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01
标签:
教学论文
品味语言的六字诀(网友来稿)
尚庆学
品味文章的语言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入微。从“增、删、调、换、联、演”六方面去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增 即在原有的句子中增加某个词语,通过比较,体会出原句的好处。例如《春》中有这样的句子:“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不少同学会在“风筝”和“孩子”前加上“的”,好象这样更通顺一些。其实这样一加,两句的主语分别成了“风筝”和“孩子”,不加“的”,两句的主语分别是“天上”和“地上”。两相比较,不加“的”不仅使句子精练,更重要的是为了陈述“天上”和“地上”这两个空间的具体情景,共同表现春天的活力。
二、删 即删去句中某个词句,通过与原句比较,体会出原句的妙处。例如《济南的冬天》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为什么非要说“没有风声”呢?去掉“声”字不是更好么?假如我们去掉“声”字,全句的意思就是济南的冬天不刮风,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而原句正说明济南的冬天是有风的,只不过没有呼呼之声,是轻柔的,温暖的。再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去掉一个“盼望着”不是更精练么?其实不然。去掉后,读起来就好像少了一点什么,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当时那种急切盼望的心情。
三、调 即通过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来比较,从而体会出原句顺序的好处。例如《背影》一文中,儿子站在车门口送别父亲,父亲说了这样一句简短的话:“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换成“里边没人,进去吧”是不是也一样呢?仔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换序后,强调的是里边没人,会丢东西的,这说明父亲爱惜的是东西。而原句将“进去吧”放在前面,强调的是快进去休息,又用“里边没人”加以催促,可见父亲关心的是儿子的身体,用意不是怕丢东西。
四、换 即把文中的词句更换成别的说法,通过比较,体会出原句的好处。例如《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的两个“卧”字很有特色,如果将他们分别换成“座落”和“盖”,虽然恰当,但太直太平,不生动,没有情味,不如“卧”字给人一种“睡”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平静安适的气氛。再如《春》中“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该句运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姑娘翩翩而来的情景。如果不用拟人,换成“春天就要到了”,就显得太直白了 。
五、联 即联系上下文,理解出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含义和作用。例如,《济南的冬天》开头:“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句中的“响亮”本是形容声音的,这里却是形容天气的,根据上文的“热带”、“日光。。。。。。毒”等,我们可以推知,句中的“响亮”是晴朗明亮的意思。再如《背影》中写父亲买回来橘子,放下来,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联系文章开头父亲失业和丧母的事,我们可知,这里的轻松并非真意,父亲是故意装作轻松,以此来换得儿子的快乐,可见父亲的爱子之情是多么的真挚。
六、演 即根据文中的词语或描写,自己来演示一遍,以此来品味文中语言的含义。例如《枣核》中“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们可以做一做“托”的动作,来体会一颗枣核在朋友心目中的分量。再如《济南的冬天》:“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我们可以做一做“顶花”的动作:用一方手帕放在同学的头顶上,感觉一下薄雪染树顶的那种轻盈的点缀,再想象一下“日本看护妇”的样子。
以上六字品味法简便易行,如能经常运用,定能促进我们对课文语言的深入理解。
作者邮箱: sqx6851321@126.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品味语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