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249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六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阅读材料

种树郭槖驼传原文及其翻译

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有伛偻病,耸着背脊,弯着腰,脸朝下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确实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种植花木以供玩赏 的富豪人家以及种植果树出卖水果的人,都争着接他到家中雇用他。大家看到橐驼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又早又多。别的种树 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 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 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 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 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 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 的天性就与实际情况一天天地相背离了了。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 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的 道理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 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煮蚕茧抽蚕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 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这样困苦,又这样疲劳。如果 这样比较,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注评

  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 橐驼:骆驼。始:最初。 病瘘(lǚ),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 之“驼”。 病瘘:害了驼背病。瘘:今作“偻”,驼背。隆然:指脊背高起的样子。伏行:俯下身体走路。有类:有些像。者:的样子,代词。号之:给他起个外 号叫。号,起外号。○乡人因形取号,嘲讽残疾不该。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名我:给我起 这个名字。名,起名,动词。固:本来。当:恰当。因:于是,就,副词。舍:舍弃。其名:他原来的名字。谓:称为。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自己 敢于接受,表现豁达自信。

  第一段,简介郭橐驼的形象特征及名号来历。 

  其乡日丰乐乡,在长安西。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介绍住址。 驼业种树,业:以…… 为业,作动词。○介绍职业。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为观游:修建观赏游览的园林。卖果者:指种树卖水果的商人。争迎取养:“争相迎 取(驼于家)而养之。”(《古文观止》注)意谓争相雇请他。○“豪富人”及“卖果者”争相雇请,侧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xǐ),无 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或:有时,副词。移徙:指移植。徙:迁移。硕茂:高大茂盛。早实:早结果实。实,结果实,动词。以:而且,连词,作用同 “而”。蕃:多。○正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窥伺:偷偷地察看。效慕:同“效慕”,摹仿。莫:没有 谁,代词。如:赶得上,动词。○再作比较,反衬技艺高超。 

  第二段,介绍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有问之:有人问他 (种树的经验)。木:树。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寿且孳: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孳:繁殖。天:指自然生长规律。致其 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致,尽、极。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介绍种树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既总括了种树的经验,又暗示了全文的主 旨。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凡:凡是,表示概括,副词。植木之性:按树木的本性种植。性,指树木固有的特点。本:树 根。欲:要。舒:舒展。培:培土。故:指用原有的土。筑:捣土。密:结实。○介绍种树要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 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既然:已经这样。已:(做)完了。勿动:不要再动它。勿虑:不要再担心它。去:离开。顾:看。其:如果,连词。莳:种植。 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置:放下。若弃:像丢弃了一样不管。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不会丧失了。则:那么,连 词。者:助词,无义。○介绍管理树木的经验。以上申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不害其长:不妨害它的生长。而已:罢 了,句末语气词连用。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早而蕃:使 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以上申述“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他植者则不然。则:就,连词。不然:不是这样。


展开全文阅读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 及。 根拳:树根拳曲。○不是“其本欲舒”。土易:更换新土。○不是“其土欲故”。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若……则……,如果……那么 (就),连接假设复句的固定结构。焉:句中语气词,无义。○不是“其培欲平”。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苟:如果,连词。反是者:与此 相反的人。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不是“勿虑”。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不是“去不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 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甚者:更严重的。爪其肤:用指甲划破树的皮。爪,用指甲划,作动词用。以:来,连词。验:检验。生枯:活着还是枯死。疏密:指树 筑得是松是实。○不是“勿动”。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因不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虽曰爱 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不我若:不若我,不及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若,及,赶得上,动 词。○说明“他植者”“莫能如”的原因。 

