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695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2、了解陶诗平淡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的浓郁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归 园 田 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笼里,复得返自然
羁鸟:笼中鸟。
拙:愚拙。
荫: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 升。
墟:集市。
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
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文本探究
问题(教学重点)
1、诗人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1、诗人从何而归(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
明确:“尘网”、“樊笼” 。
提问:尘网、樊笼在这里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羁鸟” 、“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提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抒情主人公为何归来?
明确:性 本爱丘山(本性
提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