。 

72、“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候:看望,拜访。 下文“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同此义。

73、“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货物:财物。

74、“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发:泄露,败露。  状:情况。 

75、“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引,指供出。 

76、“武气绝,半日复息。” 息:气息,呼吸。 

77、“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决罪犯。 

78、“副有罪,当相坐。”相坐:相连坐,一人犯罪,亲属也要连带受罚。

79、“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羝乳乃得归。” 乳:动词,生育。 

80、“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厄:穷困。

81、“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求:访问。 

82、“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yù)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台阶。

   触:撞。 

83、“陵始降时,忽忽如狂。” 忽忽:迷惘恍惚,若有所失。

84、“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没有。  夷灭:灭族。 

85、“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效:献出,报效。

86、“子卿,壹听陵言。”  壹:副词,一定,务必要。 

83、“自分已死久矣。”  分(fèn):料定,认定。 

88、“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临(lìn):特指哭悼死者。 

89、“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 

9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

   贳(shì):赦免,宽大。  庶几:差不多,也许。 

9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戮:耻辱。 

92、“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复:免除徭役及赋税。 

93. 怒,《說文•心部》:“恚也。从心,奴聲。”引申指氣勢盛:怒馬、怒濤、怒放,引申为振奮。

94 垂,《說文•土部》:“远边也。”后以陲为之。

95 冥,《說文•冖部》:“幽也。”引申爲夜晚, 又引申爲海。

96. 极,《說文•木部》:“棟也。”徐鍇系传:“极,屋脊之棟也。”登极,即上屋頂。引申为极点:登峰造极。

97. 抢,《广韵•阳韵》:“突也。”《战国策•魏策四》:“以头抢地耳。”引申为推、逆、集、落。

98. 果《說文•木部》:“木实也。象果形在木之上。”引申为因果、实現、饱足等。

99. 春, 篆文像日下草初生形。《說文•艸部》:“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時生也。屯声。”

100. 特, 《說文•牛部》:“朴特, 牛父也。”乃公牛。引申为独特等义。

101. 匹,25. 《說文•匚部》:“四丈也。”字象一匹布之形。

102.属,《說文•尾部》:“連也。”此爲本义,有連属(zhǔ)一詞。把某人、某事託付与人,有連属之义,故引申为嘱託义,後作嘱。

103.能,《說文•能部》:“熊属,足似鹿,从肉  聲。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強壯称能杰也。”可知能为熊类兽,引申指贤能、能力。

第五课时、词类活用(1)

教学要求:

1、了解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含义。

2、掌握名词用为动词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过程:

1、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含义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词等类;虚词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及助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例如《狼》:“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句中的“洞”本是个名词,表示“洞穴”,这里却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为动词,作谓语,表示“打洞”。再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句中“坚”和“锐”本是形容词,这里也临时改变了词性,充当名词,作宾语,分别表示“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这种情况就是词类的活用。现代汉语里也有这种活用现象,如“铁了心”、“密切关系”、“巩固国防”等,但却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 

    总的说来,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所以也附在这里加以介绍。 

    2、名词用为动词的特点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识别: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陈述关系(主谓)、或补充关系(动补)。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王”、“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意思是做天下的王(统治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胜”、“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意思是陈胜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王”、“关中”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关中为表示地点的补语,构成动补关系,意思是在关中称王。 

   2、 名词、形容词处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类词一般只修饰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本是名词,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水。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农”本是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 

   3、 名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

 “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衣”本是名词,在句中出现在代词“我”的前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给我衣服穿。 

   4、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浴乎沂,风乎舞雩。”——“风”为名词,在句中带上了介词结构的补语,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吹风、乘凉”。 ②吏于土者。

   5、 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王”、“霸”本为名词,句中用连词“而”连接,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称霸”(做盟主)。

又如“衣冠而见之”。

6、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例如: 

   ①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攻铚、酂、苦、跖、樵,皆下之。(《陈涉世家》) 

   ②秦师道东。(《左传》)

第六课时、词类活用(2)

教学要求:

.  掌握名词用为状语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 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很值得我们注意。 

    ( 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如: 

 ①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宋定伯捉鬼》)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史记》)

   4.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例如: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

    (二)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需注意以下几点: 

   1.古代汉语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往往用连词“而”或“以”把它和谓语中心词相连接。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例如: 

