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323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花未眠》川端康成(人教版高一必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川端康成及其创作概况。
2.理解本文所阐述的关于美与审美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品味作品格调高雅、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3.体会作者从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德育目标
让学生建立感受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有关审美的主旨。
2.鉴赏本文的语言,理解隽永含蓄的语句。
三、教学难点
1.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中援引诸多例子的意图。
2.把握以小见大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学过也自己阅读过许多散文,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什么类别的散文呢?
明确:(叙事散文、写景散文)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类别的散文——说理散文《花未眠》 板书:《花未眠》 川端康成
(二)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2岁丧父 ,3岁丧母 ,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作家生涯。1968年因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虽然一度成为新感觉派的中坚,但他继承了大和民族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所以他的作品既和他的身世有关,又和他的美学追求有关,必然带有一种哀伤的美。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好,预习是个好习惯,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篇说理散文,上课之前老师指导阅读说理散文的方法。
①从题目入手,揣摩文章主旨。
②初读课文,大体分清文章脉络。
③找出每一个自然段或每一部分的关键句,加以分析,由此归纳全文的主旨。
④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份,生活状态以及社会生活背景。
2.播放录音,扫清文字障碍。(让学生静静地享受这篇美文)[或者默读]
3.提问:.好,刚才我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享受了川端康成的美文 ,按照我们阅读说理散文的方法,我们来解读文章题目“花未眠”。这题目看来很有诗意,从字面上理解是什么?
明确:花没有睡觉。
老师:对,花没有睡觉,那人呢?在凌晨四点一般来说是睡觉的。花未眠背后人已眠,作者偶尔早醒邂逅了半夜未眠之花,那他仅仅是写花吗?(不是)
下面,我们随着川端康成的笔迹一起去解读这篇文章的脉络,思考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
(四)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
首先看第一二自然段。(注意壁龛的龛,绽放在绽)
提问:文中第一句说我常常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作者说的微不足道的问题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明确:花未眠
提问:很好,作者发现花未眠,为何大吃一惊?请看第二自然段,迅速找出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明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我却是仿佛才明白过来(说明以前他没有看到,现在是第一次目睹)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格外的美,含有一种忧伤的美。
提问:是的,当你看到这些花儿的时候(出示图片)你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美)这么美的花在文中作者为何说含有一种哀伤呢?请同学们结合阅读方法揣摩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板书:哀伤)
明确:它的哀伤来自无人欣赏(板书)(点拨:作者是在凌晨四点醒来发现花未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注意“凌晨四点”)
它的哀伤来自于对生命的眷念与不舍。(板书)(有人说最美丽的玫瑰凋零得最快,花儿怒放之时也预示着它已经接近凋零\死亡。)
作者对美的错过而感到哀伤。(板书)(点拨:作者的生世。他一生致力于对美的追求,然而正真的美却这样无声无息的从身边溜走,这是作者对美的错过而感到哀伤,他将这种感情转移到无情物海棠花身上,正是他孤独、敏感、忧郁的内心世界的写照。这于我们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呢?
明确:寓情于景(点拨:我们之前学过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正是用这些景来抒发他的思乡之情,便是“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了。
小结:同学们应该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了吧,不明白的我们课后再私下讨论一下。我们已经学完这两段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一下作者写了什么?
明确:发现花未眠
对,花未眠,未眠之花很美,也就是发现美。(板书)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
提问:请同学们找出这段的中心句,也就是作者由花未眠引发的思考和感叹。
明确: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的美却是有限的。
提问:很好,这就是作者由花未眠引发的思考和感叹。(课后同学们自己揣摩作者那反复的语气,其实是用自然的无限美反衬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现在请同学们看到最后一句:“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有点难度,但正好能挑战你们的思辨能力,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明确:一朵花都极力展现自己的生命力,人都应该勇敢活下去。
与作者的性格有关。
展开全文阅读
老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老师刚才教的方法运用自如了。都说文如其人,我们分析一篇散文,不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我们还要仅仅扣住作者的身世。我们前面知道作者孤独的童年造就了他敏感忧郁的性格,在他的思想意识里中常常有种轻生的念头,而另一方面也正是童年不幸的经历又使他静静地审视这个世界,就像史铁生一样,来到荒芜的地坛静静地思考生命的问题直至顿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看到一朵未眠之花都在尽力展示自己的生命力,做为人更应该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发现更多的美。因为作者是一个一生都致力于追求美的人。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注意与上文的联系。
提问:现在请翻到课后联系第一题第二个问题,这符合文意吗?
