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910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学(高三选修)
 说明:

1.标红的为主题词;

2.重点词下加着重号;

3.()内标名考过的时间及题型,下划线部分是出题点;

4.序号前打★的为重点内容。

语言学笔记整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本质

(1)自然属性: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社会属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心理属性: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  符号   系统。(99年填空)

2.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的不同特点。

符号:用甲事物指代乙事物,甲即乙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有声的;②成系统的;③分层次的装置,语音→音素→音节→语素→词;④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论证,无理据);⑤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输出时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能全盘端出。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98年大题)

3.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觉可感知。

      (2)语言符号的内容:意义(语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99年填空)

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01年大题)

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5.语言的构成

(1)底层:音位。音位和音位组合成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01年填空)

(2)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结构

语素→词→句子

★6.符号的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的特点。符号和符号前后依次相接组合起来,好似一个链条,环环相扣。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要依照一定的规则才能组合。这种关系叫做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就形成了语言的结构。

★7.符号的聚合关系

语言链条上有符号组成的环节,不仅环环相连,而且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卸下来,被另一个环节所替代,组成新的链条。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一定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成为类。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欧美机械唯物论分析出的两种关系)(02年名词解释)

8.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01年填空)

9.人类的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而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先天的潜能能否在后天成为现实,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01年填空)

★10.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工具

(1)语言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几种说法:①劳动说:劳动过程中需要合作,促使语言产生;②歌唱说:表达情感的需要;③与生俱来说:是上帝给的。

(2)语言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原因:①语言自身的原因;②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语言——既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语言发展的强大动力。

例如:“小姐”一词,原指大户人家的千金,现在成了“三陪”之意。

语言和社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语言离不开社会: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消亡而消亡。

——社会也离不开语言: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人的思维靠语言得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语言得以维持,人们的生产、生活靠语言得以协调。

1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索绪尔最早区分了这两个概念。

语言:是在每个人脑子里存在的,是一套抽象的符号,是一种心理现象。

言语:是利用一套装置说出来的话,千变万化。

例:“你要钱还是要命?”可产生几种歧义:

——强盗抢钱时说的。

——亲人担心你工作太辛苦,劝你歇歇吧。

语言和言语及其相互关系。(00年大题)

12.语言学的基本任务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13.语言学的分类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96年填空)

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

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

……

共同任务:研究语言这一符号的组合规律、聚合规律。

14.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科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学……

自然科学:数学、通信技术、信息论、控制论、符号学、计算机科学……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15.语言学的分支和基本任务



展开全文阅读分支:

(1)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人类的语言。(共6000多种,已研究过200多种)

(2)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谱系分类(家族关系)。

(3)社会语言学: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所说的语言有区别。

汉语中这种区别极少。例如:“人家”做第一人称单数——女性撒娇时用;“老子”——女性基本不用;“您”——北京话,其他方言基本不用。

(4)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如何操作、运作。不可言传,思维和语言相对独立。

A.认知语言学:由己及彼、由近至远。例如:左、右:体验哲学   左手、右手→左边、后边;头:脑袋→方位→时间(头两年)。

B.神经语言学。例如:用脑成像看,名词、动词……在大脑内是否分区不同。

(5)人类语言学

(6)法律语言学

(7)动物语言学

……

★共同任务:研究语言这一符号的组合规律、聚合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语言符号是实体 

二、语音和语音学

1.语音的性质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而语音就是这个符号系统的物质外壳。

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载体,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

2.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语音的自然属性

(1)语音的生理属性

人的发音器官由①肺——呼吸器官(提供动力)、②喉头和声带(发音体)、③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三大部分构成。

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唇、舌、软腭、小舌、声带;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发音时,一般由主动发音器官去接触或靠近被动发音器官,以发出各种不同的音。

(2)语音的物理属性

声音的四要素(语音同):即音高、音强(重音)、音长和音质。(00年填空)

★四要素的概念:

①音高: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F大,声音就高。(汉语声调)

②音强: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大,声音强。(基本不区别意义)

③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时间长,声音长。(语用区别)

④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基本特征。(作用最大)

造成音质不同的原因:a.发音体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c.共鸣器形状不同。(02年填空)

3.语音的单位(音素、音节)和记音符号(国际音标)

(1)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99年名词解释)

音素分元音、辅音两大类。

区别:发音时 

什么是音位?它和音素有什么不同?(98年大题)

(2)音节: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音素和音素(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01年填空)

★语流音变:音素和音素(音位和音位)组合时,在语流中会受到前后音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某些变化,即语流音变。(02年名词解释)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3)记音符号:国际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即“国际音标”。(01年填空)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4)音位: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出来的,它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00年填空)

什么是音位?它和音素有什么不同?(98年大题)

★(5)音位变体

互补关系:如果有两个音素从来不会出现在同一位置上,则它们是互补的。

音位变体:凡是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样,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所以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01年名词解释)

例:英语中的[P]、[P’]