①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②国以空,日以削。(《史记》)

   2.古代汉语里“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②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③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④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三)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古代汉语里,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例如: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姚鼐《登泰山记》)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二、练习(见“三维方案”) 

第七课时、词类活用(3)

教学要求:

1、掌握形容词活用和动词活用的特点。

2、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语句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例如: 

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股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例如;①山多石,少土。(姚鼐《登泰山记》) 

    ②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 

   ③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三、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例如: 

①吾射不亦精乎?(欧阳修《卖油翁》)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列论战》)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四、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学习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一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以后,它 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  的动作行为。 

   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犯孀酉隆罚©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④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例如: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沸年》©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与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这就需要认真具体分析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分辨。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如: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犯孀酉隆罚©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②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司马光《李济雪夜入蔡州》) 

    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比较少见。 

     五、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厖”、“以厖为 ”等。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③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铁锥传》)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匪的选罚© ④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奇:认為张释之异乎常人  意动用法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的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的情况。比如数词或数量词有时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动词,因为较为少见,这里就不谈了。

六、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一)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主要依据语法功能进行辨识。

   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 

   (1) 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成分。 

   例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如此,则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因此,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 

   (2) 搭配功能: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如连词“而”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用“而”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所”后面的实词必定是动词,因此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后面,则活用为动词;代词不受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的话,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等等。 

    (二)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加以识别的。

  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试对比以下例句;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之”为使动用法,使……变小。这是客观的结果。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鲁”,是认为鲁国小,“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并不是鲁国和天下真的变小了,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居高   临下的观感而已。所以这是主观的看法。 因此,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辨别是使动还是意动。 

    (三) 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此外,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有时会省略主语,但是可以补出),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例如:“失期,法皆斩。”——句中的“法”,位于句首,在谓语动词之前,看起来像主语。但是从上下文来看,“法”不可能是谓语动词“斩”的陈述对象。因此,“法”在这里只能是名词充当状语,意思是“依照法令”。这句句子其实是省略了主语。 

  再如《严先生祠堂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果孤立地看,“山”、“水”都可以看成是主语。但是从全句来看,主语应该是“先生之风”。因此,“山”、“水”在句中都是名词充当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山那样高,像水那样长。

练习: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14分)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八、九课时、虚词---代词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重点掌握代词:包括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疑问代词

1、 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 “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3、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二、 指示代词

1、 “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

“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一般可译为“那”。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但是此时的“其”仍然为定语。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之”。再连同后面的动词,就构成:“其”(主语+“之”)+谓语。如“其负大舟”就相当于“水之负大舟”,“其入”就相当于“师之入”。都相当于用连词“之”连接主谓语后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的名词性词组。在单句中充当一个句成分(主语或宾语)。此时“其”仍然是定语。 

有时“其”出现在句首,容易被误解成主语。这时对“其”的词性更要细心辨析。如: 

“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这两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上句表推测语气,下句表反问语气。都不是代词,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语。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可以译为“这”。

“之二虫,又何知?”——“之”为定语。 

“姜氏欲之,焉避害?”——“之”为宾语,意思是,姜氏想要这样。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但是“兹”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其他代词多。 

     2、“此”、“是”、“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此天子气也。”——“此”做主语。 

   “仁者固如此乎?”——“此”做宾语。 

   “是乃仁术也”——“是”做主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是”做宾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斯”做定语。 

     “此”、“是”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

“可为流涕者,此也。”——可以为了它掉眼泪的,是这个啊。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武王就是这样的。 

      3、“彼”、“夫”——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彼”做主语。 

“由此及彼。”——“彼”做宾语。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彼”做定语。 

“夫”,指示性较弱,以做定语为多。

“夫晋何厌之有?”——那晋国哪里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那颛臾国,从前周已故的天子把它任命为东蒙山的主祭。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讨厌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它却又一定为得到它而制造说辞的态度。 

    位于句首的“夫”后来虚化为句首语气词,主要起提起话题的作用,表示要发议论。要注意辨别“夫”的这两种用法的区别。

做句首语气词的“夫”的用例如: 

①“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对比前面所举“夫”做代词的用例: 

④“夫晋何厌之有?” 