明确:不符合
提问:说说你的理由。(沉默)
老师:那我们看文中提到进步与死亡,这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是不是与前文的“有限”是一个意思?是的,他不是害怕进步,而是说即使是死亡他还是要不断追求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感受到的美也是有限的,优秀的艺术家也不例外。米开朗琪罗的例子也同样是补充了上一段中的观点。
我们继续看到第五自然段。
提问:这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美的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提问:很好,那“邂逅”是什么意思?
明确:不期而遇
提问:对,正如未眠花的美,是作者四点醒来邂逅所得,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么“亲近所得”又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是要去感受,接触美。\是一种心灵的主观感受。\是主动的欣赏美。
老师:很好。我们需要主动去接近美,去欣赏美,反复陶冶才能积淀美感。川端康成通过对生活现象花未眠谈到美的发现美的获得美感的形成。这三段其实也就是向我们传达作者对美的感悟。(板书:感悟美)
作者由花未眠思考感悟到“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需要反复陶冶的“,那么接下来作者就通过举例来说明他的思考。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6、7、8、9、10自然段并找出作者举了什么例子。(请四位同学来回答)
提问:请一位同学说第六段作者举了什么例子?(点出词语就行)
明确:画中花,真花。
老师:很准确,请另一位同学说说第七段的例子。
明确:罗丹和马伊约尔的作品
提问:那第八段呢?
明确:我家的狗和宗达的水墨画.
提问:再请一位同学说第九段的例子
明确:晚霞,名茶碗,画。
提问:最后请一位同学说第十段。
明确:岚山
老师:同学们的概括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散文分析起来就得心应手得多了。好,我们再回到文本,看这些例子并结合它们每一段最后一句话,揣摩作者强调的是什么?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明确:自然美与艺术美相得益彰
艺术美应该崇尚写实精神
美是亲近所得
我们应该睁大眼睛,不断地发现美,亲近美,感受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老师:大家谈得很好,作者反复提到仔细观察,写实精神,自然总是美的,是不是进一步说明他前面的思考:自然的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需要反复陶冶的?在这里老师还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我们从这几段中还可以体悟的到自然美与艺术美是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的美学观点。
我们看最后一自然段。
这句话照应开头(板书),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作者反复强调花未眠、独自,凌晨四时也就是要强调自然的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的。
整篇文章脉络和文中一些重点难点句子我们都已经疏通了一编,现在我们来齐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花未眠》带给我们那诗意的语言,悠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
好,同学们已经将作者的感情朗读出来了,比起上节课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们来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五)讲解写作手法
1.文章由花引发了作者对美与审美的思考,花是小,美的问题是大,在写作手法上应该是以小见大。
2.第二自然段中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运用的是寓情于景的手法。
3.最后老师还想提一点的就是在文中,作者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实例,说明这些艺术家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得益于将自然美如实地表现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从而也使欣赏这些艺术品的人从中领略到自然美和艺术美,作者以“海棠花”、“小狗”、“晚霞”这样的事例来阐述自己对美的认识,可谓“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呀。
(六)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是一篇谈论美学问题的文章,可是它本身也是美的。其实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感谢川端康成,他告诉我们只要细心地去寻找,用心地去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创造美。那就让我们以这种美好的心态去拥抱我们灿烂的明天吧!
(七)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收集课文中提到的艺术家的资料,丰富自己的学识。
板书设计:
花未眠
川端康成
第一部分 (1-2) 发现美 小 深
第二部分(3-5)感悟美
第三部分(6-10)举例说明美的获得
第四部分(11)照应开头,强调文章主旨。 大 浅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花未眠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语法知识教案(人教版高一)
下一篇:
《桃花源记》(3课时)(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