[P]只出现在[S]后面:sport;[P]、[P’]并不区别意义,所以同属一个音位,是这个音位的变体。

★条件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它们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各有一定的出现场合,且语音上相似。(99年填空)

★自由变体: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一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且不改变词的意义,这种类型的变体叫音位的自由变体。如:方言中的z、c、s和zh、ch、sh是自由变体。

★(6)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因为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所以我们把由音素构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由音高、音重(音强)、音长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元音舌位图(略)

归纳音位的原则:

①对立原则(分的原则):由当地人判断,有区别则分。

[ku][k’u] 北京人认为有区别,所以/k/ /k’/在北京话中是两个音位。

[ku] [gu] 日本人认为有区别,北京人认为无区别,所以/k/ /g/在北京话中是一个音位。

②互补原则(合的原则):是看其分布是否完全相同,是则合。(不完全合)

[ku] [k’u] [xu] (g、k、h)

[tsu] [ts’u] [su] (z、c、s)

             (j、q、x)

j、q、x不和u相拼,从来不会出现在同一位置上,互补,可合并为一个音位,但为区别读音,不合。

③音近原则(合的原则)

/i/→  互补分布,所以可以合在一起用一个音位表示。

④系统性

b t g

p d k

⑤历史性

历史发展中早有的。

⑥经济性

节省字母。

三、词汇和词汇学

1.词汇和词

(1)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用语的总汇。

词汇在语言系统里的作用:建筑材料。

一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汇。

(2)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符号。

2.词义和义素分析

词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意义 

(1)词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有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①一般性(从特殊、复杂的东西中抽象出来的);②模糊性;③全民性。

(2)同义词: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叫同义词。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可表现在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①非此即彼性(如:公—母);②中间留有空白,可插进别的词(如:冷—热)。

(3)义素分析

单义词:只有一个意义的词。

多义词:有几个意义的词。

派生义是从本义衍生出来的,引申是派生义产生的途径。

隐喻和换喻是引申的两种方式。(00年填空)

义素分析:对一个词的义项,用区别特征的原理进行再分析,找出构成词义的语义特征,即义素分析。

义素:就是对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

义素分析步骤:

①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在意义上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一组词放在一起比较,把它们之间共同的语义特征提取出来。

②运用对立关系(即“+”或“-”)把词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或者说对上面分析出来的语义特征进行归并,从而显示语义间的相互关系。

什么是义素?举例说明义素分析。(99年大题)


展开余文
3.词汇的构成

(1)基本词汇:不可缺少的。如:头,脸……

特点:①全民常用;②稳固;③能产。

(2)一般词汇:后起的。如:书,笔……

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包括古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外来词以及新词等。

社会的发展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

区分两种语言是否是亲属语言看基本词汇。如:日语“手”发音和中文无关,所以日语、汉语不是亲属语言。

四、语法和语法学

1.语法的概念和特点

语法:是词的结构规则(构词)、词的变化规则(构形)和组词成句规则的总和。

语法的特点:①抽象性;②稳定性。

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02年填空)

→词:是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由语素构成。

→词组:是词的组合,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句子: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01年填空)

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语法的组合规则 

聚合规则:语法的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单位的归类规则。

2.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语法单位在聚合或组合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意义。

例:英语中的“is”有第三人称、现在时、单数的语法意义。

语法范畴:即语法意义的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把词的语法形式,即形态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归成类便成为语法范畴。(98年名词解释;00年名词解释)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等。例:英语的复数即数的范畴。

3.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关系: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表达者。

词形变化: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要有不同的变化,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什么叫形态?(01年名词解释)

语法手段:我们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归成类就是语法手段。(96年名词解释)

①综合性手段:附加、重叠、内部屈折、重音、异根。

②分析性语法手段:词序、虚词、辅助词、语调。

试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96年大题)

4.词的结构和构词法

(1)词的结构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02年填空)

语素 



词干

(前缀)词(中缀)根(后缀)词尾

 

复合词: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02年填空)

(2)构词法

复合词构词法:构成复合词的规则。(在汉语中占重要地位)

派生词构词法:由词根语素和词缀合起来构成的词。(附加法)

 ——英语、俄语中占优势

缩略法:把词组中的某些词、语素、音节或音位减去,剩下的组成一个新词。

其它:词的内部屈折、重音移动等也可以用来构词。

5.词和词组的分类

★词: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类: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划分词类的依据:词的句法功能。(00年填空)

 

★词组(短语、结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根据句法功能,词组还可以分为名词性词组和非名词性词组。

词与词的组合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句法结构)可以归纳为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99年填空)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01年大题)

6.句子和句子分析

句子 

句子的最大特点:有一个完整的语调,表示一定的语气。

句型(句类):句子按其语气划分的类型:

陈述句:客观地叙述一件事情。 

祈使句:向对方发出请求或命令。

疑问句:对所述的事情表示疑问。

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

按句子结构分  

五、文字和文字学

1.文字的性质和特征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文字的三要素:字形、字音、字义。(其中字形是最基本的要素)