  第三段,写郭橐驼介绍种树的经验并说明别人不如他的原因。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道:指种树的经验。官理:为官治民。理,治理,唐人 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之:前“之”,助词,的;后“之”,代词,指种树之“道”。○转入正意。 驼曰:“我知种树而已, 理,非吾业也。而 已:罢了。理:治理百姓。○先表示谦虚。 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长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 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烦其令:多发他的命令。烦,繁多。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焉:代词,同“之”。而:但,连词。卒以祸:以祸 卒,以祸(民)结束。卒,结束。○再进行类比:以“他植者”类比“长人者”。“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 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 官命:官府的命令。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勖:勉励。植:栽种。督:督促。获:收割。○为男耕“烦其令”。 早缫(sāo)而绪,早织而缕, 缫: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丝头。早缫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缕,线。○为女织“烦其令”。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tún)。” 字:养育。遂而鸡豚: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顺利地成长。豚,猪。○为持家“烦其令”。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聚之:召集百姓。木:梆子。○使听官令,“若甚怜焉”。 吾小人辍飧(sūn)饔(yōng)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辍飧饔:不吃饭。辍,停止。飧,晚饭。饔,早饭。以:来,连词。劳吏者:慰劳当差的。且:尚且。暇:空暇。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何以:以何,靠什么。蕃吾生:蕃衍我们的生命,即使我们的人口兴旺。安吾性:安定我们的生活。性,生命。病:困苦。怠:疲倦。○“而卒以祸”。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若是:像这样。与吾业者:与我同行业的人,指“他植者”。其:大概,语气词。类:相似。○即“爱而害之,忧而仇之”。 

  第四段,写郭橐驼把“长人者”与“他植者”进行类比,指出地方官吏好像是“爱”民,其实在害民。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嘻:叹词,表示高兴。不亦善夫:不是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养人:养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养人”也要“顺天致性”,才能 “蕃其生而安其性”。传其事以为官戒。传:传布。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戒:鉴戒。○鉴察御史里行的口气。 

  第五段,最后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

                                  鉴赏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 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照样 使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 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 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 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

本文共五段,每两段又可合为一大段。第一大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这里面要注意三点。一、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 《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 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 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二、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 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 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 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三、雨果 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这个艺术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近年电视剧《女奴》中的花匠也属于这一类型。其实,这种把外 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 (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雨果是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 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 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 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 “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 全可以得到证明。


展开余文
  第二大段的两小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上下两节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 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 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 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 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 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 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 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 蹄》的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 “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 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大段。

  第三大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 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 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 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 “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 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 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中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阅读材料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谦虚,还是虚伪?是赞赏,还是不满?——《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再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其主要内容是记述孔子诱导学生畅谈个人志向及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文章先是叙述孔子启发学生言志,然后是四个学生分别谈志。在孔子的开导下,子路“率尔而对”,直言其志,表示他可以领导一个夹在大国中间、地理环境不好的“千乘之国”,三年之后,他坚信可以做到外抗强敌,内拯饥馑,而且还可以使那里的人们懂得道德礼法。由于子路毫不客气地把他的雄大抱负吐露出来,显得过于自信和率真,所以引起夫子“哂之”。曾晳听到孔子询问,“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发言表示不愿求仕,向往一种投身于大自然的恬静生活。孔子由衷地发出了赞叹,给予曾晳以赞许,“我与点也”。当冉有和公西华两人谈志时,孔子却没有丝毫表示。即使在最后曾晳问志时,孔子也没有明确的回答。在众多的分析和评价文章中,当涉及孔子对几个弟子的评价问题时,都认为是批评了子路,表扬了曾晳,赞同了冉有和公西华。对子路和曾晳,因为文章中已有明确的描述,历来歧义不大。但是对冉有和公西华两人,笔者认为当有疑问:因为在孔子对其二人的态度在文章中既没有正面表述,也没有其他相关描写,那么我们凭什么要说孔子对冉有、公西华是赞同的呢?不少文章在表达“赞同”主张的时候,所持的理由也仅仅是说冉有、公西华二人的发言非常谦虚,因此孔子对此表示赞同。显然这种推论是盲目的、片面的。冉有、公西华二人是谦虚吗?如何认识和看待冉有、公西华二人的谦虚呢?这些问题没搞清,就断言孔子对其二人是赞许的,未免有些牵强和武断。因此笔者想借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各位行家。