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区别的办法。大致如下: 

    首先,做代词的“夫”主要充当定语,因此它的后面一般应该是受定语修饰的名词性词语。④⑤⑥三句都是这样。而语气词“夫”后面未必是名词性词语。如①句“夫”后面就不是名词性词语。 其次,语气词“夫”一定位于句首,如①②③都是。而代词“夫”不一定要位于句首。如⑥的“夫”就位于句中。 

     根据以上两点,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夫”的用法区分开来。即,不在句首的“夫”肯定不是语气词,如⑥;后面是非名词性词语的“夫”一般是语气词,如①。 对于既位于句首,后面又是名词性词语的“夫”,则只能根据文意来加以辨别。辨别的依据是:代词“夫”具有特指的意味,它的后面一般是个别的、特定的对象;语气词“夫”由于是发议论,所以它所针对的往往是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如②③④⑤都是“夫”既在句首,后面又是名词性词语的情况。但是④⑤的“夫”后面的名词都指代特定的个别的对象,而②③则带有“凡是战争”、“凡是大国”的意味,即针对普遍的问题发议论。所以④⑤句的“夫”为代词,而②③句的“夫”为语气词。 

    4、“尔”、“若”、“然”——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尔”主要作宾语和定语,“若”只作定语,“然”多作谓语。

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公参与做这样的事。公参与做这样的事怎么做?公参与议论这样的事。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孔子说:真是君子啊,这样的人!真是崇尚德行啊,这样的人! 

   “河东凶亦然。”——河东闹饥荒我也是这样做。 

     三、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另外,“朕”在先秦也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称。例如…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朕”指屈原自己。可见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称。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注意…

古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往往用于对对方不需要讲礼貌的情况(如上对下、尊对卑、长对幼等),以及说话的双方关系亲昵到了不拘泥礼节的场合。试看以下例子可以体会出这一点来。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这是孔子向他的弟子说的话。是长者对少者说话,因此用第二人称代词。 

   《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这是楚汉相争时,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来威胁要杀死他,刘邦对项羽说的话。由于是敌对双方,所以刘邦在这里用第二人称代词称呼对方。 

    《史记•陈涉世家》:“若为庸耕,何富贵也?”——说话的双方都是被雇佣来耕地的农民,彼此身份一样,不需要拘泥于礼节,所以用第二人称代词相称。 

古代汉语里对人讲究礼节的时候一般以尊称相称。用第二人称代词称谓对方多少带有不礼貌的意味。这是在读古书时需要悉心体会的。 

     第三人称代词: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      “其”来兼职。“彼”用于第三人称仍带有指示性,并有轻蔑的意味。“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其”在谓词性成分前仍是作定语。例如…

“彼可取而代也。”——“彼”做主语,指代秦始皇,带有轻蔑的意味,大致相当于“那家伙”的意思。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其”指代丈人,做定语。“其子”即“他的儿子”。 

    “其父信之。”——“之”指代儿子,做宾语。”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其往”相当于“曹商之往”,“其”虽然用在动词“往”的前面,但仍然是做定语。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我”指代刘邦以及他所率领的人,相当于“我们”。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盍各言尔志?’”——“尔”在这里明显指孔子的四个弟子,所以应当译为“你们”。 

   “燕军夜大惊。……五千人因衔枚击之。”——“之”在这里指代燕军。相当于“他们”。 

    从上例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遇到人称代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究竟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至于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这里不赘例。 

     四、 无定代词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例如…

“或问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或”在此指人,相当于“有的人”。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或”在此指物,相当于“有的”。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事情、东西)”。例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指物,相当于“没有什么(行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莫”指代人,后句意思是,当时的人没有谁赞同他的说法。 

   “莫”在先秦古文中一般都是无定代词。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现代还时有这样的用法。

五、 辅助性代词

1、“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

(1)、“所”+动词——意义相当于动词的宾语。例如…

“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所欲”,即想要的东西。“所恶”,即厌恶的东西。 

    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的后面,则活用为动词,这时的意义也相当于动词。如: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所贵”、“所贱”、“所卑”、“所尊”,都是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所”字结构指代动词的宾语。 

   (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意义相当于介词的宾语,表示工具、处所、原因等。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所从坠”,即坠落下去的地方。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所以持国”,指保卫国家的手段、方法。 

“是乱之所由作也。”——“所由作”,指内乱发生的原因。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所与饮食者”,即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人,“所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古代汉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高二必修)
下一篇:宇宙的未来(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