字形是文字所特有的,是把语言的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的主要手段。

文字的本质: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每一个字必须能读出音来。

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

例:汉字是由一整套的形体符号构成的系统。包括:笔画、笔顺、偏旁。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的语词 

2.文字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语言又是一种有声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声音是一发即逝的,因此,人们说话要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

①文字是人们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

②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必备条件,文字的创制使人类的发展进程出现了质的飞跃;

③从学习的角度看,文字还是学习语言尤其是外语的有利工具。

简要说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02年大题)

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产生后又反作用于语言,对语言有重要影响。

3.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发明文字以前 

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看,早期的原始文字只能粗略地记录语句,不能完整地记录语言。

和原始文字比较,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把整幅的画简化或拆散成单个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语素或词相当;

②这种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意义不变;

③把这些图形作线性的排列,依照它们的顺序念出来,也就是语言里的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也就不同。

从造字方法看,文字发展经过的三个阶段:

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意音文字: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之后就直接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者在一个表意字的旁边加注读音,出现了意音文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汉字都是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意音文字。

造字法  

六、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1.语言的产生

三种说法:①劳动说:劳动过程中需要合作,促使语言产生;②歌唱说:表达情感的需要;③与生俱来说:是上帝给的。

2.语言的发展

①语言是以交际工具的身份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语言发展的强大动力。

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渐变性;不平衡性。(99年填空;02年大题)

词汇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最敏感、最直接。词汇变化的表现: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发展变化。

语音变化会影响交际双方的理解,因此变化较慢。

语法规则变化最慢。

所以,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语音﹥语法规则  (00年填空)

     (快→慢)

语言发展的两大规律使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既能随时满足新的交际要求,又能维持稳固的基础,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②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

语言系统本身如何发展,是由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组成语言的各部分(语言三要素) 

各部分之间处在一种相互制约而又统一的平衡状态,一旦其中的某个因素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并影响到其他因素,系统内部的其他部分就会做出相应的变化调整,以达到新的平衡。

③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是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状态。

分化:方言即语言分化的结果 

★地域方言:一个原来统一的社会,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不能保持统一的局面,就会在地域上形成社会的不完全的分化。这使得各地区居民彼此间的交往减少了。这时在某一个地区内语言中出现的新成分一般不太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去,语言中原有成分的改变或消失也不太容易波及其他地区,于是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不同点就会不断地增加,各地区的语言就逐渐走上了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共同语就在各地区形成了变体,形成了所谓的“地域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上也有不少差别,语法的差别较少。

汉语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社会方言:由于性别、年龄、阶层和社会分工等的不同,可以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的人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因而形成了各自所谓的“言语社团”。各言语社团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有自己的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称为社会方言。(01年名词解释)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黑话是特殊的社会方言。(02年填空)

统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社会(比如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引导方言的发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准备最后取代方言。

基础方言:通常共同语总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汉民族的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

国语: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之间的交际工具,可一种,也可更多。

④不同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接触。

语言接触最常见的形式:词语的借用。(02年填空)

借词(外来词):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00年填空)

意译词: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语言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产生的特殊现象:

A.洋泾浜语(皮钦语):是一个社会的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的影响下出现的变种。

特点:

①语音经过当地语音系统的适当改造;


展开余文
②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

③词汇的项目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洋泾浜”通常只有口头形式,一般用于跟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

B.混合语:“洋泾浜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被社会采用,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并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和继承。

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

创始人:波兰医生柴门霍夫,1887年创造。

词汇材料来源:拉丁族语言,部分取自日耳曼语、希腊语。

字母: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母一音。

重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语法:只有16条规则,没有例外。

⑤口语、书面语

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形式,是说出来给别人听的语言。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书面语的口头形式:新闻广播

文学语言: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及其相互关系。(99年大题)

七、语言的类型分类和谱系分类

1.类型分类(形态分类):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02年填空)

(1)孤立语(词根语):汉语、壮语等。

特点:缺乏词形的变化,不用词内部形态的变化来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和其他语法作用,而是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和其他语法作用,所以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96年名词解释)(02年填空)

★(2)屈折语:俄语、德语等。

特点:

①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所谓“屈折”指的是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内部屈折。

②一个变词语素即所谓构形形态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而这种语法意义也可以用别的变词语素来表示。

③词根和词尾结合得很紧密,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不能独立存在。

★(3)粘着语:日语、韩语、土耳其语。

特点:

①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构形形态)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②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4)复综语(多式综合语):美洲印地安人语

特点: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由于在词里面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就构成了一个句子。

2.谱系分类(发生学分类)

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就一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称为亲属语言。(99年名词解释;02年名词解释)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语言的历史来源)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00年填空)

语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语系中的语言根据其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程度又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等。(98年名词解释)

语系的形成:是一种语言长期地不断地分化发展的结果。

原始基础语(母语)→语族→语支(语群)→语言/语种(子语)

8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毘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

汉藏语系特点:有声调无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语言文字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高三)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