    首先我们来看冉有和公西华两人是不是谦虚。文章中冉有表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则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一个说自己只可以治理小的国家,并只能足民,而礼乐教化,则要等君子来做,自己不行;一个说自己无能,愿意学习,只能做祭祀、会同时的小司仪。孤立地、表面地来看,这两段话的言辞语气确实谦逊,神态也属谨小慎微。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更不能孤立片面。如果联系全文和其他有关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谦虚,并不是真正的谦虚,更不能和美德等同。第一、他们所谈同子路、曾晳一样,都是自己真实志向和实际能力的如实表达。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这段话说的是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治国能力的评价。作为自己主要的弟子,孔子对他们的了解应该是准确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冉有、公西华的所讲也就是实话实说。既然是实话实说,那就没有什么谦虚可言了。都是如实讲出自己的志向,为什么要说子路不谦虚,而冉有、公西华谦虚呢?至于说言辞语气的谦恭,那只能说是语言表达上的技巧。而“会说话”和谦虚不能当做一个概念。第二,谦虚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自觉的修养。真正的谦虚是要真心流露,不事张扬,绝对不能是出于某种动机、要达到某种目的的刻意表现。然而从文章描写的情况来看,冉有、公西华二人却显然属于后者。联系文章中的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冉有、公西华的发言明显受了孔子哂笑子路的影响,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他们要接受子路的教训,想用这种谦恭的态度去讨孔子的喜欢。如此工于心计和刻意表演,显然已不能以谦虚来论,而只能说是一种虚伪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孔子的态度。和对子路充满善意的“哂笑”,对曾晳由衷的赞许不同,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两人的态度是不置可否。如果说没有表态也是一种表态的话,那么这种不表态的表态显然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对二人的发言不满意,但又不好直接表达,所以只好不置可否。二是对二人的发言没有表态的必要,所以也就不置可否。但不管是哪种意思,不置可否的态度和对二人表示赞同之间显然缺乏必然的联系。

《中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阅读材料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解读

  李白的文章是天才的文章,笔势大开大合,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其中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令人神清气爽。本文一百一十九字,已把作者的气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文章的开头,李白说天地是世间万物赖以寄存的旅舍,光阴岁月不过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飘浮不 定的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尽情欢乐能有几时呢?在一个春夜里,作者和堂兄弟们聚会在桃花园。天空高悬一轮皎洁的明月,银辉轻轻泻下。轻柔的春风送来桃李的芬 芳,大家饮酒吟诗畅叙天伦,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辰啊!他展开长兄的宽广胸怀,把人生的宠辱浮沉轻轻挥去,吐纳借酒放歌的豪情。在这个欢畅的时候,正适合 作者吟出雅逸的诗篇。 


展开余文
  李白的这篇序言记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实际上是抒情散文,字数少篇幅短,但 抒发了他清新潇洒的风格。李白擅长以骈句筑文,本文也不例外。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人生几何、对 酒当歌”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放荡不羁的性格。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译文

  大地是万物的客舍,时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 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地把绚丽的文采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我们这些人吟诗,却很惭愧唯独没有谢灵运那样的才华。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 来坐赏名花,行酒如飞醉于月下,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在说李白和其诸弟相聚一同歌唱一同饮酒的情景,深刻的表现天伦之乐和兄弟之情, 虽然文章篇幅不长,但却能令人有回味无穷之感,现时现况下,能拥有如些深厚的兄弟之情真的是不多见了,但却往往看到新闻报告:兄弟隙墙、反目成仇诸如些类 的天伦悲剧,唉!这怎能叫人不心寒呢? 相形之下,我们的手足之情该算什麼呢? 

  兄弟就是「手足」,为什麼叫「手足」呢? 就是因为手与脚是不能分开的,只要手脚合作那就没有不能完成的事,同样的,只要兄弟同心,其力是可以断金的,这就和一根筷折的断,但十根筷子要一次折断就 不容易了哦!!所以我们更加要珍惜手足之情,将它扩大之朋友之情,如此一来,社会那有不进步、国家那有不强之理呢?

《中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阅读材料《项脊轩志》译文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 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特别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看来看去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 阳偏了,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 才明亮起来。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美景。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 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到半截 墙上。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有很多悲伤的事情。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 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室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 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侍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曾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 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在门外—一向你母亲作回答。”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 激动的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身影。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这不是太像个女孩子了 吗?”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恐怕可以等待吧!”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 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真叫人忍不住长声号哭啊!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

  我已经作了上面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 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 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此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闲极无聊之际,才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那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 居住。 

  庭前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今天已经高高地矗立着,枝叶繁盛,像一把撑开着的巨伞一样了。

【作者简介】

  归有光 (1506~1571年 )。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唐宗派为错别字)。江苏 昆山人。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徙居嘉定(今上海 市嘉定县)安亭,读书讲学,作《冠礼》、《宗法》二书。从学的常数百人,人称"震川先生"。他考察三江古迹,认为太湖入海的道路,只有吴淞江,而吴淞江狭 窄,潮泥填淤,渐渐地就堙塞,只要合力浚治,使太湖的水向东流,其他的水道就可不劳而治,为此写了《三吴水利录》后来,海瑞以右金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兴 修水利,主持疏通吴淞江时,许多方面均采用了他的建议。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年他60岁始成进士,授湖州长兴 县(今浙江长兴县)知县。他重视教化,治政廉明。每逢处理诉讼事宜,务明事实真相。当时长兴县内盗贼极多,官府乱抓一批无辜者,他用计擒获盗首,使狱中蒙 冤受屈者30多人获释。后任顺德府通判,专门管辖马政。隆庆四年(1570年)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修《世宗实录》,卒于宫,卒年六十六岁。 葬于昆山城东南门内金潼里(今邮电局附近)。(今昆山有归有光墓,为旅游景点一)文学上,归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 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 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

  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 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直到60 岁时,才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成 疾,卒于南京,归有光对前后"七子"的盲目拟古倾向不满,与当时主张「文必西汉」的王世贞意见相左,世贞虽大憾,亦推重之。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等。 

  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项脊轩志》【赏析】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 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 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 

  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 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 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 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2)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 

  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3)第四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4)第五、六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3.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 

  本文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 

  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 

  交织成篇,以生活中的一桩桩琐事,尽现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归家中三世变迁的沧桑。这里,重点从归家家庭衰落的一些表象描写中加以分析。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 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 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 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 况。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 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中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阅读材料《游沙湖》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 报晓的公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游沙湖》这篇着重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样奇景:兰溪水向西流。行文无拘无束,生动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中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阅读材料苦斋记作品翻译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住所。用茅草覆盖的室二厅,坐落在四面高中间低形如筐子的筐山之巅上,筐山在今 浙江省的丽水县,山角下有溪水流出。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崖石皆苍石,山下多白云,山上多北风。由于风从北来,柔和的少,硬朗的多,所以,生长于此的植物其 味甚苦,而苦味的植物们却能这苦的环境中长生着快乐。于是,黄柏、苦楝、侧柏之树,黄连、苦参之草,地黄、游冬之菜,草斗、苦竹之笋,同类的植物莫不到处 分布,罗列生长。而野蜂的巢就筑在其间,采花粉为蜜,其蜜的味道也是极苦的。山中土人方言称此蜜叫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口感特别的苦涩,稍会,才能感受到 它的干甜,能消暑去热,且能除去燥热心烦这个病。尽管,这里的树产出的茶叶非常的苦,但人们却喜欢饮用它。尽管,这里的由溪水中出产的一种花纹小鱼,模样 甚丑,吃起来味苦且辛辣,但可以醒酒。

  由于,此山离人们居处的地方甚远,章溢先生又热爱居住于此,使得喜欢同先生交往的友人,深感早 出晚归之艰苦和劳累,所以,他们便携带上自己童仆,择室居住。在这里,他们吃在山中收积的脱落的笋壳和自己种植的一些豆类,及一些树草的嫩芽。在这里,他 们或是登山,或是临溪,或是围坐在修长的大树下高歌嚎叫。如遇着了唱着歌从山林中出来的樵夫,他们会用石块击打岩石和着歌唱。这些人的所做所为给他们自己 所带来的快乐,是我们这些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章溢先生说:“乐与苦,相互依托。人们只知道乐为乐,而不知道苦也能为乐,人们只知道乐,而不 知道苦也是由乐带来的,实际,苦与乐,距离又有多远呢!今有富贵之弟,他们安坐于华美的屋中,口不尝苦菜之味,身体不经农作之劳,睡觉盖的是厚的被褥,吃 的是山珍海味,进出由仆人抬着,他们这样的所有经历,正是人们所说的乐吧。可一旦他们的好运到头,福气停止,跌倒到生活困顿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他们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肠子已不可以承载和充填粗劣的食物。他们早已习惯柔软被子的躯体,早已不可以穿戴逢草编织的衣物。虽然,他们也想过着正常的大众人的生 活,可但他们会在这种生活面前显得局促不安。他们想象苦的树木那般生活,可但他们却丧失了苦树般的生存能力。这不正是由于过去太贪图享乐,而为今天带来的 痛苦吗?所以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莫名氏又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能吃苦,就是我的乐,而你只知贪图享乐,则就是我的苦。我听说甘甜的井先干涸,紧挨路边而没采摘的李,多是苦李。夫差以酒色亡国,而勾践以尝胆兴帮,无一不是这样的例子吗?”

  听完这些话,我悟出了许多,所以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家里的灶头(苏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三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